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被語言分化的社會(一)

被語言分化的社會(一)

剛剛由高清翡翠台改名而成的J5,因以簡體字作字幕報導新聞而成為城中熱話。發生在中港矛盾的背景裏,伴隨著普教中,以及教育局中文科課程諮詢裏所提倡的「認讀簡化字」,這種改變不其然觸動著香港市民的神經。

撇開無線那種毫無公關技巧的解答,使用簡體字作字幕的問題到底何在?正常來說,字幕的功能有兩種,一是作為翻譯之用,無論是Hollywood還是Bollywood的電影,還是港人最愛的日劇韓劇日本動畫,無不先譜上字幕,不然能看懂的只會是少數。當然,如此的話,所用的字幕只會是當地語言,在香港這自不然是繁體字。所以,第一個要問的問題是,普通話新聞的製作目的是什麼,拍攝出來是給誰看的?

但,以近年香港電視節目的情況為例,另一個目的是提供多一種提供訊息的渠道。是故,縱然是粵語節目,也多會加入中文字幕,而英語新聞所用的也是英語字幕。這種做法的最主要原因是協助聽障人士,使其可以透過螢光幕而非聲音了解電視節目的內容﹙當然也有其邊際效益,如茶餐廳裏不用再增加噪音也可讓食客睇電視,或者當某個演員說話模糊不清時...﹚。

要相信無線電視會時刻將教育本地人多學一種語言這種使命放在心上,未免是痴人說夢。它所看好的,必然是屬於內地人的市場,而既然有這樣的動機,換上簡體字幕絕對是合情合理的商業決定,因為這個節目本來就不是製作給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看的。而逗留在港的內地人也分兩類,一類是到港旅遊消費的旅客,這些人會看電視的機會少之又少。那麼,剩下的對象就只有來自內地的新移民。

說到這裏,問題就不單是在某一個時段某一個節目以簡體字作招徠是否對本土意識的一種抑壓,而是整體的移民政策有怎樣的目標,又應該如何實行。

香港於上世紀中絕對是一個移民城市,但那裏卻沒有太多足以借鑑的地方,因為當時幾近每一個人都是移民,當中的分別只是十年二十年的抵埗時間,所以大都抱著自己的記憶去同情及幫助後來者,而今天的情況已大不相同。所以,讓我們把目光放到國外民族融和的失敗經驗。

美國作為一種族和文化的大熔爐的概念來自十八世紀末法裔美國人 Saint Jean de Crevecoeur 的一本書--來自一位美國農民的信。書中寫到,美國吸納了歐洲各國的移民,無論是英國法國蘇格蘭瑞典人,都可以在此找到自由的一片天。但正是在大概四分三個世紀後,本土主義這面旗幟之下聚集了眾多的美國人,更成為一主要的政治力量。出於經濟和宗教原因,他們仇視的大多是來自德國與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因其搶奪了不少的工作機會。在不受其他街區歡迎的情況之下,這些移民只可以選擇聚居於屬於其種族的貧民窟裏。移民因此沒法融入社會,他們與同族人生活,工作,通婚,除了獲得一片容身之所外,他們和整個美國沒有任何聯繫。當中,語言的隔膜大大惡化了整個問題。這批來自德國或愛爾蘭的移民事實上並不諳英語,亦因此不能和其他美國人溝通,而到埗後的生活環境亦沒有帶來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反正日常生活的對象大都只是同樣地說著本國語言的移民。結果這成為了一個惡性循環,為著言語之間的不能溝通,以移民為目標的歧視和隔離對本土國人來說變得更為合理,亦更易辨識其想要歧視的對象;而這種對機會的剝奪和充滿敵意的目光亦令到移民們對於融入社區有更大的卻步,並因此更長時間地逗留在只屬於他們的貧民窟。這個仇視移民的問題一直到美國內戰才得到暫時舒緩。畢竟,應召入伍並上陣殺敵,甚至為國捐軀,是最直接的得到身份認同的辦法。

同樣地,面對著英國法國所受到的恐襲,人們會問為什麼在國內土生土長的青年人依舊會受到伊斯蘭教吸引,並以為這是自由主義泛濫所引起的反效果。指責者沒有注意的是,這些人的存在和社會取態不無關係,他們得到了歐洲人的國籍,卻從來沒有得到歐洲人的身份。這些國內的少數族裔佔據了城市的一隅去重新建立他們的傳統社會,原因的確是這有助其建立自己的身份與認同。問題只是,和美國以前的情況一樣,當中又有幾多歧視與障礙是來自當地社會,以致某部份移民不得不從傳統的文化與宗教中尋找慰藉,甚至擁抱反人道的極端主義?

我們沒有理由期望無線會有這樣的文化考量,但這卻是思考香港未來方向的重要因素。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對數目日趨增加的內地移民視若無睹。今天的香港不會﹙也沒能力﹚發生他們被排擠在特定的街區的事,但相反來說社會也必需製造更多的讓他們融入社區的誘因,而語言正是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只會說普通話和看懂簡體字不應該不能在香港生活,但卻必然應該承擔某種程度的不便。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