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姚松炎敗陣未嘗不是好事

姚松炎敗陣未嘗不是好事

立法會3.11補選九龍西「姚舜禪讓」,令筆者既感失望亦覺遺憾。

筆者早於2017年12月22日在個人Facebook 已經指出,立會3.11補選民主派候選人不能自恃2016年坐擁16萬票以為必勝,筆者同時並指出,必須要扣除黃毓民和游蕙禎合共的4萬多票,因為相信黃的選民只會跟從他投票,而游的選民較有獨立思考傾向,當時筆者在Facebook上已經警告民主派候選人,相信只會獲得約10萬票。

及至2018年1月初,民主動力所舉辦的九西初選論壇上,筆者在當時蘋果日報Facebook直播上多番留言,指出姚至少要取得11萬票才能獲勝,更指出姚不可能靠自己一個人的能力而取得11萬票,因此呼籲大家必須要團結。

可惜事與願違,在當時蘋果日報Facebook直播中的留言者,一面倒傾斜吹捧姚,也同時一面倒肆意攻擊及揶揄馮,包括嘉賓主持;而在姚的發言中,表示民協在近幾年的得票率都每況愈下,因此認為民協的一套已經過時「唔得」;又向馮送上波鞋,喻意掛靴,即是叫馮「收皮」。

筆者當時再三在Facebook直播上留言,指出民協即使爛船都有三斤釘,你姚對同路人的說話如此決絕,甚至拆人家招牌,其實人家盤踞九西數十年的民生票,你姚自己放棄的話,自然會被善戰地區組織的建制派冷手執個熱煎堆,還會變成此消彼長的後果。

且看選舉後的投票數字及其分布情況以印證一下:

舜得票107,479(49.9%),姚得票105,060(48.8%),姚就以2,419票之差禪位予舜。相比2016年立法會大選,舜得票較兩位建制派阿姐(梁美芬及蔣麗芸)加起來多拿約5千票,增幅只是5%;姚就下跌了約5萬5千票,跌幅約35%。至於3個分區方面油尖旺、深水埗及九龍城,舜拿到不同程度的增幅,分別1.5%、9%及3.6%,值得注意深水埗區增長了3千多票;姚就分別下跌了33%、35%及34%。

由於姚3個分區下跌幅度近乎一致,筆者相信共同影響的因素就如上述對毓民及游的假設,而他們合共拿得超過4萬票,約佔25%。事實上,筆者發現將2016年大選的每個票站投票給民主派的總票數,扣減毓民及游票數之後,餘數跟3.11補選姚在該票站所得票數相當接近。

然而,筆者同時發現另一個極大可能令姚進一步失票的源頭,就是相比2016年大選數字,凡民協有現屆或上屆區議員當區的票站,在扣減了毓民及游的票數之後,並非如其他區一樣相當接近姚所得票數,而是再有10至40%人數放棄投票。

例如譚國僑所屬大坑東南山大坑西,2016年民主派獲3288票,扣減400票(毓民及游),餘2,888票,較3.11姚所得1627票,損失了1261票(38%);即使扣減舜在該區內較2016年多拿的386票,仍然有875票放棄了投票。儘管如此,油尖旺及深水埗兩區姚與舜都是叮噹馬頭打成平手,姚真正被拋離在九龍城區,得票率47.7對51.1。

姚在3.11補選中最令筆者感到意外的,就是選舉過程中,完全沒有同仇敵愾、團結泛民的氣勢,雖然他在論壇上大聲疾呼自己是甚麼最大公約數,卻講一套做一套,全程沒有見過他跟泛民各大小黨派一起並肩作戰,宣傳品就只有姚個人,仿佛姚就像一位獨立參選人一樣,而筆者碰巧只有一次機會在九成不是香港人的旺角區見過姚單車隊播著可能是朱凱廸的錄音聲帶巡遊。

縱觀姚從九西初選論壇開始,以一副命運挑選了我打救萬民蒼生之勢空降九西,藉著打擊馮檢基(當然馮確有不少缺失)以為就可以標榜自己有別於傳統泛民黨派,以為可以爭取到毓民及游蕙禎甚至社民連的選票,以為可以乘機掘起豎立自決旗幟跟傳統泛民分別開來。

結果令自己「兩頭唔到岸」,姚又看不起傳統黨派,但毓民支持者嫌你未夠班,游支持者又嫌你無獨立思考,最後見情勢不對勁就推出月捐8萬收買年青一派,說穿了,就是為了想豎起屬於自己的旗幟,證明自己有能力自立門戶而縛起自己雙手,無端斷送了一個原本屬於民主派的立法會關鍵議席。

香港當前形勢,民主政制發展岌岌可危,泛民碎片化只會被逐一擊破或者魚人得利,立會3.11補選結果就正好是一個例子,今次可謂付出了慘痛代價,值得大家深思,到底派別路線之爭所為何事?為自己奪取更大權力影響力?還是大敵當前,先放下歧見,以免被人乘虛而入呢?儘管如此,或許,這也就是民主的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