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國製造」成本漲了,對中國工人意味著什麽呢?

「中國製造」成本漲了,對中國工人意味著什麽呢?

「中國製造」成本漲了,對中國工人意味著什麽呢?

文/林少貓

破土編者按: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有沒有在變化?中國工人是否還在生產世界?中國工人有沒有團結起來提升待遇的可能性?這種待遇的提高是否降低中國的生產力優勢?這些問題成為最近許多媒體在討論的話題。這篇文章用數據清晰說明了這幾個問題,在中國繼續生產世界的時代,我們期待給予工人應有的待遇。

繼之前談過中國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之後,這次我們接著談談「中國製造」的變化。

近些年來我們時不時總能看到這類報道,什麽產業外遷啦,印度越南要取代中國啦,不一而足……似乎在暗示「中國製造」正在被拋棄。與此同時,不同的聲音也不少,這些聲音強調「中國製造」在產業配套、交通、能源、勞動力素質等方面優勢依舊。這種分歧正說明,「中國製造」正在起變化。

然而要全面地看待這種變化,我們不能僅僅站在國家和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畢竟支撐起「中國製造」的是千千萬萬個中國工人。本文想做的,一是直觀展現中國製造發生了啥變化;二是分析這些變化引發了「中國製造」的哪些應對戰略,這些戰略又會對中國工人產生什麽影響。

一、「中國製造」怎麽了?

電子工業是繼蒸汽革命和電力革命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標誌性產物,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製造部門之一。同時,電子工業是一個典型的全球化時代的工業。可以說,中國電子工業在全球電子工業體系中的地位準確地展示了中國製造在全球工業中的基本地位。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一個電子製造企業來討論「中國製造」的成本變動是再合適不過的。

而這個企業,無疑是電子製造業的龍頭——富士康。富士康2010年時營業額已占全球電子製造業營業額的50%以上,占全球外包製造業總營業額的約30%。1988年,成立於台灣的富士康迎著對岸第一股外商投資建廠的春風紮根大陸。目前,富士康在大陸有30多個園區,2013年其員工總人數達109.7萬人,絕大多數是大陸工人。到了現在,也是這個企業一次又一次要離開大陸,到印度去,到越南去。一來一走,富士康的這種轉變充分體現了中國製造業近20年間發生的變化。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因此,要看這種變化就要從富士康的利潤、成本上來看。限於數據來源,我們這裡只有2001年之後的數據。

從這個圖中可以很明確地看到,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著營業成本的上升,富士康的凈利潤率在不停地下降。導致這種凈利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漲,其中人工成本的比例上漲為原來的兩倍多,對已微薄的利潤率的吞噬影響顯而易見。這張圖帶來的啟示相當簡單:要提升利潤,需要考慮從影響利潤的兩個大頭——勞動力和原材料——著手。

二、提升利潤的幾大戰略及其對工人的影響

(一)「競次」:誰比誰成本低

「競次」是成本升高大背景下製造商為贏得訂單而采取的一種戰略。

即便是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地區、同一個行業,不同工廠的工資水平也會有一定的差距,體現為所謂「好廠」與「壞廠」、「大廠」與「小廠」、「正規廠」與「不正規廠」等的差別,前者的單位用工成本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高於後者。當總體成本很低的時候,這種差別不重要;現在成本升高了,這種差別就重要了。現在很多製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行業內很多製造商品質都差不多,要保證利潤,那乾脆就找便宜的來製造唄。

一個生動的例子是蘋果產品的組裝商選擇。富士康一度是蘋果的獨家組裝商。有數據顯示,2012年蘋果供應鏈中40%的成本來自富士康,2013年蘋果產品占到了富士康銷貨凈額的50%左右。然而,2012年蘋果將iPad mini的訂單轉給了另一家代工企業——和碩(Pegatron),並在2013年將4.7英寸iPhone 6的一半訂單分給了它。2013年起,蘋果將把部分iPhone 5c的組裝任務外包給台灣代工廠商緯創集團(Wistron)。2014年起,蘋果還計劃將部分iPad mini的組裝任務外包給華寶通信(Compal Communication)。另有消息稱,蘋果將廉價版iPhone的組裝任務全部外包給了和碩,和碩已計劃大量擴充廠房和工人以做準備。

