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環街市關注組:開創‧共享‧民間主導——中環街市管治及營運方案

中環街市關注組:開創‧共享‧民間主導——中環街市管治及營運方案

前言:街市的初衷

今天的中環街市建築於1938年落成,在當年的香港以至東南亞,是走在時代尖端的劃時代建設,代表香港的前瞻、活力與開創精神,一百七十年來服務市民,對公眾全面開放。中環街市一直是華人小商販謀生、創業之地,是庶民文化、社區生態的體現。

在討論中環街市的未來管治與營運方案時,中環街市關注組請大家緊記街市的初衷。

政府在2003年關閉中環街市,充滿社區喧嚷之聲和生命力的建築物轉眼已空置13年。中環街市關注組一直要求市區重建局以「原面積復修」保育街市,並強調未來的街市應延續多年來的小商販謀生及創業社區的生態,在此基礎上規劃新與舊並存的發展,既維護傳統店販文化,也引入新小店及檔位組合,以共享經營手法,融合各類商業以至非牟利的社會經濟。

繼兩年來的倡議,我們現提出一個以共享及民間主導為核心理念的中環街市管治及營運方案,希望在社會引起廣泛討論。

香港現行街市/市集的管治和營運利與弊

要有效策劃、管理及營運復修後的中環街市,我們先就食環署、領展及社區街道市集的現況作簡單分析。

香港的公共街市現時各走極端,食環署管理的101個街市,需要以公帑補貼營運,缺乏現代化策劃理念,部分街市人流稀疏,浪費空間,也落後於社區需要;而領展轄下的90個屋邨街市,理念則是另一極端的「利潤最大化」,逐步把街市變成可收取昂貴租金的商場。

我們的反思,是中環街市必須在這兩個極端中尋找創新、進取、具前瞻發展能力的管治和營運方案。

食環署街市:

早年的市政街市目標,是安置小販從街道進入室內,是個「安置」而非具持續發展的策略。街市管治由上而下,僵化過時,各區區議會可提供意見,但檔主和市民作為主要持份者卻無權共同參與管理。有學者認為,政府街市經營每況愈下,是因為政策和管理不善,而非市場競爭激烈。

由於食環街市缺乏前瞻策劃,署方只能根據數十年前制訂的糧食和貨品分類競投和出租檔位,未有為販商充權,一起推廣街市,提升營運能力,改善衛生,追上現代市集的標準。反而,由於檔位租金不算貴,部分淪為擺貨之用,街市的選擇不夠多元。以上幾點早已在審核署報告中受到批評。

食環署街市其實並非「無得救」,它可以改善和革新,大前提是下放管理,引入持份者參與,重新釐訂檔位組合及設計街市布局。

領展街市:

領展近年的一連串行動,包括不斷翻新街市,外判街市營運,容許外判公司大幅加租,逼走街坊小店,更漠視早年與政府簽訂的協議,連非牟利機構也要加租,是明顯的欲把街坊認識的屋邨街市和社區經濟形態消滅,把街市集團化及連鎖化,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及回報。

屋邨街市/市集一向是基層創業之地,讓市民以低門檻自食其力,向街坊售賣各類食品及家庭用品。因此,當屋邨街市變得豪華,吸引區外客,實際上是減少了社區的小型創業空間;而今天的新市鎮再沒有街道市集的設計和規劃,社區街道淨化,結果是基層人士只能打工,未能像上一代般在街市或市集內創業,踏實的以小本經營。

社區露天市集

香港及九龍舊區早年露天市集臨立,由中環的花布街、嘉咸街、利源街,至灣仔太原街和交加街、北角春秧街,至九龍的廟街、女人街及鴨寮街等,均是香港社區文化的特色,也是遊客至愛。但當年的市政局視之為「市垢」,制訂了取締露天市集和排檔的政策,大量興建街市,把小販和小商戶搬到「堡壘式」的封閉建築,讓部分街道重開,進行城市更新。經歷數十年,老式的街道市集所餘無幾。

然而,露天市集近年以創意市集的形式重現香港,遍地開花,年輕一代熱愛「擺攤」,每周末在各社區均有pop up創意市集,由西九海濱公園至石峽尾創意藝術中心中庭,售賣的是原創設計、手作產品、飾物、時裝以及二手書籍,還有本地生產及農作物。這些民間主導的市集如雨後春筍,反映了市集在21世紀仍然重要,既傳承了露天市集的創業和實驗功能,也顯現年輕、創意、活潑的社區文化。

在思考中環街市的未來管治和營運時,我們希望摒棄過時守舊的食環街市安置概念,也要打破街市變為毫無特色商場的厄運,打造街市/市集為小型創業、發揮創意及實驗創新之地。

中環街市管治及營運方案的主要構想

1 中環街市重新發展的6個願景和核心理念:

中環街市是我城的重要公共空間及urban commons,必須以共創、協作及由下而上的民間參與形式規劃和設計,延續庶民街市所代表的前瞻及共融精神

中環街市的營運需要專門的策劃團隊(curators) ,以人本的意念、敏銳的商業觸覺及創新的檔位組合,規劃街市空間,孕育(incubate)新一代小商販及店舖、創業者及生產者,鼓勵跨界合作,兼容不同元素, 發揮社區交往功能

