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T-Mac是心頭上的傷疤

T-Mac是心頭上的傷疤

NBA有三十支球隊,每隊都有不同的故事和歷史,也因地域和市場而大小不一,所以很難比較。對香港球迷來說,除了傳統豪門如湖人、紐約人和塞爾特人,以及九十年代最光輝的公牛隊,近年勇士和騎士亦已躍升為球迷至愛,尤其是勇士隊,在Stephen Curry帶領下,近三季兩贏總冠軍,其劃時代打法更令球迷着魔。十幾年前,也有一支年輕球隊,在幾年間火速成為球迷至愛,可惜天意弄人,最後在總決賽鎩羽而歸,但時日飛逝又如何,一提起奧蘭多魔術隊(Orlando Magic),今日仍是不少球迷的至愛。

忽然重提魔術,當然是因為Tracy McGrady進入魔術名人堂。作為魔術代表人物之一,他在2000至2004年效力期間,幾乎是以一人之力帶起全隊。T-Mac本身是被傷患打擊而表現走下坡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的「隊友運」更差,當年與Grant Hill雙劍合壁,本來被視為後MJ時代的最強組合,誰知Grant Hill因傷而不斷缺陣,本有機會來投的Tim Duncan也在最後關頭勒馬,結果魔術就是靠T-Mac一個人撐起;就如同是穿上1號球衣的前輩Penny Hardaway。

縱使之後在火箭時有個35秒狂入13分的神跡,隻手打爆馬刺,可是對T-Mac球迷來說,最巔峰仍是對03年對活塞的季後賽。當年活塞剛開始成為東岸霸權,自這季開始,連續六季都打入東岸決賽,情形就如八十年代的公牛對塞爾特人,不同是活塞是支防守更強的球隊,只能以第八名躋身季後賽的魔術,橫看豎看也不似能扳倒巨人。

結果在這個系列賽平均攻入31.7分的T-Mac,以強勁的得分力贏得所有籃球迷的回憶一角。第一場,43分,魔術作客先下一城;第二場,46分,活塞靠守死其他人扳平;第三場,T-Mac只入29分,第四場,27分,但最重要是魔術贏得主場這兩仗,場數領先至3:1。來到第五場,活塞再無退路,終於打出銅牆鐵壁的威力,就算未能完全堵塞T-Mac,但籃下有Ben Wallace一夫當關,基本上讓T-Mac也無計可施。這場關鍵的Game 5,Big Ben拿下21個籃板,並有3個封阻及4次偷波,但最重要的並非Big Ben。

我記得那季季後賽,不少朋友都為瘋狂追捧魔術,就是因為T-Mac的得分爆發力非常誇張。若單計巔峰時期的得分能力,T-Mac絕對可入Top 5。同期有不少得分好手,如大家最熟悉的Allen Iverson、Kobe Bryant和Vince Carter等,加上Shaq仍在頂峰,要贏得分王一點不易,可是T-Mac就是在魔術期間連贏兩屆。比起Kobe,T-Mac的得分方式較簡單,早期單是快絕的第一步,就可輕鬆壓過任何防守,之後在補位來到前,以長臂或是簡單入樽,或是二段上籃,後手換手怪手,總之就是有方法取得兩分。同是高中加入NBA,T-Mac的確不如Kobe般勤力,在傷患奪走爆發力後,T-Mac的得分能力大減,沒有太多背籃單打的技術,其旱地拔蔥式跳投也不算穩定。在某些地方,T-Mac其實有點似Dominique Wilkins,有能力輕鬆取得40、50分,但整體的領導能力不算太高,是《三國》中的許褚或張飛般的人物,令人聞風喪膽,但一定要有好戰友在身旁。

回到魔術對活塞未完的季後賽之戰。雖然該季活塞是東岸一哥,但整支球隊非常年輕,就連教練Rick Carlisle也是;反觀魔術雖然除T-Mac外無大將(Drew Gooden、Gordan Gricek和Jacque Vaughn等皆是主力,還有已跑不起的Shawn Kemp),但1號仔已是保證,藉超強得分力,他矢意洗刷之前三季都「一輪遊」的污名,在打完四場後,就大聲疾呼:「打入次圈的感覺真好!」