蘋果為啥開啟了「去富士康」之路呢?你可以說組裝業務富士康一家獨大存在風險,但這只是冰山一角。中國勞工觀察有報告稱:和碩工人平均每周工作60個小時以上,52%的工人每個月加班90個小時以上,其勞工狀況比富士康更為糟糕。下圖(源自中國勞工觀察)比較了和碩上海廠區和富士康深圳龍華廠區的月度底薪,可以看出前者顯著低於後者。2014年前者月度底薪為1820元,後者為2300元;平日加班工資,和碩為15.69元/時,富士康為19.83元/時;周六日加班工資,和碩為20.92元/時,富士康為26.43元/時。2014年,和碩上海廠區對富士康龍華廠區擁有8%的成本優勢,這一比例僅在和碩這一家工廠年化後就達0.61億美元之巨。如果您看了本文的第一個圖表後感覺富士康凈利潤很薄的話,那麽您可能有興趣知道,和碩的凈利潤率僅有富士康的大約七成。

這可不是個好現象。整個行業的成本都升高了,那行業內成本沒升那麽高的企業才能接到更多訂單。直白點說,就是工人待遇和勞動條件相對差的企業才能接到更多訂單。這種現象蔓延開來,對中國工人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所幸的是,在整個中國勞動力市場年輕勞動力稀缺化的情況下,該戰略在國內的作用範圍比較有限。

(二)「西部大開發」:挺進內陸

西進戰略是目前中國製造商為降低成本普遍采用的一種戰略。簡單點說,就是將廠子從中國東南轉移到中國中西部等地區。其主要依據是後者的勞動力成本更低。在一些省份還出現將低端製造企業從省內發達地區挪騰到省內不發達地區的情況。

富士康的例子是西進戰略的典型。下圖展現了富士康園區的主要擴展路徑。從最初的深圳昆山到現在的南陽、貴陽、鶴壁……富士康挺進中西部的趨勢十分明顯。

那麽,這種挺進到底有沒有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降低人力成本呢?下圖展現了2015年富士康主要廠區新進普工轉正後的月度底薪,可以看出,位於經濟較為發達的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廠區(如深圳、昆山)的底薪要顯著高於位於中國大陸中西部廠區的底薪。

工廠的西進浪潮也引發了一部分農民工的回流浪潮。從下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以來,流入東部的農民工比例在下降,而流入中西部的農民工比例在上升;同時,在中西部,外出農民工中出省務工的農民工比例也在下降。可以說,對於中西部地區的人們來說,工廠現在更多地開到家門口,相對於東部工廠較高的工資,在家門口工作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走出國門:奔向印度越南

很顯然,同一個地區,從人力成本高的廠挪到相對不那麽高的廠能夠降低的成本是有限的;同一個國家,從東部挪到中西部能夠降低的成本也是有限的。那麽,走出中國國門呢?

根據《經濟學人》的相關數據,就製造業勞動力薪酬而言,2014年,德美日韓雄踞全球前列;金磚五國中,巴西、俄羅斯、南非高於中國;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與中國東南部相當,泰國、菲律賓與中國中西部相當,印度、菲律賓略低於中國中西部。加上越南和印度較為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較大的國內市場,這構成了中國製造業部分向越南和印度轉移的動力。這一態勢表現為外國對華投資連續減少,不少外資工廠關閉,並引發大量內資配套企業倒閉。報道顯示,微軟、優衣庫、耐克、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多家外資巨頭紛紛關掉中國國內的一些工廠而跑到東南亞和印度去投資建廠。

這些工廠奔向東南亞對中國工人的一個顯著影響就是撤離過程中對工人的補償安置問題。這種影響從下面的數字中可見一斑。香港職工會聯盟最新發布的內地勞工權益狀況報告稱,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間,發生在內地港資企業有記錄的勞工集體維權數字同比增加70%,其中44%的案例涉及搬廠不賠或少賠。

值得註意的是,還有一部分企業因為原材料、能源、物流成本的關係轉移到了看似不可能轉移的發達國家。例如,個別中國紗廠被便宜的美國棉花吸引到美國投資辦廠。然而相對於美國這類發達國家,中國勞動力成本還是顯著的低。

另外一個現象是機器人的加速普及,以替代一部分勞動力,這在富士康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工站已經比較常見。

總體而言,傳統「中國製造」正面臨著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為了降低成本,「競次」、「西部大開發」、挺進東南亞等替代戰略大行其道。這些戰略在引導勞動力流動的同時,將工人暴露在更差的工作條件和遭企業單方面遣散的風險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