立即捐款

編輯室周記︰海嘯現形記


picture from http://www.flickr.com/photos/seandreilinger/531250097/sizes/m/

這星期有不少的東西「現形」,與其說是「現形」,倒不如說我們重新明白一些道理。一個形象勝於內涵的社會中,又一次知道藝人不完美,會犯錯,天真、可愛、健康、正面,還是禁毒大使,都可以是塑造下的產物。道德掛帥下,如同一場法庭戲,每本雜誌都是一個法官,傳媒總要以「青少年」之名,找「錯」處,以「社會」力量鞭策肇事者和「青少年」。有反面的例子,當然要有正面的教育,「淫照」事件,如午夜夢迴,揮之不去,不論昔日是玉女、喪女,想咸魚翻生,通通都要成為烈女,勇敢面對,坦然不諱,成敗盡在傳媒的筆上。社會自有公理,眾口鑠金,將愛情、家庭、私隱一一盡揭,我們個個都比清官理解得更透徹。

社會如果是一場戲,編劇的角色少不了傳媒的份兒。相同的故事,不同的時間都被榨取不同的價值。這樣的重複,是歷史的巧合,還真的是導演的安排呢?如果是真是後者,那導演又是誰呢?

接着是一個愛情電影,早上和下午時份,扭開電視,傳到耳邊圍繞的,都是「供不供」三字。一年多前,還是「抽不抽」(新股)。相比藝人生活的哄動,滙豐供股這事絶不比前者失色。

聽上來有點怪異,想不到很多人竟跟股票發生感情,他們說手上長期持有滙控,有點捨不得感覺,跟最理性的「市場」談戀愛,真的不失幽默。真的和它發生感情,還是和股息、盈利有感情,這真是不得而知。這次感情破滅,代價很大,失去的不是愛,而是未來,一個可見穩賺的將來。今天,我才相信原來談情不止於牛頭角順嫂,還有醫生、校長等專業人士。跟馬多夫騙案不同,大家還寄望可翻身,會有回心轉意的機會,有人曰:「愛情必須付出」,一生一世這長期飯票的神話幻滅,「供不供」令多少人無眠,輾轉反側愛情沒有完結,只是我們找錯了對象,跟這如同浪子的資本走在一起。

本星期最峰迴路轉莫過於這套「兄弟片」,情與義值千金。想起米爾斯(C.Wright Mills)在<<權力菁英>>的二段話,第一段是「(大企業、政府、軍事)彼此滲透、互相兼職的事在現代資本主義的社會的每一危機時刻──暴跌、戰爭和興旺──昭然若揭」,另外他亦提到「我們時代的體制機器已對追求相關利益的人敞開大門,有許多人認識到,如果攜手並肩、通力合作,用非正式的方式、更多是正式的方式,這些利益能夠不那麼困難地實現;」

金融海嘯捲走無數無形的財富,卻令我們知道誰是富豪之間的真兄弟。李國寶在東亞銀行業績發布時,回應擠提事件,他說他清楚誰是「真正朋友」,他朋友當然是注資大手買東亞的李嘉誠等人。華置主席劉鑾雄解釋用二億大手買入電訊盈科投票一事時,則強調跟李澤楷無私人交情,不過電盈私有化一事他就大量入股電盈,再高調投贊成一票,並指反對私有化背後興波作浪。滙豐供股中,「供不供」富商巨賈都有相同的答案,一齊幫手配售又是李嘉誠、鄭裕彤和劉鑾雄等地產鉅富。美國奧巴馬以國家的財產拯救金融和銀行企業,香港則由地產鉅富代勞。美國的市場力量不足,必然政府注資,政府在危急時候還能發揮「補底」的作用,而香港政府連「補底」都不必,只是在「雷曼事件」代金融企業作公關,小恩小惠,難怪我城的管治被富商巨賈越俎代庖。

東亞銀行不可以倒閉,電盈不可出事,但xx酒樓和xx士多結業卻「無傷大雅」,只為失業率添上千分之一。金融海嘯中,我們看到不是大企業的實力,而是他們之間的情義,他們就是我們的權力菁英,是我城發展的導演。這個企業家之間的真兄弟,遇上危機,必會步伐一致,絶對不會見異思遷,比所謂天長地久的愛情更經得起考驗。

財政預算案,早已被抛諸腦海,打開電視、報紙,一定會見到或聽到「供不供」三個字。香港政府的問題一定比滙豐小,滙豐的危機卻比港府嚴重。滙豐的風波是權力菁英管治的問題,不論市民、政府或巨賈都會同意比財政預算案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