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自然農法實驗室六月號:薯仔堆土

自然農法實驗室六月號:薯仔堆土

前言
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 有意無意的不斷毀滅地球上的各種生命, 破壞地球生態平衡, 浪費地球資源. 在短短幾千年脫離如毛飲血的歷史之中, 人類把地球上累積了億萬年的資源寶庫幾乎消耗殆盡. 人類這種自私而又無知的生物, 以為可以控制及掌管萬物, 但卻不自覺的步上了一條自我毀滅的死亡之路. 然而, 人類這種無知的寄生性生物的滅亡, 或許會帶來地球生命重生的機會.

要避免人類因為毀滅地球生態, 而最後招致自毀的惡運, 人類必須與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共生共存, 放棄現代化的浪費式生活模式, 按照大自然法則務農, 達致一個與其他生物共生競爭的自然動態平衡. “自然農法”是避免人類這種寄生性生物自毀的唯一持續生存法則, 而要運用自然農法, 人類必須放棄商業務農, 復辟人類已經幾乎完全喪失的小農基因.

種植自家薯仔有何經濟效益?
薯仔現時的市場價值不高, 但因為薯仔較其他食用植物粗生, 而且按土地面績計算的平均產量(以重量和熱量計算)也相對其他植物為高, 再加上無須特別打理照顧, 所以仍有不少農夫種植. 有人會問, 既然薯仔的價錢平宜, 為何有人要在自己的園子之中, 花時間及空間去種植這種低價的食用植物?

在自己園子種植自家薯仔有兩大原因. 第一, 原來薯仔吸收有毒農藥的能力比一般人相信的為高. 有很多人以為植物的根部只能吸收水溶性物質(主要是非有機的養份). 但事實上, 有研究指出, 一些植物根部的單細胞根毛(root hair)可以如人類的一些細胞般, 吞噬體積較大的有機或無機物質, 其中包括殺虫藥和殺死真菌的化學有毒物質 [1]. 近年, 有研究指出, 市場售賣的薯仔中農藥含量在四十三種經常食用的生果蔬菜之中排行十二(排最高的是水蜜桃). 第二, 薯仔熱量排行極高, 也含有大量維他命C, 以及多種礦物質 [3], 雖然蛋白質含量不及麥, 但營養可謂非常豐富.

傳統農法種植薯仔是大自然生態環境的敵人
種植薯仔遇到的最大問題, 是薯仔會把大量泥土中的養份吸走, 包括大量不同的礦物質. 同時, 要種出既多又大的薯仔, 陽光和泥土中有機物都必須要充份, 尤其是對氮化物的要求特別高. 加上傳統農法, 包括有機和化學, 都會在種植薯仔前進行翻土, 造成泥土中的有機物大減. 又因為種薯仔一般會使用所謂堆土法(hilling; 下面會更詳細說明), 所以翻土一般會翻得特別深, 讓日後可以以翻開而撥在一邊的泥土, 日後可以用作堆土成為薯他丘之用. 另一種更”現代化”的堆土方法, 是利用加了堆土配件的拖拉機, 將薯仔主莖兩邊的泥剷起, 然後由外向內堆入主莖的中央, 形成一個薯仔丘.

以下第一段 Youtube 短片是傳統薯仔堆土的示範, 要注意的是, 大量泥土被翻起, 而在泥土顏黑啡黄, 表示有機物含量極低, 同時泥土表面完全沒有其他植物, 令泥土乾旱, 完全沒有生命, 各種養份容易風化流失, 所以要完全依賴肥料才可以免强種植.

傳統種植薯仔的各種方法(包括有機和化學), 對環境, 尤其是土壤的肥沃和泥土中的生態平衡, 都會造成嚴重的破壞. 傳統農法在種植薯仔時所造成的環境破壞, 比起種植其他蔬菜有過之而無不及. 原因是, 除了清除雜草令泥土水份容易流失, 翻土令泥土中微生物死亡, 傳統種植薯仔會把更深的土壤剷起, 令到更大量的微生物死亡, (當中包括對土壤有益的自生固氮細菌和一些共生真菌, 例如,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也會殺死絕大部份地面和地底的昆虫和虫類, 將土壤原本應有的生態完全破壞.