中環街市支持本地農業和本土生產,為市民和遊客提供健康道地食材,推動公平消費,豐富生活選擇

中環街市應有推動本地文化創意的理念,為文創工作者提供創作、活動和展覽空間

中環街市以靈活的「共享」理念營運,透過時間、空間、技能及經驗的共享,提供創新及低門檻的pop up空間,鼓勵創業和創新,讓不同時段和不同角落的使用者各自精采

中環街市的社會影響,在於支持及歡迎各類小本經營的單位,包括街坊小店、初創企業、社會文化企業、工匠創客空間及合作社等,融合商業和社會使命,跨越商業、非商業及教育功能,重點是不壟斷,重視民主參與和溝通,為中環商業區及周邊住宅區注入人文精神,重現香港核心價值。

2 中環街市的管治構想

我們建議,市建局透過公開要求建議書的程序 (Request for Proposal) ,邀請非牟利的中介機構及基金會等提交建議。「非牟利」不一定是慈善組織,可以是社會企業,最重要是具備多重底線,對社會及環境友善,重視社會效益(social impact),不以利潤最大化為前提,在持續發展及自負盈虧的原則下,尋求創新、鼓勵協作、促進社區co-ownership的各種新方法運作。

我們心目中的理想中介機構必須:

對街市營運具創新理念,讓中環街市成為標誌性的香港市集,既回應香港人的需要,也吸引各地遊客。

具備進取、跨越商業的「策展人」思維,為街市營造創新形象,願意「共創」,與持份者一起制訂街市的商品和服務的嶄新組合。

與時並進,設計多元街市,靈活有效營運,讓街市內的各持份者,包括小店、食肆、蔬果檔、手作及文創攤位等能夠並存,產生協同及群聚效應。

市建局與中介機構,則是長期的協作「伙伴」關係:

建議市建局與中介機構簽署最少十年的長期管治及營運合約,確保有效營運。
而中介機構則與市建局及社區持份者制訂約章,訂下願景與原則,並定期檢討。
中環街市為保育項目,應仿效相同保育項目的做法,市建局只向中介機構收取象徵性的一元租金。

在管治和監察層面,仿效類近保育項目,由市建局及中介機構共同設立督導委員會,監督中環街市的營運,成員來自民商官學各界,包括政府和市建局代表、區議員、商販代表、社區組織、學者以及獨立專業人士等。

督導委員會的實際運作可參考多倫多St Lawrence Market Precinct的管治模式,當中強調街市的管治要讓各持分者明白街市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圖利,而是更著重保育、社區營造。詳見此

3 中環街市的營運方案構想

我們強調,中環街市必須保持及強化街市近百年來一貫的檔位特色,有利不同階層及年齡的市民創業,並以社區模式的共享經濟 (sharing economy) 為核心營運理念。

營運的手法,是以最具彈性的思維,訂定中環街市必須達致的各類人流,提升街市通達性和現代化,以不同組合的檔位和活動吸引市民及遊客,並就中環街市的市集形象作有效推廣,宣傳街市內擁抱的小型創業及開拓精神。

營運理念以不同組合和形式租用的檔位為主,由兩至三年租約的食肆、至月租的小檔、日租的手作攤位,至周末的pop up市集,以及時租的文化藝術表演和活動等。這種多元的租用模式有利提升整體收入。

設立參與共管平台,讓中介機構及各類租客保持聯繫,能隨時「相互碰撞意見」,建立「共同社」(urban commons)的框架,鼓勵協作,讓中環街市成為好生活和好知識的交流傳承之地。

我們構思的中環街市佈局,已詳列在關注組早前公開發佈的建議書中,包括地下設美食中心及街市攤檔,售賣不同種類的新鮮食品和蔬果;地下中庭舉辦音樂表演及文藝活動; 二樓和三樓的商舖則為不同檔攤和社區空間,著重本地生產、青年創業、時裝及各類文創產業,按不同時段設計營運狀態,如星期一至四可設立創意市集連工匠空間,而星期五至日則鼓勵零售,出售本地創意時裝及產品,為年輕人提供創業和實驗機會,兩側保留原有食肆範圍及公眾休憩交流處。

4 國際市集的營運參考

中環街市關注組成員曾參訪世界各地不同市集,我們會陸續公布這些街市/市集對我們的啟發,以及中環街市可怎樣參考其管治及營運模式。以下先介紹兩個市集:

Mel 1

澳洲墨爾本 南墨爾本市場 (South Melbourne Market):

街市有150年歷史,由市政府營運,商戶組合多元化,兼容新鮮食材、食肆、家居用品及各種特色商店,包括時尚設計、二手書店、個人服務如剪髮、美容等,極受本地人及遊客喜愛。

我們特別留意到,南墨爾本市場重視可持續發展,街市頂部安裝太陽能板及雨水回收管道,又設機器將剩食循環再造成為肥料。街市的管理團隊花大量心思,推廣街市,在網站介紹不同商戶,以及舉辦不同活動,大大增加街市的吸引力。

Mel 2

西班牙巴塞隆那 博蓋利亞市場 (La Boqueria):

這市集重視市民的生活體驗,透過博蓋利亞市場促進大眾的共享共創的生活方式,為巴塞隆那市民的致愛,樂於到市場消費。而當遊客也發現該市集的特色時,巴市市長為了避免遊客太多而導致市民不能買餸,設計了遊客可光顧的時段,建議遊客在早上及中午參觀,讓下班後的時間盡量可供市民消費。

該市集也提供開放的公共空間,讓市民互相交流,鼓勵協作,產生協同效應,並推廣健康飲食、本地食材、食物安全,定期設教育導賞、及其他工作坊。

以下兩個市集的做法,值得中環街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