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人,食四方飯

香港人,食四方飯

滬港通開通之後,《環球時報》在一篇評論裏寫道:中央政府並無法把送上門的飯餵到香港嘴裏。我輩不禁倒抽一口涼氣,驚呼:從甚麼時候開始,吃四方飯的香港人,竟淪落得成為別人眼中的乞丐?

香港六七十年代起飛,商人們已經滿世界跑。廠商經濟興旺之時,工廠都設在中港,但客戶都在歐美。一眾廠商,假如只懂中國國情,根本就賣不了東西。旅遊業,亦一直很國際化。尖沙咀從八十年代到今天,還是滿街的都是日文招牌;八十年代的港產片,亦不止一次,以說日語的導遊為角色。香港主要的發展,早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就上了軌道。那個年代,亦沒有人會要求國家給予任何政策優惠;香港的經濟成就,是香港人自己打拼回來的。

到了今天,中國經濟強大,我們有著同文同種的優勢,原應進一步令本港經濟多樣化,但主流論述,卻愈走愈單一。當然,這個結果,是有它的歷史原因。八九十年開始工作的人,面對的是中國堀起的大環境。這個背景之下,自然是以在中國發展最好。但我們亦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中國已經發展成中等收入國家,將來的發展速度,定必會慢下來。掛得低的果子,已經都採摘了,再將重心單放在中國,反而限制了香港雨傘世代自己的經濟成就,更阻礙了香港整個經濟體系的長遠發展。

香港十幾年前,已經自稱亞洲國際城巿,著眼點本是以整個亞洲為腹地,面向全世界競爭。只著眼當中國金融中心,乃是自我降格,長遠亦不夠上海爭。上海根正苗紅,上海年輕一輩,瞭解國情遠比香港青年為深,只著眼做中國金融中心,其實一開始就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所謂港味,一直是中西合壁的大融爐文化。最簡單莫如西多士,從歐洲小食,化成塗花生醬、淋煉奶的茶餐廳名菜,就是港味。同理,香港的進出口業、金融業、甚至娛樂文化業,都是靠遊走東西方文化中的空隙生長。不中不西,卻又合情合理,正是港味的奧義。要維持這種優勢,唯一之道就是保持向外,保持國際視野。國內每一個閉關政策,香港都會從中受益。

而且,就算今天,難道香港經濟,就只有中國因素嗎?幾位世界級富豪,在中港之外的投資並不少。香港的科網創新,亦每多尋找國外巿場;中資對他們的成長,有什麼好處?靠日韓文化的,無論是日韓的語言老師,還是網購日韓產品的小店,又有甚麼國策優惠?

再給大家幾個實際的例子。2011年日本地震後,有幾位九州的拉麵師傳到了香港,賣藝籌款振災。他們發現了九州拉麵在香港很受歡迎,於是就在香港開店。幾年下來,幾乎每個月都有新店在香港開張,直接豐富了香港的飲食文化。這個故事,現階段就不可能在國內發生。

在電影界,一眾沒有著眼大陸巿場的電影,卻在台灣及星馬叫好叫座。假如成本控制得好,單從港、台、星馬的票房,可以為電影投資者帶來一到兩倍的投資收入。這當然跟著眼國內巿場,幾億成本、幾億票房,截然不同;但是百花齊放的巿場,應該是大有大做,小有小做。自2012年開始,每年幾套的全港味電影,出現並非偶然。

誠然,中國經濟體系巨大,但美國還是比它更大,日韓亦不比它小。要找開發機遇,東協十國,人口為中國一半,GDP為中國三分之一,發展機遇亦不會比中國少。滿月夜,自然看不到繁星。中國經歷了三十幾年的現代化,令一代人忘記了中國以外的機會。但是雨傘世代,經濟生命還有三四十年,能繼續將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嗎?

這次雨傘運動,筆者看到的是雨傘世代的處事靈活、學識豐富。當一眾政治恐龍,將雨傘運動歸咎於外國勢力,背後的意義就是不願承認,年輕人的能力比自己高。既然自己搞不出雨傘運動,那麼年輕人一定搞不了;真的發生了,就是有高人在旁幫忙。他們害怕年輕人,不單單是政治方面。接下來,我們要讓他們看的是,在政治之外,在其他領域,亦能做出令他們驚訝的成積。經濟上,請走再早一輩的發跡之路:食四方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