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艋舺》沒告訴你的剝皮寮抗爭風景

《艋舺》沒告訴你的剝皮寮抗爭風景

文:葉寶琳

一齣港產本土《歲月神偷》獲得國際獎項,成為促成永利街獲保留的重要力量,但未來永利街的保留模式也令人憂慮,究竟會如灣仔和昌大押和尖沙咀水警總部般的高級商場食肆的保育,還是可以留人又留屋,讓原居於永利街的居民可以繼續居住,又可讓一般市民參觀的保育項目,暫時仍是未知之數。香港有《歲》,台灣近月又有一齣本土出品的國片《艋舺》大賣,主要拍攝場地剝皮寮現時 已人去樓空,筆者上月到台經過該地,見到此景已覺奇怪,八十年代的環境,距 今天久,為何已不見生活痕跡?

後來得台灣好友介紹,原來當地居民在九十年代末組織抗爭,爭取不遷不拆,可是公權力最後把她們趕走;另一邊廂電影上映後,有些艋舺區居民發起拒看行動,她們認為此片負面地呈現艋舺的城市形象,把這個社區描述成為黑幫色情的區域,污名化之餘又沒有連結當地其他更有社會意義的歷史元素。

這意味了只是讓觀眾發一場懷舊之幽情,還是我們可以更批判地思考保育的真正意義?

《艋舺》大賣,剝皮寮卻人去樓空

《艋舺》即將在港上映,片名以地區為名,講述黑幫太子黨五個青年在八十年代萬華區艋舺的黑幫成長經驗,講的是古惑仔式的兄弟情誼,這套電影主要於港人熱門景點龍山寺旁的剝皮寮取景。《艋舺》在台灣本土票房強勁,已達到《海角七號》總票房的一半。

剝皮寮是太子幫的秘密基地。影片大賣,其實也是電影和政府共同製造的結果。拍攝前,電影獲台灣新聞局資助八百萬台幣,當中一半更是市府認為電影可為推銷「城市形象」而作額外資助的,拍攝期間更處處得政府協助封路。上映後,導演和市長唱雙簧,市長郝龍斌於電影上映後說,這是市政府與電影工作者合作創造出來的佳績,電影票房好,更讓艋舺地區「活化」成景區,因此連馬英九都為電影宣傳,據報導,為打擊盜版對票房的影響,馬英九更公開說「你現在可以做一個彌補的動作,就是買張電影票,到戲院再看一次!」。

這種「活化」,在電影工作人員眼中,都以經濟效益角度為重,製片李烈說,她想不到拍戲也會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在剝皮寮對面有一家很好吃的小食店,電影上映前每天營業額只有800-1000台幣,現有8000台幣,漲了足足十倍,她覺得這些當地的事物可以透過電影讓其他人認識就已經很好。

但這個景區現在一點都不「活」,若大家有機會進入現時已成古蹟區的剝皮寮老街,留下了八十年代的風貌,假髮店、茶居、旅店等陳設仍在,可是完全已淪為佈景,商店沒有人在做生意,房子都沒有人繼續住。陳設所顯示的年代並不久遠,為何卻已人去樓空?對於居民的缺席,介紹古蹟歷史的展板就只是用「因為都市改造計劃」一句帶過,而古蹟獲保留,又只有「因劃為老松國小的校地,意外保留至今」簡述。


成為古蹟區的剝皮寮老街,現時已人去樓空。

電影沒有告訴我們的抗爭歷史

經過多年修復,「艋舺剝皮寮古街」於2009年正式開放,她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北靠老松國民小學。原來剝皮寮於清代時已開始成形,乾隆年間,因淡水河方便水運,令艋舺成為台灣北部最重要的商港,而剝皮寮旁的龍山寺就是當年的文化中心。當來自大陸的木材來到台灣後就會運送至此地,「剝皮」一詞就是因為艋舺是整個台灣進口木材的集散地,剝去樹皮後再行加工、運送或處理,在台灣庶民歷史上有重要的意義。

