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抗議歌手的永恆典型: Joe Hill

/張鐵志

昨夜我夢見了Joe Hill,那個二十世紀初慘死的工運歌手。眼前的他雖然渾身是血,但卻顯得精神飽滿、眼中充滿鬥志,彷彿正要前往一場激烈的抗爭。

我驚訝地說:「Joe,你不是已經死了幾十年了嗎?」

長期待在礦場和其他工廠而顯得粗礪黝黑的他,緩緩地說出,「不,我從來沒有死」。

「可是,可是那些貪婪的銅礦財主們不是槍殺了你嗎?」我說。

「槍是殺不了一個人的。我從來沒被他們打死」他說。

「你知道」,Joe Hill微笑著說,「凡是沒被他們擊倒的人,都會繼續堅持下去,繼續去組織更多工人。而我,不會這樣就死去的。」[1]

****************

的確,在整個二十世紀的反叛與抗爭中,Joe Hill從來沒有離開。

1969年,在Woodstock這個以三天三夜濃縮了六零年代一切斑斕炫目的反文化的演唱會上,Joe Hill的身影突然出現在台上。在稀微的燈火下,面對著台下三十萬人,瓊拜雅(Joan Baez),那個世代最美麗而堅定的聲音,靜靜地演唱了一首關於永恆的堅持,關於如何組織工人的老歌,那是寫於1925[2] “I Dreamed I Saw Joe Hill Last Night”。在這個Woodstock最令人難忘的夜晚,Joe Hill的歷史幽魂,一個抗議歌手的永恆形像,以及美國工運的激進主義傳統,摻進了屬於愛與和平的滿地泥漿中。

I dreamed I saw Joe Hill last night
Alive as you and me
Says I, "But Joe, you're ten years dead,"
"I never died," says he, "I never died," says he. ……..

"The copper bosses shot you, Joe,
They killed you, Joe," says I.
"Takes more than guns to kill a man,"
Says Joe, "I didn't die," says Joe, "I didn't die."

And standing there as big as life
And smiling with his eyes
Joe says, "What they forgot to kill
Went on to organize, went on to organize."

…………..

瑞典出生的Joe Hill,從小喜歡音樂,並在社區中的咖啡店彈鋼琴。剛進入二十世紀的1902年,如同許許多多的歐洲移民,為了尋找美國夢,二十歲出頭的他在自由女神的冷漠凝視下來到美國的入口:紐約。他只能在紐約下東區靠著最粗劣的工作來維生。之後,他離開紐約,流浪在那些骯髒、危險或者黑暗的工作場所中,不論是工廠、農場或是礦坑。

這是美國剛從所謂「鍍金的年代」(gilded age)走向「進步的年代」(Progressive Ear)的轉換期。壟斷性資本主義正逐漸形成,美國二十世紀工業鉅子正在崛起,例如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feller)因為石油致富,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因為鋼鐵而致富。然而,在他們所鍍上閃亮的黃金的底層,卻是對工人最原始而粗暴的壓迫與剝削。例如在1911年三月,紐約市的一座紡織廠大火,一百多名女工因被雇主鎖在裡面而被活活燒死-----這也是日後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的由來。許多低技術工人都是抱著美國夢來到美國謀生的歐洲移民;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忍受低廉的薪資、惡劣危險的工作條件和雇主的虐待。

在極度的壓迫後,是巨大的反彈。進步年代意指面對資本主義的無情擴張,農民和工人結合起來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政治的改革。而遠方的俄國正在進行人類第一場共產主義革命的實驗,所以美國不少左翼人士樂觀地相信,他們也終究可以推翻或改變美國的資本主義。