另外, 薯仔吸走大量土地中的養份, 首先會把有機的泥土變成無機的黏土, 使農夫要依賴有機或化學肥料才可以免强種出植物. 但長期來講, 肥料無論有機或化學都只會進一步破壞泥土中的自然生態平衡, 首先是微生物的生態失衡, 繼而是益虫與害虫的生態失衡, 最後連周圍大自然環境的飛鳥爬虫類等各種生物都最受到影響甚至絕種. 化學肥料更會加速風化, 令水土中的養份大量流失, 而有機肥料在這方而雖然好了一些, 但就對泥土中的生態平衡, 以及環境中的養份自然循環, 甚至泥土中有機物的自然增加, 都完全有害無益.

自然農法薯仔實驗
最自然種植薯仔的方法, 其實是隨機播種, 讓薯仔自己去選擇合適的環境生長茁壯. 但為了要增加薯仔產量, 農夫大多用一個一個的薯仔 (potato modified stem/potato tuber)來種出一株薯仔灌木. 另外, 薯仔灌木要長出種子, 也要配合天氣, 在不少較冷的地方, 薯仔灌木只能開花, 而在未結種子之前已經死亡. 再者, 薯仔種子要等到氣温夠高種子才會發芽, 減短了薯仔生長的時間, 又即減少了薯仔的產量. 尤其在種植季節較短的地區, 因為生長時間不足, 薯仔灌木無法生出多又大的薯仔.

因為無法在網上找到薯仔種子, 所以筆者今次選擇了以有機超市買到的薯仔來種植薯仔灌木 [4], 但就盡量避免對環境作出任何破壞. 首先, 筆者完全沒有翻土, 也沒有除草, 沒有施加任何肥料, 也沒有使用任何殺虫滅草的農藥. 筆者只在地上挖了一個剛足夠藏入薯仔的洞, 挖洞的目的, 是要避免鼻涕虫和螞蟻等將薯仔咬傷, 最後在藏好的薯仔上面加上一些雜草和泥土, 同時把薯仔則邊的雜草蓋住, 減慢它們的生長, 甚至令它們自然死亡和原地腐化. 薯仔在地底下有自我抵御寒冷能力, 只要土地上加上雜草, 薯仔在地底可以抵上 32F 至 25F的低温, 而不會凍死. 另外, 在寒冷時, 薯仔不會長出綠芽, 但卻會在地底長出大量的根, 所以提早種植薯仔, 會對薯仔日後的成長有極大幫助.

雜草作為地面覆蓋可以保護泥土中的水份, 雜草伴隨薯仔長大後, 更可以用作堆土的有機原料. 有機物(最主要是炭化物)為泥土中微生物的主要能量來源, 尤其是各種固氮細菌和有益的真菌; 土壤中的有機物也可令泥中的水份較易保存, 同時增加氧氣成份. 另外, 雜草自然腐化速度較慢, 令種完薯仔的泥土仍然存在大量養份, 可提供輪植(crop rotation)的下一輪植物享用.

薯仔堆土示範
筆者在園中三處不同的地點, 分別在二月尾至三月尾, 把總共廿多隻薯仔植入泥土之中, 分多處種植的好處是分散風險, 減低虫害及病菌大規模侵害的機會. 多處種植再加上輪植, 可以進一步避免泥土中對薯仔根部有害的細菌一代接一代的傳播. 一般輪植法以豆類等固氮植物輪替薯仔在相同地點種植, 不但減低虫害及病菌大規模侵害的機會, 更會自然提高泥土中的氮化物, 避免因種植吸走大量氮的薯仔而使得土壤過度虛耗.

對薯仔灌木進行的第一次堆土, 大概應該在薯仔灌木長至約八吋至一呎後進行. 在堆土前, 如果遇上乾旱, 應先對泥土灑以足夠的水份, 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泥堆在薯仔灌木周圍. 如果薯仔灌木有分支, 應盡量把它們撥開一點, 因為薯仔莖接觸泥土的面積增加, 長出薯仔的機會越高, 同時薯仔灌木在地面上伸展範圍也越大.

日後的堆土也要視乎薯仔生長高度而定, 每次薯仔灌木長高約一呎, 就可以多堆土一次, 但千萬不要堆得太急, 否則浪費泥土之餘, 薯仔因為不斷要更換被埋掉的葉, 浪費太多精力, 結果反 而無法多生薯仔.

自然薯仔堆土成果
請看十月號.

References
[1] Tompkins, P. and C. Bir, 1998, Secrets of the Soil : New Solutions for Restoring Our Planet, Earthpulse Pr.
[2] http://drbenkim.com/fruits-vegetables-pesticides.html
[3] http://nutritiondata.self.com/facts/vegetables-and-vegetable-products/27...
[4] 大部份非有機超市會在薯仔表面噴上妨止薯仔發芽的激素, 所以大家應該到售賣有機食物的超市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