在1941年日治時代,剝皮寮就在都市計畫中被劃為學校(老松國小)預定地,準備供學校擴建,此後這地就被禁止修建,可是一直以來老松國小因為經費不足而沒有增建校舍設施。政府沒有收地,也不讓居民修建房子,這狀態維持了數十年,直到八十年代末,當時老松國小學生人數達1.11萬人,更成為創下健力士全球最大小學的紀錄。1988年,教育局決定徵收,但也沒有急於把居民趕走,只是待到十年之後的1998年,到了逼近法例上的徵收期限(台灣限制公共設施頒布徵收公告後十年內必須徵收),才開始收地行動,可是都沒有提出居民安置與改建方案。事實上,自1988年拆遷消息正式到來,居民已有繼續留在當地居住的意願,他們努力蒐集當地人文史料,那時公眾才認知剝皮寮在台灣歷史曾發揮的重要角色,並邀請專業人士協助重新規劃該區,設計學校、公眾和居民並存的方案,同時組成「自救會」(如香港的自發居民組織)及「歷史風貌促進協會」,他們曾透過不同方式抗爭,爭取取消收地,但政府的回應均是「該區已是學校預定地,不容變更」。

剝皮寮,背後就是老松國小。
剝皮寮,背後就是老松國小。

可是,步入廿一世紀,老松國小人數大幅減少,校園擴建的迫切性也大減,居民和學校本應可以共存。但老松國小卻希望興建活動中心及游泳池,校方認為若按照居民建議,將剝皮寮老街設計成歷史風貌保存區,居民負責經營和管理的話,校方就會損失興建這些康樂設施的機會,於是校方及家長以教育公益為由反對保存。

最後,1999年6月,市政府完成強制遷移居民工作,居民也結束了多年保存運動。諷刺的是,當年堅持要收地,消滅當區歷史的老松國小,今天在人去樓空的剝皮寮古蹟區,卻是「鄉土教育中心」的營辦者,負責向大眾介紹當區歷史。

「活化」,只為旅遊經濟,不為歷史

剝皮寮居民的家園數十年來因為被禁止修建,雖然房子日久失修,但卻因此能保留完整的清代街道風貌及日據時期的台灣建築特色,瓦屋頂、騎樓、狹小蜿蜒的老街,都是有別於後來的建築方法。正因為剝皮寮很好地保留了這個在台北市已失落的風光,也令《艋舺》可以嘗試呈現八十年代的街頭老區狀況。

剝皮寮臨廣州街的騎樓。
剝皮寮臨廣州街的騎樓。

電影大賣,卻同時害了這條老街,電影拍攝完畢,台北文化局竟要求電影劇組將已拆除的佈景再度搭回剝皮寮,究竟現時在剝皮寮的街景,是電影的佈景,還是歷史的痕跡,誰也搞不清,此舉正照出政府的用意:是為了吸引電影的粉絲到來旅遊,而非為呈現這區的歷史。

一如剝皮寮所處的萬華屬於台北市的舊區,隱匿著許多的傳統產業行號,其中更不乏深具歷史意義的「老店」。例如,台北最早的裝訂廠之一,拆遷前歷經三代近百年的太陽製本所;和開業逾半世紀的茶店,為居民平時聚會聊天的場所;還有供台灣南部至北部發展的民眾落腳的草根旅社;以及台北的第一家眼鏡行的三光眼鏡行。事實上,剝皮寮街區曾於不同時期聚集了同質的行業,形成特色街道,如土炭、土壟間、茶桌仔店、印刷業等,皆有多家於同一街廊經營。

結語

保育的意義是「透過保存,孕育出新的意涵」,最重要的精神是「以人為本」,讓希望原來居住和生活的人可以繼續留低,並將古蹟的歷史及其社會意義與其他人分享。現時剝皮寮已成艋舺觀光的新亮點,可是,《艋舺》成功了,在多位明星背後卻沒有令我們認識剝皮寮更多。

大家或會認為台灣政府支持本土電影實屬好事,至少比港府好多,可是政府想推銷的這個「城市形象」,卻是已趕絕了剝皮寮居民與家園關係的城市。這套在舊區取景的電影,獲得大眾的掌聲時,政府和導演卻似乎選擇性失憶,一句不提剝皮寮變得人去樓空的歷史,只提艋舺是百年前的商業中心,戲外雙方只提電影如何帶動當區經濟,這豈不是很荒謬嗎?

剝皮寮曾經爭取繼續留住的居民仍然生活在台灣不同的角落,可是這條老街已人去樓空。但今天就是一個新機會,既然剝皮寮已完成復修,台灣政府隨時可以邀請原居民返回老街居住,若說《艋舺》有助於人們對剝皮寮的認識,有助當地活化,就不應止於讓遊客參觀老街已變得冰冷的建築物,讓居民重回舊居,重建失落了的社區網絡,並將古蹟的歷史及其社會意義與其他市民分享,才是保育最重要的「以人為本」精神。

但願未來的永利街可以以此為鑒。

原文刊於2010年4月25日明報世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