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主人與貓」之管見不見

「主人與貓」之管見不見

文:陳燕遐

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牧師日前接受電台訪問,以主人與貓比喻中央與香港的關係,再次惹來批評。管牧師言論奇特,不是惹來爭議,就是引人發噱。這次大談主人與貓,就讓也養貓的我啞然失笑。

基督教牧師講道喜用比喻,大概因為他們追隨的耶穌教導門徒時比喻用得出色。耶穌了解他的門徒,也熟悉他比喻的事物,因此說出的道理顯淺易明,讓人印象深刻。管牧師以貓比喻香港人,卻讓人覺得,他對貓與人都一無所知。當日管牧師的主人與貓論一出,便馬上有人指出,磨爪是貓的天性。貓是天生的捕獵者,即使進入人類居家已經上萬年,自遠祖遺傳下來的天性,還是清晰可見。貓必須通過抓撓磨去爪甲上老化的角質層,以保持指爪銳利,同時也把掌上的腺體氣味留在上面,以宣示地盤。把貓關在籠子裏不讓貓磨爪,貓爪甲過長倒生,會刺傷足掌肉墊。這些資訊網上隨便一搜就有,管牧師顯然沒有這分心思。

無意了解生活在我們周圍的動物,其實是長久以來的人類中心主義作祟。人類中心主義,或稱人類沙文主義、物種主義,簡單來說,就是認為人的地位在所有物種之上,人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存在,自然及其它生物只有為人類服務的工具價值,世界的運轉都以人為中心,人的利益凌駕一切物種利益之上。這種唯我獨尊的人類沙文主義思想,在西方哲學傳統裏其來有自,從亞里士多德、笛卡兒到康德的哲學思想裏,都可以找到痕跡。

基督教/天主教的聖經說得更明白:上帝/天主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讓人管理地上萬物,任其役使食用(創世記1:26;9:1-3)。因此,管牧師會覺得自己是主人,可以對他的小貓行使關禁、懲罰的權力,大概就是職業病使然。不過這種職業病也不是不可避免,我許多與時俱進的基督徒朋友都可指出,基督教早就發展出更平等的神學觀。 有一些更直接點明:信耶穌的人以主人自居是僭越──聖經有更多的地方指出人不過是受託者,是僕人,僕人做不好是要被罵「又惡又懶」的(馬太福音25:26)。不過宗教這些事,還是留待教會中人來討論好了。

高舉理性與科學的啟蒙運動十七世紀發軔以來,把人類中心主義推向極致。然而,科學家早已指出,人從自身利益出發,對自然與其他物種恣意掠奪,結果造成無可挽回的環境破壞。1962年,卡森的《寂靜的春天》一書,正面質疑了強調「征服自然」、 「控制自然」的理性意識,正式揭開了現代環境運動的序幕。同時,伴隨各種意識覺醒運動──和平運動、反種族歧視運動、婦女解放運動等──動物權益亦漸漸進入人類視野,學者哲學家開始著書立說,為動物權益探尋道德基礎,或關注動物所受的痛苦,希望保障動物權益以促進最大的善,減至最少的惡(辛格),或把動物看成與人同是獨立的生命主體(subject-of-a-life),具有同等的與生俱來的價值與道德權利,不能被看作僅是達到目的的手段(里根),皆是從道德層面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

過去人飼養貓狗,多為實務理由,如治鼠看門,也有鄰里託付,或隨緣相遇,無論何種理由,時間久了,也是會培養出感情來的,如豐子愷的白象,梁實秋的白貓王子,與陪伴季羨林散步燕園的咪咪二世,都是中國現代文壇上的佳話。今人飼養「寵物」,多為感情需要,或為陪伴,或因看著可愛,然而,若沒有深思熟慮,沒有對另一個生命真誠負責到底的決心,沒有從動物的角度考慮,只圖自己方便,則隨時都會出現小孩出生就棄養貓狗,怕狗吠擾民影響自身利益便割其聲帶,或像管浩鳴之流,為防傢俱破損而囚禁貓狗,處境看似不一,對動物的傷害其實是一樣的,自私與不負責的態度也一同。

人並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生命,喜歡與否,我們注定要與其他生命共享資源,若不思考如何與其他生命共存,受害的到頭來少不了人類。尊重別的生命,人自身的生命也得到完善,學懂與動物相處,你會發現,動物給我們的,遠遠超過我們能給牠們的,那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世界,靈光閃現,充滿智慧。這些情感的交流與互動,天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要作主子頤指氣使,抑或平等視野看全新的世界,只在一念之間。

其實,熟悉貓性情的人都知道,貓才是主子,我們不過是奴才。乖。

(原文刊於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