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又停產?──談菲林的出路

又停產?──談菲林的出路

筆者的一張菲林照片

文:Andrea Wong

一款又一款有名的菲林停產,只剩下用剩的菲林筒。柯達的是橙紅的,富士的是藍綠的,還有那些名不經傳的歐洲品牌。作為一個菲林用家,我無比的惋惜,停產帶給我一種時代的蒼涼。

如果依然希望十年後有菲林可用,我們不可以再故步自封,盲目以為菲林比數碼好────我們必須要為菲林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有關影像質素

我們要接受數碼必定有一天會在影像質素超越菲林。從前大家最常用的135菲林,也就是每一格都像郵票大小的菲林,它的影像大小就足足有現在所謂的全片幅(fullframe)【注1】 機種一樣大,然而現在買這些菲林機只需要幾百塊。

別自我安慰了!在價錢上菲林相機的確大有優勢,然而數碼機在影像質素已經追得十分貼,但菲林已經沒有再進步的空間。隨著世界第一部無反全片幅機的推出市場【注2】 ,數碼市場肯定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民用菲林還有更大的120片幅,也就是中片幅,甚至有更大更大的片幅。但是高價數碼機市場也出現這些大小的片幅【注3】 ,而且價錢越來越便宜。

影像質素已經不是菲林的專利。這是我們第一個應該認清的事實,這樣菲林才有機會走下去。雖然菲林每一點能記錄的資訊十分大量,但在這個時代,一般人(甚至專業攝影師)有需要用到那麼多的資訊嗎?在菲林的年代,要不是我們把照片放得十分大,然後「聞相」【注4】 ,相信這些多少有點「過剩」的資訊根本作為不大。

十年前我們還在相信菲林質素的神話,這正是菲林沒落的原因。

有關菲林味

「菲林味」說的是每一卷菲林的特性──偏色、微粒、對比度、飽和度等等。每一個牌子,每一個型號,甚至放在甚麼溫度下存放,存放了多久,以及沖曬的變數都能夠影響成像。這一切都令菲林充滿變數,有一種人性化的美。

「菲林味」的確是存在的,然而透過數碼後期製作,一切都變得可能。(甚至一部數碼相機裡面也有菲林模擬功能!【注5】 )我們不得不承認,就算後製不能造出十足的「菲林味」,也有八成功力,就連Lomography【注6】 的漏光效果也不例外。

我們僅能自豪的就是它的不確定性。舉個例子,漏光和偏色是Lomography機和菲林的其中一個效果,上面說過後製可以做出相同的影像,但是我們別忘了在菲林上這個效果是隨機的。我們難以控制光怎樣的漏,角度強度一切都管不了,數碼是難以模仿這種天然的不確定性。Lomography正正抓緊了菲林這個特性,發現菲林在時代列車裡面的一條出路。


筆者的一張菲林照片

一些無可取代的特別菲林

有些菲林是數碼難以取代的,上面舉的Lomography菲林是其中一種,其他過期菲林是另一種,即影即有菲林,甚至是濕版攝影也算是。它們在顏色,體驗,以致本質都和數碼照片有明顯分別。 寶麗來也曾經把即影即有數碼化,推出一些即影即有打印機【注7】 。 然而打印機能夠完全地複製一個影像無數次,這已經和即影即有的其中一個本質大相徑庭。


網上圖片

在體驗上,寶麗來的Land系列即影即有風琴機也是無可替代的【注8】 ──拍攝後拉開菲林的藥水包,把菲林取出來,放在衣袋裡用體溫沖曬照片,這些都是數碼照片不能提供的趣味。富士近年大力推銷自己的即影即有相機,雖然已經和寶麗來的風味相去甚遠,但抓住了一些特殊菲林的特質,也不失是一條出路。

沖曬的樂趣

菲林需要沖曬! 這個樂趣是數碼照片絕對沒有的!把顯影劑、停影劑和定影劑分別按不同的濃度、溫度、時間倒進菲林黑罐,慢慢攪拌,等待菲林的影像浮現。那種浮現的情況,就像哈利波特的那些魔法書一樣特別。

沖曬是另一個創作過程,這也是著名的菲林攝影師都一定自己沖曬照片的原因。透過不同的藥水和濾鏡組合,我們可以在黑房進行後製,得出最滿意的影像。

我在黑房得到的,是一種原始的快樂:自己一手一腳拍照片,沖照片,曬照片,然後把實實在在的照片放在掌心上欣賞。


沖菲林的過程之一

你又感受過這種快樂嗎?

僅是因為它是菲林

菲林帶給我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回憶。菲林教會我慢慢的拍,感受世界;教會我跟被拍的人和物建立一種連結,儘管有時這種連結是侵略性的。我不是說,沒有了菲林我不能慢慢的拍照,只是菲林把我從亂按一通的世界救了出來,它是我的老師。

我一向認為菲林是有別於數碼的另一種載體,就像繪畫和攝影一樣的分別。繪畫和攝影的分別,Susan Sontag在On Photography已經說過了,我們卻很少看見人說菲林和數碼在影像質素以外的比較。它們在不少層面上能夠直接交鋒,但是汽車的存在不能抹殺單車的存在。我們在這個時代賦予了菲林不少歷史意義、文化意義,我會說在這個年代,菲林拍攝已經不是為了求質素這類,是求一種快將死去的經驗。

我們喜歡的也許是菲林代表的時代。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在手機加上甚麼Sepia特效、70s特效、菲林邊孔諸如此類,一切僅是為了替照片加上一層歷史感。我經常問這些每張相也加菲林特效的朋友:「你用過菲林嗎?不妨了解你在照片上加了甚麼呢!」

說到底,其實僅是菲林本身就值得人喜愛,可以沒有原因吧,哈哈。

結語

我們看到不少菲林的神話已經被數碼照片打破。菲林能剩下的只是它本身的不確定性、特殊性、沖曬的樂趣───和最重要的────菲林帶給人的經驗。我們要先認清事實,才能夠讓菲林走下去。

  1. Wikipedia解釋:http://en.wikipedia.org/wiki/Full_frame
  2. 全球第一部全片幅無反Sony Alpha 7在2013年尾推出市場。
  3. 例如Pentax的645D 和Hasselblad的H5D-50C。
  4. 把臉貼著照片細看
  5. 例如富士的Xpro1變內置不同菲林的色彩模擬功能。
  6. 啟發於蘇聯相機品牌的一個當代菲林、相機品牌,Wikipedia介紹:http://en.wikipedia.org/wiki/Lomography
  7. 它叫Polaroid CZA-20011B PoGo Instant Mobile Printer。
  8. Wikipedia介紹:http://en.wikipedia.org/wiki/Land_Camera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