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林鄭的理財新哲學是什麽?

林鄭的理財新哲學是什麽?

繼金管局前總裁、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日前批評過去十年政府守財奴政策,倡議增加政府開支、減稅和作出赤字預算後,特首林鄭月娥隨即跳出來接力,認同公共開支可以「大膽些」。兩人一唱一和,明顯點出了新一屆政府的「理財新哲學」。

公共開支主要包括教育、醫療、社福、公務員薪津、房屋、基建等項目。假若政府打算增加公共開支,主要會在哪些範疇上?林鄭認爲應增加投資性開支,以提高香港未來的經濟增長。教育是人才的投資,新增的36億經常性教育開支算是體現了這一點。至於醫療及社福等經常性開支,對林鄭來説不是投資,而是財政負擔,這在她當政務司司長時削減醫管局開支和否決全民退保上可見一斑。房屋方面,林鄭在競選時説過要減少興建公屋,改爲推動市民置業,這表示政府不打算花錢為市民提供保障性房屋。餘下有機會大幅增加的投資性項目,看來就只會是基建了。

林鄭這種理財思維,好像把政府看作一間商業機構,把自己看作CEO(她自詡為未來五年帶領香港再創輝煌的第一負責人),主要目標是要提高香港的GDP。這種想法非常不恰當,因爲政府作爲公共服務提供者和社會資源分配者,最重要是照顧社會各階層的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而非只著眼經濟發展。香港已經是一個經濟成熟、高度發展的城市,目前社會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資源不夠多,而是怎樣分配。公營房屋、退休保障、醫療服務等供應短缺應該是林鄭政府最迫切解決的問題,而非GDP增加多一兩個百分點。

特區政府近年頻頻錄得巨額財政盈餘,其中原因為樓價飆升令賣地收入激增,單是16-17年度賣地收入高達117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高地價的惡果最後都要由市民來承擔,樓價租金不斷上升之下被迫節衣縮食、越住越細。故此,政府從賣地所得的龐大收益,好應該用來幫助市民解決居住問題,而非無止境花在基建投資上,最後受惠的只會是大發展商和建築商,而非普羅百姓。

我們不是盲目反對投資基礎建設,但香港回歸以來在這方面的投放已經夠多,一窩蜂上馬的大型工程推高了建築材料和工資,導致項目嚴重超支和延誤。再者,投資不一定賺,失敗的投資會血本無歸,就好像號稱十大基建之一的啓德郵輪碼頭,啓用四年以來,使用量一直偏低,碼頭商業區長期「拍烏蠅」。已通車十年的深圳灣口岸和港深西部通道,汽車流量只有當初預期的兩成。高鐵超支200億兼且延誤三年,港珠澳大橋超支過百億兼且爆出多項工程問題。種種證據顯示,政府爲了讓各大型跨境基建順利獲撥款,不是高估了效益,就是低估了成本。不管是有心或無意,這種差劣表現換轉在商業機構,其負責人早已被炒魷魚!

如果林鄭的理財新哲學是要進一步加大基建投資,必然會繼續推高地價和建築成本,令樓價高企不下。與此同時,政府減少公屋供應將迫使市民投入私人房屋市場,爲了供樓而降低生活質素之餘,還要承受樓市泡沫爆破的風險。林鄭要記住,香港的財政儲備是幾代香港人辛苦累積而來,是屬於大家的,不是政府的私人金庫,更不是林鄭的投資基金。我們不反對增加公共開支,但必須要直接惠及市民大衆,尤其是要照顧社會最基層人士的需要,縮窄貧富懸殊,締造公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