在目睹無數工人的悲慘處境後,Joe Hill1910年加入了新成立的世界產業工人聯合會(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簡稱IWW)。十九世紀末以來,美國工運的主導力量是全美勞動聯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簡稱AFL),他們基本上是以早期工匠行會傳統遺留下來的技術性勞工為主體,而主要是白人男性。但他們並非最底層的工人。IWW就是要去組織這些低技術勞工,包括來自各地的移民、各種種族和性別的勞工,並希冀以產業為單位,組織一個全國性乃至全世界性的工會,所以他們的口號是:”ONE BIG UNION”

加入IWW之後,Joe Hill參與了無數場IWW在美國各地的激烈抗爭,包括推翻墨西哥獨裁政府的革命行動。他是工運組織者,也是用他質樸的吉他和歌聲在罷工現場戰鬥的抗議歌手。

1913年他來到猶他州鹽湖城的礦場組織工會,但沒有活著離開這裡。

1914年,Joe Hill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被指控涉入一樁謀殺案。他所面臨的是一個把工運­--尤其是立場和行動更激進的IWW---當作社會動亂根源的社會氛圍。鹽湖城大部分是摩門教徒,這裡的教會和政治領袖不僅反對工會,也歧視移民。猶他州的一名參議員在評論這個案件時就說:「他們是沒有家的人,是在這個社會上無根的浮萍;他們不重視這個社會的基本價值。因為他們是移民,他們是在社會中沒有位置的人」。

尤其Joe Hill作為一個把歌曲當反抗武器的歌手,更被視為最危險的易燃物。所以,即使美國總統威爾遜和瑞典大使介入,仍無法挽回他的生命。他自己也說,他要像一個真正的反叛者死去,而不願意承認他根本沒做的事。1915年,Joe Hill被執行槍決,結束了他短暫而艱辛的人生。他成為政府與資本家共謀體制下的烈士,一個工運理想主義的象徵,一個真正的反叛者。

而即使在坐牢的期間,他還是念念不忘他的工作。在給他工會同伴的信上,他寫下了感動後世無數工運工作者的話:

「別花時間哀悼,趕快去組織吧!」

Don’t waste time mourning. Organize!

*******

除了直接的抗爭,IWW也深信文化創作如歌曲、漫畫、海報和詩等,可以更容易傳達理念,改變工人的意識,以及「點起不滿的火焰!」-----這是他們在1913年發行的一本收集重要工運歌曲的「小紅歌本」(Little Red Songbook)的副標題。在這本美國最重要的工運歌本中,最主要的創作者就是Joe Hill,而這本書到現在還持續出版。

 Joe Hill創作的力量在於他改寫了許多一般人熟知的宗教聖歌或民間曲調,並填上簡潔但銳利的詩句,無論是揭露工人現實生活的壓迫與不平等,或是激勵他們起身為自己的生存權而戰。

 他的作品是譜上動人旋律的抒情的詩,是激烈的革命宣言。

尤其,IWW面對的是來自各個國家移民,他們有的連英語都不太會說。所以要組織他們,要讓他們能彼此溝通來產生團結,一個有力的方法就是透過簡單易唱的歌曲。

「我可以保證,如果一個人可以把一些常識性的事實放在歌曲中,並加上一些幽默,那麼他肯定可以讓這些訊息傳遞到知識程度不高或那些不太閱讀的工人弟兄們,」Joe Hill如此說。

 Joe Hill的音樂不僅振奮了那些疲憊的靈魂,也能溫暖他們受到壓迫的心靈。透過小紅歌本,透過他的游移走唱,他的音樂不僅在工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吟唱,也在罷工的現場被高歌。

  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是諷刺宗教的The Preacher and the Slave。這是改編自救世軍(Salvation Army)的一首聖歌,並批評這些宗教團體只會描繪天上的美景,而無法解決工人們現實的困境。一如馬克思本人批判宗教是人民的鴉片,讓工人忘卻現實的種種支配。

Long haired preachers come out ev'ry night,
Try to tell you what's wrong and what's right;
But when asked, how 'bout something to eat, (Let us eat)
They will answer with voices so sweet; (Oh so sweet)
You will eat, (You will eat)
Bye and bye, (Bye and bye) in that glorious land above the sky;
(way up high)
work and pray, (work and pray) live on hay, (Live on hay)
you'll get pie in the sky when you die

而更多的歌曲,則是宛若革命的號角,例如鼓舞大家加入工會,一起團結抗爭的"There is Power in a Union"。或者這首如〈共產主義宣言〉音樂版的"Workers of the World, Awaken!"

