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開國,可解港中矛盾

剛去新加坡,新加坡沒有中國人在地鐵月台大小便(本地的七成多人口是華人,不是中國人),也很少見橫衝直撞的旅行喼客,中國旅客在那兒都較守禮,為什麼呢?因為新加坡是別國,中國人去到都自知入鄉隨俗,也怕失中國人面子。

在香港呢?"大家都是中國人嘛!"中國人反而可以不顧一切,在路上暢通暢通。"我上次去香港買了十多萬包包,還在店外大了一大,哼!大家都是中國人,你們香港都惡得久了,大爺在自己的地方做自己的事也不行嗎?你們香港人沒有中國就死了!" 結果產生很多如光復上水站,反蝗,中大大陸生張文昌,香港龍獅旗重現等事件無日無之,這些其實都是權利界定問題,權利界定不清楚而引來反彈。

香港為這些權利界定的問題不知費了多少交易成本,加上界外成本(例如周圍大小便,一旦沙士重現就"方便"了病毒傳播的機率),已超越了自由行來港所佔的2%香港國民生產值。

港獨一直是禁語,各大傳媒避之則吉連說也不敢說,更不要討論。每年有十萬中國人移民香港,15年來了百多萬人(英國人150年只來了共5萬人),我們一點反抗力也沒有,因為你是中國人,我們就要來殖民:"香港不是從來都是殖民地嗎?大家都是中國人嘛!你給英國人的,也要給我們。" 而香港人的要求已經由爭取民主,降格到港人優先,這說明香港人在宗主中國人面前已經是二等公民。

我們說所有組織都是為降低交易成本而存在的,例如公司,為什麼有公司?因為在買東西時我們相信公司(或品牌)而不用考慮很多基本的問題,如我們不會擔心喝可口可樂出品的飲品會中水銀毒,而每罐進行檢驗。

國家其實只是用以降低交易成本的組織,坡人跟中國關係極佳,比港中關係好得多,就因為新加坡是國家,中國人不會期望過高,相處時一開始就建基於較平等的關係,國家產生了 expectation management (期望管理)的作用。

回歸後很多發展停滯不前,要做的不去做,想做的又做不到,有人認為是因為香港沒有全民直選沒有民主,我認為主因是香港還未開國,一個地方沒有人去守護她的利益,面對中國人,各大機構的首領都被安裝了一個人工中國心,反而真正的香港心,在山區兒童的印象之下,換下來,變得好合理。。。

香港不開國,問題無日無之,香港人不是中國人,充其量只屬華人,而新加坡有七成多華人,他們不是中國人但也自立的,坡人做得到的我們也做得到。

備註:香港的水自給率有 25-30% (香港擁有完整的水文系統,郊野公園除了給你行山,也是集水區),每年的地下水道流失率(即由水塘到你家中水龍頭途中,因水管破舊而流走的"地下水")早前達三分之一,據了解水務署正在更新水管,流走降到國際水平的5%,到時香港的水自供給率可達四成多。香港的用水自工業北移之後不斷下降,這十多年都有水塘太滿而要排東江水出海的情況,香港人連沖廁都以海水為主,生活空間小沒有多少人的家有草地,不用淋花。

水務署關於水的教材-http://www.wsd.gov.hk/filemanager/common/teaching_kit/index_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