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新聞縫隙

在越南,我認識了一本雜誌,是一本專門給外國人看的英文雜誌叫WORD。看來簡單的名字,感覺背後都是一群有話想說的人。

越南是一個獨權國家,報章雜誌的發行權都落在政府或半政府機關手上,好讓政府過濾新聞、監控資訊。一本雜誌,出版前必先過五關斬六將,自我審查不在話下,再自費請律師覆核,生怕題目、操詞過於敏感喧染,刪刪改改最後還得把所有篇幅翻譯成越南文,繼而上達中央進行終審。幾經波折才取得出版許可,無奈這許可證必需每月續領,審查其實永無止盡。

聽總編分享,WORD經歷過被政府要求刪文、收書,還有兩次險些關門大吉。本來在這個新聞自由指數全球接近包尾的地方,這些都不足為奇,但聽他把出版經歷娓娓道來之際,似乎世事都是事在人為。

十年前,越南開放報章雜誌的出版許可,英文刊物相繼出現。WORD的前身Saigon’s Inside Out 和Asialife HCMC亦分別在2005和2006年發行,可惜西方的編綵手法和思維不符國情,幾個月後即被勒令停刊。痛定思痛,捲土重來,WORD學會如履薄冰,在編綵自主和官方審查之間不斷找尋縫隙,而且越鑽越深。

三年前,WORD曾深入鄉村,找來愛滋病患者和家屬,想要了解感染緣由和傳染趨勢。它亦嘗試探討同性戀議題,找來學者、市民去分析現象和訪問看法。可惜,越南的審批官員一句「題材敏感、手法喧染」,稿件即不見天日。

時至今日,屢敗屢試,一度被視為禁忌的題目,如同性戀、愛滋病等,隨著越南步向改革開放都逐步放寬。可以探討狀況,但不可批評政府是否包容不夠、教育不足。水源污染問題可以究其影響,但不可說政府執法不當、監管不足。退一步,留一點白,讓大眾得到最起碼的知情權;知進退,委婉一點,讓想說的話有可以說出來的渠道。我相信,這是越南爭取新聞自由的一個過程。

當權的不許你諷刺時弊、嬉笑怒罵,你可以抱持中立、言簡意賅;執政的不容你煽動挑釁、激發矛盾,你可以語帶平和、笑看風雲。在一個獨權國家,尚且有人排除萬難發放資訊。今日香港,有這股傻勁、懂這門藝術,選擇擇善固執的人又有幾個?

近幾年,香港媒體就像開倒車一樣,淪落至自我審查的境地,連縫隙也不敢找、不去鑽。有關七一遊行的報導隨年遞減,媒體甚至諷刺地堆砌出「港人大媽」熱烈慶賀香港回歸祖國的新聞,宣傳維穩。對!我也希望社會和諧,但社會和諧不等於要指鹿為馬、黑白不分;社會和諧更不應靠自欺欺人、愚弄市民來換取。

在香港,你可以說鑽縫隙是妥協,是新聞自由的倒退。可是,更不幸地,香港媒體連退而求其次的妥協亦不屑一顧,只懂斬腳趾避沙蟲,把界線劃得清清楚楚,利利落落。畢竟,鑽縫隙需要智慧、勇氣和一副掙扎求存的傲骨。

在這個人人自危的非常時期,香港媒體紛紛成了貪生怕死之徒;反之敢言敢諫、事事直斥其非的傳媒人,逐一化成烈士,轟轟烈烈。我明白,有風骨、有志氣的傳媒人不望委曲求存,但在扭曲的社會就理應用非常手段,正所謂能屈能伸。在開宗明義、一針見血和含糊其詞、混淆視聽之間,找出一條縫隙、一扇窗口,讓眼睛雪亮的人深思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