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新界鄉議局和原居民是如何煉成的

新界鄉議局和原居民是如何煉成的

明報編按:早前,一群新界人發動一場圍堵立法會活動,眾人搖動鐵欄,聲言保衛家園。為什麼他們可以名正言順,「誓死」捍衛自家僭建物?他們根據「大清律例」所享有的疑似特權,又自何時開始?作者追溯至1899 年,細數權力煉成的百年史。

新界鄉議局在牽涉新界土地政策的議題上,例如土地霸權、丁權與僭建等相關議題,其主要立場都是維護和爭取原居民的利益,而忽略大部分新界人的利益。因城市化和不同的歷史因素影響,現時新界非原居民和新新界人(即新搬到新界居住的人)的人口不斷上升,甚至多於原居民,原居民的利益卻凌駕於新新界人之上。嶺南大學學者劉智鵬早前在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指出,在討論新界人和非新界人的矛盾前,定必了解新界的歷史。我同意劉智鵬的意見,可是新界人的歷史並非單純受英國殖民政府壓迫,新界人並不一定等於受害者;相反,另一面比較少人提及、但又很重要的歷史,就是鄉議局懂得如何跟英國殖民政府打交道,令鄉議局的政治版圖不斷擴張,變成政經勢力集團:從1977 年鄉議局議員楊少初被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開始,鄉議局重要人物慢慢步上政治階梯,到2009 年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成為被委任的行政會議成員。鄉議局對香港政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以往開始已協助英國殖民政府進行城市化,同時自製新界的土地霸權。因此,了解新界鄉議局的生成過程,以及原居民的權益由來,對我們理解現時的新界勢力是十分重要的,也令我們對突破新界的權力網絡有所認識。

鄉紳們的建「局」偉業

鄉議局要煉成強勁勢力,第一步就要跟英國殖民政府建立良好關係。新界租借初期,原居民籠絡英國人的做法,就是靠攏殖民政府,即使是喪權辱鄉的歷史事件,只要得到少許回饋,都會心存感激。1899 年,英國炸毀元朗吉慶圍圍門,並將鐵門視作戰利品,運返英國。喪失圍門是一件喪權辱鄉的事,代表其失去保衛家園的能力,也打散了圍村的完整性。到了1925 年,吉慶圍鄧族紳耆幾經爭取,要英國運回鐵門,重置於吉慶圍,並立碑書寫歷史言志。碑文如下:

……現二十六傳孫伯裘,代表本圍人眾,稟呈港府,蒙轉達英京,將鐵門發還,照舊安設,以保治安。所有費用,由政府支銷,又蒙史督憲親臨敝村,作奠基禮。足見英政府深仁大德,亦為表揚吾民對於英政府之誠心悅服耳。

當時農工商研究總會(鄉議局前身)正值成立初期,碑文突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主僕關係。鄉紳不計喪失圍門的前因,對殖民政府的深仁大德表示心悅誠服,可視作村民對英國殖民政府的妥協。吉慶圍該碑於日治時期被日軍所毀,戰後重修,碑文卻被另訂以建構傳統身分,並一直存在至今。該段歷史書寫較為中性,主僕關係的描述已被刪除。

新界鄉議局擴大其政治版圖,就要跟英國殖民政府排除憂患和評估形勢。上世紀50 年代,鄉議局連同村民不停反對政府收地。1957 年6 月新界民政署長彭德(Mr. K.M.A.Barnnet)指示警社團登記官,要求鄉議局登記成為註冊團體,否則不承認鄉議局。鄉議局十分憤怒,認為本身是新界最高民意機構,不應向社團註冊官登記,因此拒絕註冊。8 月14 日政府正式取消對鄉議局的承認。這段鄉議局的變革被學者廣泛描述,可是很少學者指出殖民政府採取強硬手段前,鄉議局早已內訌,並由支持改革的鄉議局成員向殖民者評估形勢:8 月2 日,支持政府改革的陳日新跟當時的新界民政署長彭德獻計。陳日新指出,當時控制新界鄉議局的賢達,已不能代表新界人的意見,唯一維持鄉議局運作的,就是少說話多做事的鄉事委員會。即使非官方的新界人口統計,都是鄉事委員會進行的。陳日新看不到跟局內賢達商討改革鄉議局的可能。他認為鄉議局必須先置之死地而後生,指出唯一的辦法是開設一個新的組織。陳日新已聯絡鄉議局大埔區鄉事委員會的七個成員,並替英國殖民政府評估,有多個區份支持鄉議局內部改革,包括沙田、屯門、元朗區十八鄉及廈村、荃灣、大澳、青衣、馬灣、東涌、梅窩和南丫島的委員。陳日新這個舉動,加強殖民政府改革鄉議局的信心,1959 年鄉議局成為政府在新界的法定諮詢機構。

保存哪種新界傳統習慣?

