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關於香港建築的一點看法(二)

關於香港建築的一點看法(二)

作者:何尚衡

香港的建築不夠多元精彩、空間運用不以人為本,和香港人習慣把事物量化,以及對建築學認識不足有着密切關係。雖然上文提到香港的城市景觀和諧有序,不像某些城市那樣充斥着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地標式建築,但是也被詬病為密度太高、空間太少。自啓德機場停用,九龍的建築物高度限制放寬後,情況更見失控。多塊臨海土地發展為摩天大樓,更埋下了日後內陸地區空氣不能流通、熱島效應嚴重的伏線。

大廈的高度主要受政府釐定的地積比率(Plot Ratio)、上蓋面積(Site Coverage)和該區的高度限制約束,至於在制約中是否用盡條件,則由業主決定。因為香港人喜歡把事物量化,又偏愛以金錢為尺,於是一塊地的價值就等於它經濟上的價值,至於將來的發展對周遭環境的影響、對附近居民生活模式的衝擊等不能被量化的因素都被輕視。政府和商家只相信(經濟)數據,有(經濟)數據支持就是合理,普通市民的「愚見」都要紛紛讓路,因為他們的(經濟)理由不夠充分。

不少人都咒罵這種發展模式,痛恨政府和財團,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用着同樣的思維模式生活。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時間就是金錢」,就是把自己的時間用金錢量化,於是僱主認為員工留在辦公室的時間愈長就愈「物超所值」,結果令不少人失去家庭生活。又例如香港人到博物館看展覽,欣賞角度都不自覺地和經濟價值掛帥,愈貴重的展品就理所當然地被視為藝術價值愈高。果真如此,我們實在不必懂得怎樣鑑賞藝術品,只需看看價錢牌就行了。藝術觀點、偏好因人而異,為什麼要用市場價值來量化藝術品?可能這現象並非香港獨有,但在參觀博物館時聽見觀眾討論展品價值多少,就的確非常道地。

這種思維模式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包括對建築的態度。對於地主而言,房子蓋得愈高自然可以賣更多的單位,賺更多的錢,你說有什麼理由不這樣做?對政府而言,地積比率愈高地價就愈高,庫房收入也愈多,你說又有什麼理由不這樣做?理由當然多的是,但要他們為無形的社會價值放棄「實實在在」的金錢,沒有多少人能做到。

在香港大學唸建築時,老師曾經問了我們一條問題 — 香港和東京同樣都是國際大都會,地價和物價同樣昂貴,為什麼東京的建築多姿多彩、百花齊放,是世界各地建築師一展才能的舞台,香港的建築卻永遠拘泥於一格,建築師往往鬱鬱不得志,要跑到內地和中東才能一展抱負?當然這問題沒有必然答案,老師也沒有繼續解說,因為怕我們得到了「答案」以後就不再思考。我想這和一般人對建築的看法和認識有關吧。因為不懂得或不屑深入了解建築,於是處處以經濟價值來主導建築,把建築只視為牟利工具,結果每一寸土地都被用盡;因為不認識建築,以為用了一大堆建築元素拼湊出來的就是建築,於是我們有了中央圖書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因為把建築與土木工程、房地產建設與建造業混淆,結果不少人認為建築與美感、生活模式、價值觀等涉及文化和哲學的課題無關,造成惡性循環。

雖然這些想法已根深柢固,幾乎成為我們基因的一部分,但是近年情況似乎開始有轉變,市民對自己的居住環境、社區、保育、集體回憶和城市景觀都多了關注。所以我對香港的未來仍然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