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李浩暉: 九龍東的往事只能如煙?

【文化論政】李浩暉: 九龍東的往事只能如煙?

最近,政府常常把「活化」掛在口邊。「起動九龍東」變成「活化」工廈的項目之後,該區的工廈價格急升,投資者善價而沽。最終到底是把已經死去的工廈「活化」,還是令本來活躍的工廈「斷氣」?

一份2009 年9 月15 日的立法會文件指出,政府希望透過下降強拍門檻至八成業權來加快重建工廈;政府亦多次於該文件中表示,現時工廈已經過時,而且空置率高,亦有很多違規活動,令工廈即使不是空置,也沒有用作「最佳用途」。放在「起動九龍東」的語境來說, 「最佳用途」就是一座座用盡地積比率的商業摩天大廈,背後代表它們對香港GDP 的貢獻,而那些現時在工廈不太賺錢的活動應該趕走。

所謂保育「拆真建假」
近期,政府亦積極與不同組織聯絡,向他們宣傳在這個轉型的黃金機會可以如何分一杯羹,目的就是希望借助商界之力收購工廈,加快打造CBD-2。回歸之後,香港經歷不少由重建帶來的爭議,亦累積不少保育經驗,於去年完成了「香港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確立「以人為先、與民共議、地區為本」的方針;可惜今天仍然是回歸基本步,市區更新仍然以一個「破壞—重建—新樓」的模式進行。「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曾經舉辦過一個「地方營造」(place-making)的論壇,這個論壇上官民共議的成分極少,跟傳統政府的諮詢會無異。改變的只是政府變聰明了,一方面更加重視一些公關工作,另一方面不再單靠市建局收樓,這樣既可加快重建速度,亦可於重建出現問題時歸咎市場的「無形之手」。雖然政府提供誘因,容許把整座工廈改為其他用途,但是在重建收益豐厚的現實下,工廈能否保留成為很大疑問。

有趣的是,政府在「起動九龍東」的網頁中特別提及不少在九龍東的工廈具有獨特的建築特色,而且承載香港人的創業故事,代表香港人的精神云云。然而,從古物諮詢委員會的網頁來看,卻沒有考慮把任何工業大廈進行文物評級,亦未有計劃進行考察,以評估「起動九龍東」如何影響這些文化遺產,由此可見「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對保育地區文物亦未見實際行動;在整個「起動九龍東」的計劃中,卻只計劃把駿業街遊樂場改造成「工業文化」公園,加上一些貨櫃和工業產品的藝術裝置,以消費當年香港的工業成就。 這種「拆真建假」的保育模式,不是文物保育,而是搞主題公園,工廈的衣冠塚也就是這樣煉成的。工廈面對即將來臨的噩耗,變不成林黛玉所葬的花,卻只能成為《變蟲記》中遭家人迫至自殺的男主角。

沒有工廈的九龍東,是香港人所認識的九龍東嗎?九龍東,特別是觀塘的歷史是怎樣呢?我們是否值得探索一下其他發展方式,好讓保育跟發展有所平衡?

地區歷史應予保存
歷史學者何佩然指出,二次大戰後香港人口急增,就業需求殷切,香港政府被迫放棄戰前建立綜合型社區的計劃,新市鎮改以工業發展為主。當時的觀塘於1930 年左右已經是傾倒區,而且附近山丘容易平整,就近九龍已發展地區,又有碼頭在旁,因此獲選成為香港第一個工業市鎮。

由1956 年開始政府一邊分階段填海造地,一邊鼓勵工業家買地建工廈。可惜那時候港英政府的資金並不充裕,填海造地只為獲利,對公共設施建設的投入極少,以致這個新市填在創建之始已經出現食水、電力供應和房屋短缺等問題。縱然面對如此草創困頓之境,於1971 年在觀塘生產的貨品價值已佔香港生產總值18.25%,約為32.94 億港元,生產的貨品包括紡織品、成衣、機械等等;其中六成出口,四成內銷。

當時香港紡織品的產量之大,連宗主國英國亦感到威脅。可見觀塘的工廈不單曾經養活不少香港人,而且亦在香港歷史佔上一席位。進一步說,如果七十年代的香港缺乏觀塘的硬件作為工業發展的基石,到了八十年代中國內地改革開放時,又如何引進資金和工業技術,在眾多不明朗因素下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直接投資來源地?

誠然,香港的商用樓面不足夠,有損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發展更多商用樓宇是需要的。但我們不能常以「趕時間」的心態面對市區更新,以「速度」之名破壞歷史,因為一個城市的面貌,反映它的過去、現在和我們對它未來的想像和憧憬;因此城市規劃應該有長遠的面向,不單以解決當前問題為目標,同時要考慮保存地區歷史。「起動九龍東」正在測試特區政府平衡保育和發展的決心。

如果我們認同工廈曾經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的話,那麼我們便有責任定出保育工廈的計劃,它的將來不應該只有消失的。難道「見證重要歷史」不可以成為觀塘工廈的「最佳用途」嗎?

作者為大學研究助理

原文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2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