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邀功卸膊補鑊,林鄭極速做到了

邀功卸膊補鑊,林鄭極速做到了

「假如昨日遊行只得小貓三四,林鄭月娥會隔了一天,才急急腳走出來補鑊嗎?不過她一副大義凜然說自己「有責任站出來回應」的姿態,証明她演技又進步了。」

其中一位昨天上街的鄉事朋友,看了傍晚林鄭月娥回應後如是說。

印象中,傳統新界人不是為自身利益而肯「站出來」參與遊行的,十隻手指數得哂。但昨日竟然有幾位鄉事的朋友,願意在烈日當空下與我一起上街,實在詫異。

由 2003 年開始,每年的七一遊行、反國教及佔領行動等大型群眾運動,本人都在場。昨天我在灣仔等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才起行,真係好耐、好耐未試過。步出灣仔地鐵站時,四周的人都是一臉嚴肅,大家「你眼望我眼」,朝著同一方向走,彼此心神領會,知道目的是甚麼,這種「最熟悉的陌生人」的默契,重現了2003年群情洶湧前往維園時的畫面,感覺似曾相識。

老實說,我參與遊行,並不代表每次都認同主辦單位所有立場及觀點。印象最深刻的,是見到差不多每次上街萬人空巷卻和平的場面,感到香港人的公民質素之高,覺得這地方還有希望。

只懂門面,未獲建制信任

可惜,就算香港人如何高質,此刻我們也是擁有一個只懂得玩閃避球的特首。林鄭月娥上台後擺出一副大和解姿態,對待鄉紳們亦一改她任發展局局長時的戰鬥格;發叔喪禮她「俾足面」,由致詞至扶靈做到足,表面上沒甚麼挑剔。但不知為何,不少新界人,甚至香港人,對她還是不能認同,就連作為建制中人,都對她少了一份信任。

昨天上街人數遠超預期,訴求單一,香港人想表達甚麼,林鄭心裡清楚。建制中人都明白,這次很大機會是北京「order」,但如何處理、怎樣善後,香港政府總有角色吧?政府今次全程推袁國強出來擋箭,作為第一把手的林鄭去左邊?原來不表態、扮睇唔到就係修補社會撕裂,當作大和解的對策?

前幾任特首面對大事件、強大民意或反對聲音,最低限度會即日回應(是否得體,市民接受與否是另一回事)。但遊行完結當晚,除了政府發聲明外,作為政府第一把手的林鄭,有無公開回應事件?就在大家百般期待時,她的面書竟上載了集思會(定係大食會?)的照片,詳盡介紹「食晏嗰陣我特别喺我成日幫襯嘅舖頭買咗燒味、齋鹵味、豬仔飽等,加上公館同事同埋禮賓府同事合力泡製嘅各式甜品,等大家腦震盪嘅同時,亦大飽口福。」過萬人烈日下表達不滿,一眾高官卻在山頂嘆燒鵝齋鹵味!這分明是火上加油,林鄭的支持者在網上看見該輯照片,情何以堪?

有同行的朋友說,很喜歡吃燒腩仔。但她昨晚拖著疲累身驅回家,望見照片中碟燒腩仔時,不但毫無食慾,反而火都黎埋,臨訓前她發了個 whatsapp 給我:「呢張相究竟乜野意思?從未見過一碟如此挑機的燒腩仔。」

卸膊邀功,怎配擔當領袖

年輕人是香港的希望,縱然違法,他們亦已付出代價,正在獄中服刑。同行鄉紳是新界原居民,他們都支持年輕人該有表達意見的權利,認為香港需要不同的聲音,不應該一言堂,亦坦言對這次判決感到痛心。不過最令他們不滿的,就是林鄭月娥那種事不關己的態度,任由事件發酵。此舉亦間接造就部分「衝出黎柒」的建制政客自由發揮,發表謬論,激發起市民更大的反感。套用石永泰一句「出得黎行,預左要還」,相信到選舉時,他們隨時要付上被市民用選票 DQ 的代價。

一個稱職的特首,不但要有承擔,還要懂得在適當時候吃「四方飯」,除了與團隊及公務員合作良好外,如何與政黨、政界人物建立良性互動,如何在關鍵時刻與政治盟友達成一致的 Line to take,十分重要。不過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其個人性格、處事作風,再加上沒有民選洗禮(特首選舉不算)的歷練,造就了今天「表面好打得,有功搶住領,遇事即卸膊」的林鄭月娥。至於如何做一個稱職的領袖,如何幫香港人「頂住」與阿爺周旋?她明顯未夠班。

執筆至此,心想假如當日若是薯片、葉劉、胡官其中一人上台,今天的香港又會變成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