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愛與慈悲:音樂天才布萊恩威爾森的第二人生

村上春樹是布萊恩威爾森(Brian Wilson)的超級樂迷。他在自己的音樂文集《給我搖擺,其餘免談》一書有關布萊恩威爾森的一章內寫道:

「在美國,決不可能有第二章。」費茲傑羅(Scott Fitzgerald)曾如此寫道。但布萊恩威爾森的人生自此有了第二章,絕對是個不爭的事實。

布萊恩威爾森的傳記電影在美國剛剛上映,由保羅戴路(Paul Dano)及尊古錫克(John Cusack)飾演布萊恩威爾森的年輕及成年時代,分別鈎畫出布萊恩威爾森早期的起跌及重新站起來的第二人生。電影的名字《愛與慈悲》(港譯:迷失巨聲,這真是有夠令人失望的名字)就是來自布萊恩威爾森在八十年代重新振作後個人發展的代表作。

敏感脆弱的天才

布萊恩威爾森是個天才,而他也有經常出現在天才身上的脆弱及敏感。布萊恩沒有受過很多音樂訓練,但他的音樂感是才華天縱,從小已經能在鋼琴上彈出所聽到的音樂。當沙灘男孩(The Beach Boys)在六十年代中開始計劃要脫離早年的衝浪音樂時,布萊恩在家庭、事業、樂團內外等等壓力的影響下,精神狀態開始出現了問題。1965年,布萊恩威爾森在沙灘男孩演出後於飛機上恐慌發作,被迫退出巡迴演出。

布萊恩很喜歡披頭四(The Beatles)的唱片Rubber Soul,更激發起他要打造一張跟Rubber Soul一樣出色的唱片。沙灘男孩的成就及初期的軌迹及樂風其實跟披頭四頗有相似之處(反之,滾石走的道路是完全不一樣),而且一直有隔岸互相影響及隱隱地在音樂上較勁。

在布萊恩退出巡迴演出後,他全心全寫進行創作,最後他在樂團成員都不在身邊的時間下,打造了一張沙灘男孩的傳奇唱片—Pet Sounds。

Pet Sounds音樂上的複雜、豐富及多元,使唱片的錄音困難重重,這其中還包括布萊恩的超高要求。團員麥克洛夫(Mike Love)說布萊恩的耳朵像狗一般靈敏,能聽到人類聽不到的聲音,更打趣:「如果其中一個人在錄音時在想咸濕野,布萊恩在重聽時一定可以聽得出來。」除了整張唱片都是布萊恩威爾森的閉門創作外,在錄音時所以團員及工程師都是在布萊恩威爾森全權指揮下工作,因此很多人都認為Pet Sounds其實雖掛名是沙灘男孩的作品,但其實可以算是布萊恩威爾森的個人創作。

當年的布萊恩只有二十三歲。

經典中的經典

整張唱片在音樂性、和弦組合及音樂織體(Texture,說成結構就及很容易令人跟Structure混淆)都是如此的複雜及創新。脫離清脆爽朗的衝浪搖滾,滲入迷幻及巴洛克味道的流行搖滾,跟人們對沙灘男孩的預期非常不一樣,以至Pet Sounds推出的時候其實毁譽參半,銷情在美國亦不算理想,此事對敏感的布萊恩是一個打擊。

多年後樂手、樂界、樂迷的一致稱頌就是後話。聽聽村上春樹說:

要理解《花椒軍曹》這張專輯的價值與革新性十分容易,但大家卻必須經過漫長的時空調整,才能體認到《寵物喧鬧》這張專輯原來是多麼優秀、蘊含多少奇蹟式的深度,以及到底有多麼創新。具體來說,這需要經歷一個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漫長等待。在我(和全世界)終於懂得欣賞這張專輯的價值時,布萊恩已經被毒品和精神衰弱給摧殘的幾乎得退出樂壇,再也無法拋頭露面、引吭高歌了。

說到披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在Pet Sounds在英國發行前,沙灘男孩團員布魯斯約翰斯頓(Bruce Johnston)帶了唱片到了英國,經沙灘男孩狂迷何許人(The Who)傳奇鼓手基夫穆恩(Keith Moon)(想不到吧?就是因為基夫對沙灘男孩的熱愛,何許人才會灌錄Barbara Ann),在酒店把Pet Sounds放給約翰連儂(John Lennon)及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聽。據說二人聽了一遍,頓了一頓,然後再聽一片。不久之後,二人便開以合力制作搖滾樂的經典: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無論故事的真偽,事實披頭四的監制佐治馬田說過,沒有Pet Sounds不會有Sgt. Pepper,Sgt. Pepper本來就是要來追趕Pet Sounds的。再看看保羅麥卡尼在訪問中怎樣說Pet Sounds:

早期的衝浪唱片⋯⋯我知道他們這個樂團,我曾經喜歡他們的音樂,但沒有感到很深的興趣—只是很好聽。我們很佩服他們的歌聲,那些很高音的假聲及那些很加洲的歌詞。

之後⋯⋯Pet Sounds令我驚為天人。首先,是布萊恩的寫作。我很愛這張唱片,我為我的每一個孩子買了這一張音片作為他們的教育—我覺得沒有人在聽過這張唱片之前可以說是受過音樂的教育,我很投入那些創作及歌曲。

迷失與第二人生

有人認為,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對布萊恩威爾森也是一個打擊,因為他知道自己這場音樂創意之戰中戰敗了,憑自己一己之力不可能跟同時擁有三名作曲能手、兩名音樂天才的披頭四匹敵。布萊恩威爾森在之後的訪問大笑地說:「不是敵對,不過是嫉妒罷了。」而事實是,雖然因為Pet Sounds的銷量不佳及團員們對樂團方向的紛爭,布萊恩威爾森在之後其實沒有甚麼認輸的跡象,亦繼續打造出經典單曲Good Vibrations及開始了創作Pet Sounds以後的偉大項目:Smile。

Smile卻最終未能完成,全因樂團內團員的磨擦、跟唱片公司的官司等等。而最重要的是在不同壓力及自毁行為下,布萊恩威爾森的健康及精神進入崩潰狀態,已經不能再繼續創作及錄音,只能沉淪於藥物之中。

在長期治療之下,布萊恩威爾森終於重新振作,在八十年代中亦開始了個人發展,寫下了像Love and Mercy這樣的優美作品。Smile遺下來的錄音被修複及以《The Smile Session》的名義重新發行,而他亦曾再次加入沙灘男孩演出。2012年,是布萊恩威爾森最後一次隨沙灘男孩作巡迴演出,8月25日晚上,更來曾經到香港表演了一場。(那一個夏天,我五月的時候在三藩巿的The Bill Graham Civic Auditiorium看到沙灘男孩的演出海報,但最終沒有買票。想不到回到香港依然有機會一嚐這南加州的衝浪氣味)

現場所見,布萊恩威爾森尚算健康,但精神狀態明顯不如麥克洛夫或布魯斯約翰斯頓一般活潑,一直在鋼琴邊默默地坐著演出。長年的精神病及健康問題,的確在這個天才身上留下了不能磨滅的痕跡。在encore部份布萊恩終於站起來,拿起貝司演出Barbara Ann時,我心中的確不禁笑問了一句:可以重新站起來,還不錯吧?布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