大約只有Michael Jordan可以「大言不慚」,其他球星在未贏波前就「寸寸貢」的,多數沒有好下場。在絕境下,Rick Carlisle決定在板凳找來新人Tayshaun Prince,希望這個看似弱不禁風的新人,至少能稍稍阻止T-Mac在百萬人中取敵首級。在前四場,T-Mac的命中率平均達51%,基本上是無人能阻。

在魔術勝出的3場比賽,T.Prince合共只上陣11分鐘,至今我也不明白,為何Coach Carlisle會突然祭出奇招,結果「王子」的一雙長臂,成了齊天大聖逃不出的如來佛掌心,其+/-值達到+27,讓T-Mac千辛萬苦才攻入19分。最後活塞主場狂勝98:67,氣勢頓時逆轉,之後作客再下一城,決定勝負的第七戰,活塞在主場贏108:93,T-Mac仍有21分,但命中率只得29.2%,反觀「王子」既攻且守,不但守死T-Mac,也有20分之高。在奧本山官殿,「王子」作為第一道屏障,加上四位隨時補位的隊友,終於成功封鎖T-Mac。

我記得那魔術出局的那一晚,我和老友如常去打街波,平日口沬橫飛的他,平日打法如同T-Mac的他,仍是穿上那條星星褲,可是整晚不發一言,由領先3:1的意氣風發,到被逆轉出局的愁雲慘霧,就是青春的印記。如果,那一季NBA沒有改制,季後賽首圈還是五場三勝,T-Mac早就打破首圈必輸的宿命,也未必有活塞之後的風光。如果魔術運氣好一點,Shaq沒有離開,Penny沒有傷,Grant Hill健健康康,TD真的來投,這支1989年才加入聯盟的球隊,會比鄰居熱火更早贏得冠軍。兩次在總決賽與冠軍擦身而過,的確悲情,球衣上的星星暗花,似已預告命運如長空中一閃即逝的流星,但無阻香港球迷的熱愛。

今早看到T-Mac進入魔術名人堂,球隊重播他的精華片段,比起另一位魔術1號仔Penny,其實打法大不相同,因為位置有別,也因為大家對球賽的理解不同;Penny更懂帶領隊友,而T-Mac的做法是盡力攻入最多分。在今日的大勢下,籃球更多計算,包括三分比兩分更好,入楔博and-1又比背籃有效率,像T-Mac這種勇往直前的打法,已是不合時宜,但看上去依舊熱血沸騰。那種隨心所欲的入樽和跳射,非常不合常理,卻是當時最有效的得分利器,也是我們的集體回憶。

為T-Mac惋惜,也是為自己的青春惋惜。我那個喜愛魔術的朋友,過幾年後因為生活迫人,未能升讀大學,提早出來工作,只好放棄籃球,見證不了Dwight Howard領球隊再上高峰,除了發福的身型,就只有臂上的荊棘十足T-Mac,當然是退役講波那種。當Vince Carter仍在球場奮戰,未夠四十的他同樣令人惋惜,有時碰頭仍會想起當年如何並肩作戰,像是傳說中的Grant Hill和T-Mac;拿住啤酒,講起沙場舊事,可以笑足一晚而不厭,老友就是如此。

我的衣櫃中,有件前年買的復刻魔術外套,是黑藍直間,上面有大大的Magic字樣,至今不捨得穿上;每次拿起,我都想起魔術和少年往事。由Penny到T-Mac,既是老天對魔術迷最大的玩笑,也如見證青春年少時,與美好事物擦身而過的遺憾。回想穿上星星褲盡情打波的日子,當年我們都像T-Mac,不知天高地厚,不甘屈人之下,滿以為天空海闊,豈料始終衝不破高牆;就算最後一季加入馬刺,眼看總冠軍在望,就差了5.2秒,最後也擦身而過,想是眾多無冠球星中,最接近的一位。就如我們的人生,跌蕩過後回望,有誰能真真正正對得起年少時的豪情壯語?有誰沒有扼腕而歎的遺憾?

魔術有太多令人低迴的故事,有太多令人傷心的球星,開局興奮而以悲劇告終,如同青春時受挫後掉下的眼淚,也是在成人世界闖蕩多年後心頭上多添的傷疤;多久以後仍會隱隱作痛。

「年少多好 朋友多好
一番爭執不會有被告 遊戲競爭不會記入腦
年歲增長 無法修補
青春的詩總會老 時間多恐怖……

只可惜生命是必須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