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章寧復見爲人?

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之一云:

心畫心聲總失真
文章寧復見爲人
高情千古閒居賦
爭信安仁拜路塵

剛讀完徐復觀的〈王充論考〉(《兩漢思想史》第二卷第五章),不期然想起這首詩,有些感想。

王充在漢朝思想家中可算是異端,歷來對他評價不一,極褒極貶皆有,徐文屬於後者,認為王充很多見解是「鄉曲之見」。除了對王充的思想評價不高,徐復觀還批評王充的品格,認為他「頗好誇矜矯飾」,而且是「一個非常重視名位的人」(頁四一二)。然而,王充在《論衡》〈自紀〉篇卻這樣形容自己:「充性恬澹,不貪富貴。為上所知,拔擢越次,不慕高官。不為上所知,貶黜抑屈,不恚下位。」如果徐復觀的判斷是對的,王充的自述便是「心畫心聲總失真」的一例。

元詩「文章寧復見爲人」一句(另一版本作「文章仍復見爲人」),假如不只是重複「心畫心聲總失真」的意思,便應該是說:不能只看作者的文章,還要觀察他的為人,才可以準確判斷其性情人格。要是這樣,我們便無從判斷古人的性情人格了!事實上,徐復觀對王充人品的判斷,始終還是根據王充的文字:

「王充在仕途上是幾經波折的。他在文字上表現得很恬澹通達,好像不在是非得失上計較;但就論衡全書看,卻恰恰相反,可以說是隱痛在心,隨處流露,這是了解他思想形成的一大關鍵。」(頁四一七)

王充直接描寫自己的文字,徐復觀不信,卻在《論衡》的字裏行間推斷出王充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可靠嗎?恐怕我要讀過《論衡》全書才能回答這個問題。不過,我這樣說,便表示我同意可以從文字認識作者的性情人格,只是認為那不是容易的事罷了。其實,就算是親眼「見為人」,亦不一定容易判斷作者的為人 --- 文字可以作假,行為何嘗不可以?

寫到這裏,不禁聯想到在網絡爭論裏,有些人能瞬間判斷作者的人品,看你一篇文章,就肯定你人格低下等等;骨子裏,那不過是立場先行的人身攻擊而已。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