Workers of the world, awaken!
Break your chains, demand your rights.
All the wealth you make is taken
By exploiting parasites.
Shall you kneel in deep submission
From your cradles to your graves?
Is the height of your ambition
To be good and willing slaves?

世界的工人們,覺醒吧

打破你們的枷鎖,爭取你們的權利

你們所創造出來的財富都被那些剝削的寄生奪走了

從你的搖籃到墳墓?

難道你最大的願望就是要成為一個順從的奴隸?

Workers of the world, awaken!
Rise in all your splendid might;
Take the wealth that you are making --
It belongs to you by right.
No one for bread will be crying,
We'll have freedom, love and health,
When the grand red flag is flying
In the Worker's commonwealth.

世界的工人們,覺醒吧

用你們最大的力氣

奪回你們創造出的果實

這是你們的天賦人權。

當偉大的紅旗飄揚在工人的共和國時,

你們需要麵包的兒女將不會再哭泣

而我們將真正地擁有自由、愛與健康

        「無論寫得多好的一本小冊子都不會被閱讀超過一次,然而一首歌卻會被用心銘記並且一次又一次地重複」。

Joe Hill的這段名言無疑是音樂何以改變世界最核心的詮釋。畢竟,歌曲比起書本更能以一種無形而俐落的形式,跨越時空的限制而不斷穿透人心。

即使Joe Hill從未把他的歌曲錄製成專輯,但是他的歌曲、他融合了音樂與政治的反抗行動,仍然能夠一代代傳遞下來:從三、四零年代的左翼民謠歌手Paul RobesonWoody GuthriePete Seeger,六零年代的Bob DylanJoan Baez、更激進的Phil Ochs、八零年代至今最重要的英國社會主義歌手Billy Bragg等等,他們的吉他總是燃燒著Joe Hill的理想主義火焰[4]。而將近一百年後的我們,還是可以從他的歌中得到巨大的感動、熱情與憤怒。

但音樂要改變世界不能只靠歌曲本身的撼動力。Joe Hill一生所努力的,以及他所一再呼籲的是,除了歌曲的煽動性與凝聚力外,還是必須依靠不斷的、紮實的組織工作,才能真正讓革命的紅旗飄揚。

****************

這時,Joe Hill身上的血跡突然消失了。拿起吉他,他用力地跟我說:「我從來不曾死去。」

「只要有工人罷工的地方,Joe Hill就會在他們的身邊。」他握緊雙手,堅定的說。

「不論是在何處,不論是在礦場還是磨坊,只要有工人在鬥爭、在組織,就會發現Joe Hill的身影。」

是的,Joe Hill真的從未死去。無論哪裡有人要用音樂來為弱勢者發言,要追求正義與平等,Joe Hill的歌聲就會在那裡堅定的伴隨著。

Joe Hill ain't dead," he says to me,
"Joe Hill ain't never died.
Where workingmen are out on strike
Joe Hill is at their side, Joe Hill is at their side."

"From San Diego up to Maine
In every mine and Mill
Where workers strike and organize,"
Says he, "You'll find Joe Hill," says he, "You'll find Joe Hill."

(作者著有「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一書,並持續關注音樂與行動主義之關係)

[1] 這一段和最後一段是改寫自“I dreamed I saw Joe Hill last night”這首歌的意境,而非歌詞直譯。

[2] 這首歌的詞寫於1925年,但是是在1937年譜成曲。

[4] Woody GuthriePhil Ochs都曾經寫過以Joe Hill一生為主題的歌曲,歌名都叫Joe 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