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覆薰華君:「殘體字」之說欠缺理性

拙文《學術說腦殘》一文得到薰華君的回覆表達不同意見,我不敢隨便猜測杜撰他人的想法,所以只依據薰華君文章原文字句做出答辯回覆。我亦明白否定「殘體字」之說香港非常多人都不會認同,但即便當年簡體字推行受政治影響很大,也不意味著現在香港人需要以我們認為的「政治正確」的眼光去審查簡體字,以不偏不倚中立的學術態度來探究,才能發現事情的本質,故從理性角度來講我堅持我的立場:殘體字之說是非理性以偏概全的觀點。

薰華君在文章開篇認為:「所謂三成簡體字自古有之,中共文字改革較為成功等說,恕我不敢苟同,乃粗屬一文,與作者相榷」。

拙文中提到「三成簡體字古已有之,八成簡體字在四九年以前就存在」這個數據是有堅實的證據的,請參考此類問題的權威學術著作:當代學者著作有《簡化字溯源》、《簡體字源》,對每一個簡化字的源頭和演化都有詳實的探究,以及做數據統計能證明拙文的觀點。還有論文:李樂毅(1994),〈30%的簡體字來自先秦兩漢〉,香港,《普通話》,1994年02期;李樂毅(1996),〈80%的簡化字是古已有之〉,《語文建設》,1996年08期。還有民國學者的著作《宋元以來俗字表》、錢玄同的論文《減少漢字筆畫案》,都研究過這個問題,基本都一一驗證。還有很多,鑒於篇幅有限,這個問題我不想多費筆墨,所有研究、史料,都無可爭辯的證明了這一點,這是學界共識。如果薰華君覺得對這個數據有異議,請給出嚴謹邏輯的證據。

拙文原文是:「從純粹語言文字學的角度來看,第一批簡體字應該說比較成功的」。從語言文字學的角度來說,簡體字在「表意表音」方面,相比繁體字并沒有差距,在這方面繁體字沒有絕對優勢,也就是在文字的工具性上看不出差距。

但是,簡體字誕生在漢字文本不能以電子信息化處理以前,那時候是沒有電腦的。所以,簡體字書寫快捷方面是有絕對優勢的。比如:林語堂先生曾經傾盡心力和金錢,以繁體字為藍本研究中文打字機無果而終,他也是極力提倡漢字簡化,提高書寫效率。

再者,任何語言文字都是朝著「經濟化原則」演化,不論是字母文字還是象形文字,能用簡單的符號絕對不會用複雜的符號,除非複雜的符號在表音表意上有優勢。經濟化原則,也是漢字幾千年演化的主要驅動力,漢字簡化到與「表音表意」方面到一個平衡,使得二者兼顧到最優化狀態。

簡體字的字數比繁體字少,字形簡單,表音表意沒有劣勢,所以,我說從語言文字學的角度下了了這個結論。當然,這個結論看起來不嚴謹,但是要細說也可以寫一篇論文。筆者蒐集的數據,可以化為更邏輯數字化的「數據模型」的方式能證明筆者觀點。

薰華君稱:「簡體字中的古字,正反映簡體字的一大問題:破壞系統。首先我們要問的是:為何那些是古字?既為古字,且又要政權「重新推廣」,足以證明這個字起碼都有幾百年沒有人用;也就是說,這個字早就被古人放棄了。放棄這個字的原因,也不難懂:不好用就不用,就那麼現實。為甚麼不好用,原因可以是千奇百怪,但至少有一種可以肯定的,就是:此字不好認、易生歧異,便應廢之。」

「破壞系統」指的是破壞什麽「系統」?不是很明白。從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文字以來,漢字沒有經過官方或者學術界的規範和整理,而且秦始皇只是統一「篆書」,「隸書」當時在民間流傳,漢字數千來沒有一個標準化的「系統」,只是依據語言文字的規律自行在發展,不符合文字規律就會被淘汰,符合就會流傳下來。如果你指的是這個「看不見的手」製造的「系統」的話,那麼這些古字流傳下來,就證明合理的,因為這些簡體古字在書寫快捷上有優勢。也符合語言文字工具性的經濟原則。

關於這個質疑我本來不想答復,我在文章中說得很清楚,這些古字不是「幾百年沒人用」,也沒有被「古人放棄」,是以異體字、手頭字、手寫體的方式在使用和流傳。

薰華君:「退一萬步,不講系統,縱然民間有草體、簡體出現,大家都明白甚麼字型才是「正經」的,鮮少會將「电」、「无」這等棄而不用的古字寫在公文上,何況是民間生成的俗字「鳮」?簡體字另一為人詬病處,就是這種「又」、「乂」怪字。即使古已有之,也是難登大雅之堂。即使可以考證到原來字已出現過千年,也改變不了「又」、「乂」怪字不正式的內涵。考亦無謂,何用再證?」

「正經」字如何解讀?我不敢隨便揣測,所以不答復。但是,薰華君恰恰錯了,「电」、「无」都不是中共造的,而且曾用在過比較正式文書上,「电」最早出現在金文上,也就是商周皇家青銅禮器上,「无」在唐代經常出現在經書和公文中,書法家的法帖中也有,僅舉一例:敦煌佛經中頻繁的出現「无」這個字,不知道萬世不易「佛經」算不算你說的「公文」?「又」、「乂」繁體字中沒有嗎?你寫文章難道不用「又」這個字嗎?「乂」不是簡體字,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都有,古代常用,今天來看就是怪字。

