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鄧樹榮:戲劇教育與戲劇勞動力的配置

【文化論政】鄧樹榮:戲劇教育與戲劇勞動力的配置

任何一種文化藝術活動都有五種屬性:一、藝術家個人的自由表達,這亦是文明社會的核心價值;二、群體活動,意指一種包括創作團隊,投資者/主辦者及其他相關持份者的集體活動,實現某種共同確認的價值觀;三、一種審美,藝術,人文,歷史的教育及社會服務的工具;四、娛樂;五、經濟活動。無論一個作品怎樣定位,這五種屬性都會出現,只是比重不同而已。只要是經「創意」直接或間接產生出來的作品都必定涵蓋某種經濟運作,可能是非牟利性質的純製作成本(包括人工) ,又可能是牟利性質的商業盈餘。

無論非牟利或牟利,創意活動都需要大批的勞動力。從國際級的大明星(如果他/她不是投資者),到後台的工作人員,其實都是創意產業的勞工。筆者想就自己最熟悉的專業:戲劇,談談 ”戲劇勞動力“(以下簡稱 ”勞動力”)的發展狀況。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及「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前稱「科藝學院」)的成立是”勞動力“發展的分水嶺。在此以前,香港只有香港話劇團及中英劇團兩個專業劇團,從業員大都來自業餘劇社或是海外歸來的專業人士,”勞動力“的群體很小。「戲劇學院」自一九八四年成立之後,若以每年平均有十五個畢業生計,到今天,累積的從業員已有幾百人,其中以演員佔大多數,導演及編劇佔少數。「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培育了大批佈景,燈光,服裝及音效的設計師及舞台管理的從業員。「音樂學院」培養出來的作曲家偶爾也會為戲劇作品譜曲,「舞蹈學院」的畢業生有時亦會為舞台作品編舞。因此,編導演以外的”勞動力”又有好幾百人。

不過,「戲劇學院」及「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所產生的”勞動力“大多在五十歲以下,主要在非牟利性質的創意活動中工作,如民政局資助的九大藝團及藝能發展基金資助的中小型藝團及藝發局資助的藝團,一部份則在迪士尼及海洋公園以全職或兼職的身份工作(這部份又包括「舞蹈學院」的畢業生)。但若以整個”勞動力” 的群體來看,在藝團或迪士尼及海洋公園全職工作的只佔約兩成,其餘的都是以自由身的身份工作。

「戲劇學院」畢業的自由”勞動力“以日間在學校教學,參加學校及社區巡演,晚間為創作演出排練的工作模式為主(一少部份成為了學校的全職戲劇老師,不過這些屬例外個案,由於資歷的確認問題,戲劇學院的畢業生縱使擁有學位,也不能自動地成為可即時聘用的專業老師;近年「戲劇學院」碩士課程的戲劇教育科收生為眾科之冠,入讀者多為在職老師,反映出戲劇教育未來發展的潛質,但創作與教育畢竟是兩回事)。少數「戲劇學院」的畢業生從事影視的編導演工作,亦間有參加非牟利或牟利的舞台演出。戲劇藝術雖為影視藝術的基礎, 但若沒有相應的配套條件,「戲劇學院」產生的 ”勞動力”轉化其專業知識往影視範疇的可能性會較低。

眾所周知,影視圈要求的演員首要是外觀,附合這些條件的一般都不會花幾年時間去讀戲劇。因此,大部份戲劇學院的畢業生都不容易進入影視圈。這現實可能不是很理想,但卻存在已久。舞台導演若要轉化成影視導演則更難,因為前者沒有接受後者的專業訓練(當然不排除因個人努力而成功的個案)。編劇的轉化可能性較大,但舞台編劇能成功地轉化為影視編劇的例子仍不多。有鑑於此,國內很多戲劇學院都有影視專科,希望加強戲劇學生的競爭力。但基於演藝學院的特殊情況,似乎暫時無法將較全面的影視教育納入其中。

「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培育出來的”勞動力” 則彈性較大,除了舞台演出,還涉及演唱會,影視廣告音樂,櫉窗展示 (window display),電視台佈景設計,室內設計及其他項目管理(event management) 如展覽會等等,而這類工作大多是與戲劇無直接關係的其他牟利的創意活動。但從事這類活動而又不是畢業於演藝學院的為數也不少。

非演藝學院畢業的”勞動力” 而又專注於戲劇活動的則只佔少數,但有若干超過五十歲的這類人士卻是當今本土戲劇藝術的主要領軍人。因此,這類人結合演藝學院畢業的”勞動力” ,便成為當今戲劇藝術創作及營運的主要格局。

在全球一體化的局面下,不同國家的創意產業從業員亦會於各地流轉:這類人大多有一些共通的特質:以白人為主,說英語,來自歐美及澳洲。由於文化及語言的因素,絕大多數本土培育的”勞動力” 都留在香港工作(本地的舞台演員很難打入國內的舞台表演市場) 。

但最近數年,由於香港的文化交流漸趨頻繁,”勞動力” 出外工作的個案亦與日俱增,但相比文化藝術較發達的國家或地區,為數依然不多。由於政府大量補貼,香港戲劇主要還是非牟利,屬社會服務性質,產生出「節目多,節目新,票價低」的現象。此政策在七八九十年化運作非常成功,達到普及戲劇的功能,並為藝術家提供展示作品的機制,但踏入千禧年代,隨著”勞動力” 的增加,這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亦相繼出現。由於每個演出的酬金都偏低,所以一個從業員往往同時要兼顧幾個演出,或幾個演出的時間很貼近,做成「量多質薄」的局面。

而且,長期從事非牟利的戲劇活動會令這批從業員缺乏營運公開市場的經驗,因此,倘若他們一旦脫離政府的資助,便會很難生存。「西九」的成立是否能產生另外一種可能性仍然是未知數,但產業化的營運模式似乎是具突破性的選擇。它提供了一個腦震盪的契機,討論的平台以及相關的反省效應。文化創意產業不完全等同商業化,它其實意味一個國家或地區如何透過一個由官方提供的有利環境去更有效地彰顯其文化,所謂彰顯者亦不等於是自吹自擂,而是承認這國家或地區重視文化的形成,重視文化的交流,重視文化的營運,重視作品的創意及其價值,重視其從業員的貢獻,只有這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藝術才會更開放,更包融,而最後才會變得更獨特,在世界民族之林大放異彩。創意意味生機,產業意味專業,專業意味投入,只有全情投入,才有精彩生命。

香港的戲劇要走一條新路,才能自我更新,才能吸引人才,才能產生優質的勞動力,才能更好地為自己,中國,亞洲及世界服務。

作者為鄧樹榮戲劇工作室藝術總監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前任院長

文章原題為「戲劇教育與戲劇勞動力」,刪節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3年3月15日

本欄逢周五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