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游城情書--寫給台北。

游城情書--寫給台北。

文:shell

雖然一再告訴自己這篇文要在去年真正離去前寫下的,但還是拖到了今年(苦笑)。

給一座城市的情書,這座城,會是哪座城呢?回想起很久很久以前,不知在哪裡填過的問題:「最喜歡的三座城市」,我當時毫不猶豫寫下「東京、溫哥華、紐約」,只因我鍾情大城市,便利之外,就算迷路也能遇見驚喜。

「寫上海吧,這個我現在待著的、已經相處兩年多的、不討厭卻也無法真心喜歡、總覺得像隔著一層看不見的薄膜在相處的他鄉。」但要開始敲打鍵盤時,我決定寫給的卻是台北,讓我既微笑又皺眉、覺得總會回去的故鄉。

離開台灣第七年,一年回去台灣休假三、四次,短則三天,長則兩週,每次回台灣,我都還是非常開心,距離真的會產生美感,離開熟悉的地方再回去,讓我能用一種很不同的心態與視角看台灣。甚至有時會發現,自己會在所在的城市之中,尋找台北生活的對照組,在某個街角喃喃:「這裡就像台北的西門紅樓;這裡是想念isyoni 時可以來的地方;這一帶是東區;這裡是上海的尚介青……」

像個已經來過這城市好幾次的觀光客;從前去過的,從未去過的;像是九份高高低低的街景、坐捷運就能到達的溫泉與海岸線;人氣不曾減退的老字號餐館,話題十足的新午茶去處;假文青喝咖啡的地方,真文青看展演的所在……這些都會讓我覺得很新鮮。

而那些曾經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景象,比如覺得度小月也比不上的肉燥麵,吃了20 年的早餐店阿姨的好記性,大半夜就算街頭空蕩蕩也會停在斑馬線前等紅燈的騎士…… 我開始覺得美好的該珍惜,不美好的也因為存在而讓生活真實可愛。

但台北終究是家,家是個讓人無法用「反正也就來這麼一次,最多就再兩次,算了算了」的寬容對待的地方。走出家門,看見外界的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家,再用外界的視角檢視一回,真的是會有心疼又無奈的,幾次在海外或在島內與朋友聚會,聽聞讓人沮喪的 22K,只有抱怨沒有建設怎麼不看看自己為社會帶來了甚麼的「酸民」,不明就裡就高談闊論到底自信哪來的鍵盤XX家,不願相信大陸某些程度已經領先好多步的鴕鳥人們……

心疼無奈之餘,也只能告訴自己很多事情是一體兩面,羅馬也不是一天造成,或有能耐的人可以突破這般困境。

當大家說著大陸怎樣發展快速、台灣怎樣故步自封的時候,我並不覺得先進大陸或站上世界舞台才是人生勝利的唯一正解。台灣還是很可愛,台北還是我最終眷戀的城市(雖然有時還是會不甘心地發生以前覺得怎麼可能會發生的迷路窘境--出走故鄉多年的人都懂的!),我還是相信這城市有許多在醞釀的可能,是讓台北、台灣更美好的可能,至少那些遊走他鄉多年、現在已經回到台北的那些朋友的努力,讓我這麼相信。

或許,不久以後,我的城市「tag」會從上海變成台北。或許,很快。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