新界鄉議局要保障其利益,就要跟殖民政府協商如何改革鄉議局內部。政府於1959 年頒布《鄉議局條例》,而該條例的藍本早於1953 年開始討論。當時新界民政署署長戴斯德(EdmundBrinsley Teesdale)提議鄉議局的宗旨,最初的草案並沒有包含「保存新界傳統習慣」一項。1954年,當時鄉議局主席黃炳英回應戴斯德的條例草案,加入新項目「鼓勵遵守有益新界人民福利及維持公眾道德之風俗及傳統習慣」。戴斯德回覆黃炳英,指出: 「我(戴斯德)懷疑這一項『保存新界傳統習慣』作為鄉議局的目的:良好的習俗當然應該保留,但並非所有的傳統習慣都是好的,有些可能要跟隨現代發展和進步而改變。由於這句話包含在鄉議局憲法,要求支持某些傳統的習慣會令鄉議局處於相當尷尬的境地,這項目應該有所改變。」最後,因鄉議局的堅持, 政府讓步讓「保存新界傳統習慣」一項納入鄉議局的宗旨。這個「傳統」就作為新界人抗衡政府的伏線,讓新界原居民一次又一次創造他們認為合理的「傳統」,爭取他們的權益,1972 年制定的丁屋政策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新界鄉議局要延續及增加其政治勢力,就要跟隨時代步伐和靠攏不同宗主國。鄉議局是維持香港平穩過渡的重要政治力量,上世紀80 年代就新界的地位問題與新界居民的權益問題發表意見。鄉議局前主席陳日新成為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則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直至香港回歸,原居民作為受《基本法》第四十條保障的政治組織,鄉議局為「原居民」這個符號填入一種反殖和愛國的意涵以籠絡中央和香港政府。1997 年大埔海濱公園落成,園內建香港回歸紀念塔,並由鄉議局送贈,塔下有銅碑,記載1898 年鄉民抗英接收新界事件,碑文如下:

香港新界,乃鄉民立根之地,創業之源。百年以前,列強入侵,滿清無能,喪權辱國,割讓港九於前,租借新界於後。租借之初,先民保衛鄉土,慘烈犧牲……香港重光,新界發展,鄉民積極參與,為社會繁榮,作出重大貢獻。隨中英聯合聲明簽訂,九七年七月一日,國家恢復行使香港主權,殖民管治,宣告結束,前恥盡去,國運當興。此歷史性時刻,對新界原居鄉民而言,意義重大。是以新界鄉議局倡議並贊助興建此回歸紀念塔,作為香港回歸之獻禮……緬懷先烈前賢之彪炳功業,其熱愛國家民族之高尚情懷,當不會因時而變,因人而異也。

新界鄉議局就趁香港回歸追本溯源,講述新界人如何保鄉衛族,把靠攏英國殖民政府的歷史抹掉,把如何爭取成為政壇重要勢力的部分不理,繼而強調其愛國情懷。

理解新界鄉議局的勢力怎樣煉成,可使我們對突破壟斷新界權力的網絡有所警惕。新界城市化令新新界人的人口遠多於原居民,人口分佈已經改變到一個有轉機的地步,如果繼續只由鄉事派力量主導新界,必定影響其地區的健康發展。希望不同立場的新新界人與非原居民理解形勢,並積極關心和參與區議會選舉,催生民主開放的抗衡力量。區議會選舉的選民登記於7 月16 日截止。未登記的新新界人,希望大家把握機會,不要錯失行使公民權利和實踐地方民主的可能!

文:何嘉妍

作者簡介:何嘉妍,Loretta,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研究生。研究範圍有香港文化、後殖民及全球化問題等。研究「傳統」、「歷史」和「文物」如何被後世創造、操縱和遺忘,包括旺角花墟及新界鄉議局。

(刊於明報2011年7月2日D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