薰華君後兩段:「作者文中另一觀點,就是說簡化字改革算是成功。恕我直言,我一看此觀點,即大笑三聲,難以言語。說到底,講簡化字改革成功,不就是因為他們先將字簡化了再去普及教育嗎?為甚麼不先普及教育再去簡化字?數十年前,大部分人都只能學到簡體字,根本就無從比較、無從選擇。古代各種棄用文字,無不是被政治打壓起碼幾百年才真正棄而不用(北歐如尼字母便是最好的例子)。要用上幾百年,便是因為使用人群習用已久,非要十數代人才能將文化消滅;反過來說,秦篆敵不過民間習用的隸字、隸字又敵不過士人時尚的八分體。那麼,簡體字是怎樣成功的呢?無非是「農村包圍城市」,由一大堆沒學過繁體字的人包圍學過的人,順道政治打壓下反對者。要是如此行,簡體字還不能成功,那才奇怪了。這也是與文字自然發展完全無關,反對這種文字,更是基於學術立場,與政治立場可以是毫無關係!

簡體字毫無章法,難看難讀又難學,是公認事實。兩個月前網上一文《台灣必須在國際教學市場上打敗簡體字,沒有藉口》更是直接道出簡體字有多無謂、無用。簡體字豈止是無謂無用,推廣簡體字,更是對華人文化的一大危害!難道這就必然與政治立場有關嗎?既然青青子吟君要以學術說事,為何要泥於那一點半節小學工夫?又何須妄言政治偏見?「農村包圍城市」的推簡策略,正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天天實行。華人傳統最後一點薪火,已是危在旦夕。既然君要學術,便更要看透肌理、綜觀全局;微枝末節,何用道哉!」

本來這兩段不想回覆,請你用「語言文字學」的角度反駁我的觀點,沒主張的觀點我不做迴應。再次申明拙文的觀點:「從純粹語言文字學的角度來看,第一批簡體字應該說比較成功的」。

第一,你說的「他們簡化」不成立,簡體字八成古已有之,還有一部份是是草書楷化,只極少數幾個字是你說的「他們簡化」。另外,提倡簡化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清朝就開始,國民政府時期民間提倡簡體字,反而政府中存在爭議。

第二,簡體字在文字的「工具性」上不輸給繁體字。

第三,在電腦沒有誕生以前,簡體字書寫快捷性有絕對優勢。

第四,你說的推廣簡體字有政治因素,我承認,但是,你用的繁體字鼻祖是秦始皇統一的呀,有政治原因就是一定不成功嗎?這就如同問:秦始皇爲什麽要用秦篆,爲什麽打壓趙國的篆書以自己為正宗?不用楚國的蟲鳥篆?秦始皇是「什麽包圍什麽」我找不到形容詞。同理:英語爲什麽就能成為強勢語言?比西班牙語、法語都優秀?美國英語被正宗倫敦腔認為是下等人的英語,辜鴻銘就此譏笑胡適的美國口音是鄉下人,今天美國英語發音風行世界,也是「農村包圍城市」?語言文字問題,不可能與政治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你把什麽問題都做政治化解讀,就顯得不理性了。比如將草體「堅」說成殘體字入侵,不尊重香港人云云。

另外,你用一篇文章來證明簡體字「毫無章法,難看難讀又難學,是公認事實」,「難讀」好像說不通,「難學」不能說服我,對於這個觀點我持不下結論的態度,要從實際漢字教學中統計數據,從語言文字學、統計學的角度來做研究,方有清晰的結論。請給更堅實的證據。

「簡體字豈止是無謂無用,推廣簡體字,更是對華人文化的一大危害!難道這就必然與政治立場有關嗎?

危害在哪裡?請用事實說明。我也沒說簡體字必然與政治沒有關係,我只說將「堅」字說成殘體字是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我不認可地鐵站的「堅」字是「殘體字」,薰華君也這麼認為,那我說那些人欠缺理性有錯嗎?

至於薰華君你說的:「無非是「農村包圍城市」,由一大堆沒學過繁體字的人包圍學過的人,、既然君要學術,便更要看透肌理、綜觀全局;微枝末節,何用道哉!「一點半節小學工夫,妄言政治偏見」,

我只做學術討論,「文學修辭」我不作迴應。很難說出對錯,沒有清晰概念辯論沒完沒了。我說「學術」是對陶傑文章「學術說殘體」的迴應,至於「小學功夫」,你說是,就是吧!筆者才疏學淺,只有如此水平。」

我認為香港人所謂的「殘體字」爭議是一個偽命題,一些人指摘的簡體字問題,都可以一一駁倒,唯一的問題就是:簡體字中共政府主導簡化的,所以他是「殘體字」。如果當年國民政府簡化字成功推行,那還是不是殘體呢?

至於在書法藝術性方面,我承認簡體字稍遜一籌,但是,歷代書家的草書、行書中本來就大量使用簡體字,請參閱中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書法大字典》,收集所有漢字不同時代書法家的隸、楷、行、草、寫法。網絡也有電子版的書法字典。在互聯網信息時代收集資料易如反掌,不管無論多麼不同意,正反意見都必須了解,然後獨立思考再做出結論,我認為這樣就能得出客觀的結論。所謂「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是也。

我也不喜歡簡體字,我也不喜歡共產黨專制,至於有些人硬要說簡體字是殘體字那也沒辦法,是不是殘體字沒有什麽區別,簡體字不會消失,文字交流和記載信息的功用是第一位的,其他都要退居次要位置,文字發展如果不符合語言文字規律,即便有政治干預也不會存在很久,糟糕的二簡字就是例子。所以,我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不會那麼反應過度。將一個草書當成「殘體字」瞎亂叫喊,不是欠缺理性是什麽?應該怎麼說呢?

本人見識有限,倉促回覆,快言直語,如有冒犯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