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求仁得仁

求仁得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求仁得仁」這四個字演變出了「出得嚟行,預咗要還」的粗俗意義。於是大律師也好,前輩作家也好,都因此犯上眾憎,惹來一片非議。到底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等三人,加上「新界東北十三子」以及近年一切因政治問題而繫獄的青年,能不能以「求仁得仁」這句老話去形容呢?如果不能,這是為什麼?如果可以,他們又是在那一層的意義上「求仁得仁」呢?何妨回到《論語》原文,看看聖人自己當年是怎麼說的: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若是翻譯成大白話,這段話的意思大概就是:

冉有說:「我們老師會不會幫助衛君呢?」子貢說:「好,我去問問他老人家」。於是進到孔子房內,子貢就問了:「伯夷和叔齊算是何等人物?」孔子答道:「那可是古代的賢人呀」。子貢又問:「那他們對於自己的遭遇可有抱怨?」孔子再答:「他們求的是仁,既然已經得到了仁,又還有什麼可怨的呢?」然後子貢出來,就告訴他的同學:「老師是不會扶助衛君的」。

要讀懂這段有名的對答,我們首先要瞭解一下時代背景。按冉有所說的「衛君」,指的就是當時衛國的國主衛出公輒。他的父親蒯聵本來是要繼承衛國的世子,卻弒母未遂,負罪出逃,投奔到了衛國的死敵晉國,於是就輪到他的兒子輒登位。後來晉國支持蒯聵回來奪位,由此便上演了一齣擾攘多年的父子之爭。這段歷史不只涉及到後來子路的犧牲,更是從《春秋》三傳一直到宋明儒都不斷反覆傳述和討論的課題,可說是關心中國社會政治思想者不可不碰的經典案例。但我們可以先放下這些不管,看看它在《論語·述而》這一章裏的作用。

話說當時周遊列國,到哪兒都不受重用的孔子正好就在衛國,所以他的學生冉有和子貢都很想瞭解自己的老師要不要趁着這個機會,協助衛出公對付他的爸爸,好在政治上一展宏圖,飛黃騰達。當時還在孔子身邊的弟子,大概都有類似的疑問。所以在《論語·子路》裏面,我們又可以看到這一段更常被人引誦的對答: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論語》之所以叫人屢讀不厭,其中一個原因是它總能用最精簡樸素的語言,生動鮮明地刻寫出不同人物的性格情態。你看一向爽直的子路,一上來就問他老師「機會來了,衛君輒正等着夫子去幫他,您打算怎麼做呢」?不料聖人竟答「必也正名」。子路馬上就很沒大沒小,幾乎是氣急敗壞地回了一句「有這必要嗎?老師你真是太迂了」。光從這一問一答,我們就能猜到聖人和子路這對師生的關係應該十分親密,日常相處絕不古板嚴肅。對着如此直腸直肚的子路,聖人在後面也非常正面地接着說了一番關於「名正言順」的大道理。那番道理,若照王陽明在《傳習錄》卷上第四十三節的衍申,是要衛出公退位向父親道歉,而蒯聵又感動得願意讓國當個不管事的太上皇的話,恐怕任誰都曉得不可能實現。聖人當然也不會不清楚,逢此亂世,這種理想簡直不切實際。所以他等於是在告訴子路,我是不會去幫衛出公的了。

相比之下,精明的子貢就不會這麼開門見山地問「夫子為衛君乎?」了,更不可能像子路那樣,興奮得摩拳擦掌,乾脆跳一步問老師預備如何協助衛君。他拐個彎,忽然提起了伯夷和叔齊,看似風馬牛不及,其實是要從側面觀察老師的反應。

因為伯夷和叔齊這對兄弟後來雖以不食周粟,饑隱首陽山著稱。但他倆之所以「淪落」至此,一開始卻是為了兄弟相讓,誰都不想繼父位稱君。話說商末,孤竹國君要他的兒子叔齊做繼承人,但他卻在父親逝後堅持把位子讓給哥哥伯夷。而伯夷呢,也一樣堅持不就。這兩人,做弟弟的認為君位該傳長子,做哥哥的則主張父命不可違,相持不下。後來伯夷索性逃跑,沒多久,叔齊也跟隨大哥而遁,後世傳為佳話。

子貢舉出這個例子,一來是因為這對兄弟面對君位的態度,就和衛出公輒和蒯聵的父子之爭相似,同樣關乎人倫和社稷的衝突。但更要緊的,是伯夷和叔齊雖有相讓賢德,世人無不稱美,但卻落得個權位盡失,要在首陽山上吃野草的下場,對我輩俗人來說可謂十分淒慘。難道他的老師也打算效法他們,為了那迂得不行的名份正統的道理,甘願放棄自己向來懷抱的為政大願,終於無所作為?所以他才會在聖人誇讚伯夷叔齊是「古之賢人」後,立刻補問一句「怨乎?」聖人的態度非常堅定:「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為了成己達人,為了天下人得以安立的大道,就算在凡世間不得志,就算體膚受苦,這也沒有絲毫可怨。

正是「我欲仁,斯仁至矣」。一個人想要修仁守仁,不靠任何外在力量,也不管最後的命運如何,根本在他下定決心走上這條大道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得仁」了。是故在聖人和子貢這番對答之後,《論語·述而》緊接的下一句話便是「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像伯夷叔齊那樣,退居荒山,以疏食白水渡日,看似艱苦,實則樂在其中。為什麼,因為「求仁而得仁」。相反地,背離正道,「不義而富且貴」,於聖人而言只不過是浮雲罷了。

所以今日城中權貴好談中國文化,要年輕人多多認識傳統國粹之精深博大,我是舉雙腳贊成的。而且我建議他們就從自己開始做起,好好讀一下《論語》,認識認識「不義而富且貴」與「求仁得仁」的區別。

原文刊在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