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與教育之間的配合

學校從來就不是一個純粹的辦學機構。在商業社會底下,學校的本質離不開了「標籤化」的影響。歷年以來,教統局積極推行教育改革,而與教育改革並行的,或應該說,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就是著力於扭轉傳統的教學思想與文化。似乎教學思想與文化一旦改變了,社會各界與教育機構之間,就會出現一個更適合於二十一世紀香港教育的全新氣象。 

文化與教育互動之中蛻變

--- --- 從「智」的教育,強調客觀「分數」  

近年「求學不是求分數」觀念提倡的背後,似乎是針對當下社會,預設了一個叫做「價值定位」的問題。「分數」作為一個考量學生成績的劃一指標,本來並沒有什麼不妥,可是長久以來,這種劃一指標背後的客觀性,漸漸地受到質疑,而且分數的高下,變成評核好壞優劣的金科玉律以後,衍生出來的問題,日益明顯和嚴重,「標籤化」的情況不能避免了。過去的教育,以「分數」定位,應該是一個「健全」的教育,然而,發展到極端或社會對教育的要求開始改變,就造成脫軌,以致出現了「標籤化」的歪風。不但學校機械式地按著「分數」判定組別,而且一校之內又以五至六班判定高下。如此的教育,大大集中在「智」的發展,甚至以「智」來把不同學校和學生重重分隔。如是者,教師作為人師,尤重於對學生在知識方面的傳授,而教師亦會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多寡、學位多少、學歷深淺,來緊緊保住自己的教席之位。這樣說來,不只學生,就連教師自身,亦存在著一種「標籤化」的現象。 

五育的教學,理應兼顧德、智、體、群、美。昔日大大投資在「智」的發展,有著背後理性的原因,絕對不是一種失誤,而對今日教統局極力於改革教育,強調要革去改變舊的種種,亦絕對不是一件「彌補」或「修正」的事情。須知道昔日,香港社會特重經濟的發展,社會對「知」有著強烈的需求,而在這樣的社會底下,「知識」的具備,尤其在商業的社會,便成為港人普遍謀生依賴的技能,於是,教育便在這一方面提供了適切的協助。要有甚麼樣的社會,就要培育甚麼樣的人,而教育就是培育社會需要的人的不二機構。推動五育中「智」的發展,在過去,的確一度使香港成為可與世界競逐長短的一個城巿。 

如今,香港作為四小龍的昔日神話,已經過去。九七回歸以後,香港作為一個後殖民城巿,一個曾在洋人管治底下,兼容著中西文化交往的中樞地,一個曾經大量移民湧入,又大量港人避走「九七」的城巿,開始對自身作出深深的回眸,替自己在過往與今日的歷史洪流當中,嘗試尋找出身處的位置。全球化的環境底下,香港打破既有框框,不再只是明顯的中、英雙軌,而是堂皇地走到尖端,與世界各國交通接軌,包括美、日、韓、法、德、意… …。二十一世紀,世界各地文化到港作出交流與匯聚,文化教育因而大大需要加強,在理解世界文化差異同時,亦嘗試體察自身的文化,於是,教育界無不提出要加強香港文化教育,及對祖國的認識,甚麼通識教育、綜合人文學科、跨學科研習等等,一下子便「一籃子式」的出現,或多或少正正針對著這種大的環境需要而來。 

--- --- 到五育並重掛鉤,強調文化素養 

文化性的教育有別於知識性的教育,「標籤化」的情況,必須盡早「剝掉」下來。知識性的教育偏重對五育中「智」的發展,於是,從前不論中文、英文、數學、社會、經濟、會計、文學… …甚至美術、體育,都設法「收編」在一個以「分數」為準的評分考量系統底下,定出高低。要評核「智」的高低,或者「分數」是最簡便的一種方式,可是文化性的教育,容不下以「分數」來定論,或者應該說,不但是容不下,而且需要對之徹底拔除。重視文化性的教育,考察傳統科目的教學,開始重視「智」與其他四育「德」、「體」、「群」、「美」的均衡發展。美術科方面,不再是老師畫胡蘆,學生依樣畫胡蘆般「倒帽式」傾向,而加強了學生自身對「美」的獨立思考、理解和表現;體育科方面,不再「死心眼」要求學生在比賽中取得佳績,而是加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根本精神的了解,如尋找志趣、強健體魄之類,使學生明白競技只是通向健「體」立志的一種方法,絕非目的本身;中文、英文、文學、歷史、社會等傳統科目亦開始在「德育及公民教育」等的方針下努力,一個理想的學生,成績理想不是最重要,反而能在學習當中,領略自身及社會之間的「群」體關係,培養應有的人文素質,明白要關心國家、心繫社會的態度,這樣的「德」育重點,則更為重要;文化性的教育底下,甚至即使是「智」的培訓,也改變了傳統「死啃硬背」通過公開考試爭取成績的「填鴨」方式,而旗幟鮮明地高舉,在思考方面,要能「多元化」能「多角度」,既有「探究式」、又不無「批判式」;在待人接物方面,在「尊重」、「體諒」之餘,又能深具「同理心」;在處事方面,要有「理性」,又能「包容」等等,「智」變得與其他四育掛鉤牽連,不再獨大。文化性的教育下,具備五育各方面均衡發展,或許,才是最理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