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朱江瑋:「殺街」以外——街頭自由文化的保護

朱江瑋:「殺街」以外——街頭自由文化的保護

今年5月25日,油尖旺區議會通過「殺街」的動議,幾個月後,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俗稱「菜街」)將會變成歷史。無論現今社會上對這條街的評價如何負面,不能否認的是,它確確實實地,在香港街頭文化的歷史裡,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

很多時候,人往往到失去了才明白珍惜的重要,「菜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曾經,「菜街」代表香港獨特的街頭文化,每個人都能在這裡享受自由的空氣,只要拿起一張枱、一個結他或者一部相機,就可以在「菜街」的一角,向途人展現自己所感醉心的技藝。有些發燒友純粹為了興趣,也有途經此處的街頭藝人想籌措路費,而年長的則希望重現昔日的平民大笪地,尋找知音也借機搵兩餐。可惜,自由的氣息逐漸被貪婪的慾望所侵佔,眼中只有自己忘了別人,街頭裡只剩下競爭和猜忌,本來的互相禮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職業霸位,檔口越霸越巨聲音越唱越大,結果迎來更粗暴霸道的外來文化,令「菜街」成為香港負評的標籤;走到今日「殺街」這一步,叫人黯然神傷,但也是共業。撫心自問,為了保護自由的街頭文化,我們曾經努力過嗎?就如我們土生土長的香港,很多人會說 the city is dying,但在離開之前,我們能否再盡力保護?

談到「菜街」,大多會想到「大媽」和噪音,但除了這些,「菜街」也培育了很多出色的本土歌手,而「菜街」作為香港地標之一,當中不少攝影檔口為眾多年青年長的朋友,留下最美好的一刻倩影,也記下了曾經珍惜的情誼;還有那些速畫的檔口,臥虎藏龍,用筆觸為你留住最想要的記憶。在「殺街」的爭議裡,好像只有「殺街」和發牌之間的選擇,但其實還有一個被人忽略的選項:自律和合作。在「菜街」過去十八年的實驗裡,自律和合作好像已被判死刑,但仍然有人希望盡最後努力,力挽狂瀾;就正如今天的香港,不管前景多麼悲觀,有些人仍未放棄。

「菜街」行人專用區的前世今生

2000年
運輸署諮詢油尖旺區議會後,自2000年8月起分階段實施旺角行人專用區計劃,以紓緩該處的空氣污染及改善人車爭路的情況;同年12月起被劃為時限行人專用區,西洋菜南街成為旺角一個重要的遊人熱點。

2000年-2010年
「菜街」成為不少政團和民間團體的宣傳基地,不時在該處舉行街頭座談會,成為香港言論自由的其中一個象徵。

2008年
2008年12月13日下午,一個載有腐蝕性液體的膠樽,從旺角西洋菜街高處墜下,造成46人受傷送院。

2012年
由於噪音和阻街問題,運輸署於2012年7月3日建議將旺角行人專用區時段縮減一小時;

2013年
針對「菜街」的噪音和阻街問題,民政事務處於2013年9月至10月以問卷諮詢「菜街」周邊商戶、住戶及業主立案法團等,共接獲120份回覆,並委託香港樹仁大學在行人專用區街頭訪問了600名途人。同年11月21日,油尖旺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表決以24票支持、1票棄權,無人反對下大比數通過縮減旺角行人專用區開放時間的動議,由當時每週7日縮減至週六、日及公眾假期,措施於翌年1月20日起實施。

2017年
噪音擾民嚴重,其中化妝品店Laneige在2017年10月於店外架起隔音屏,惟遭有關當局要求拆除,事件引起社會反感。

2018年
2018年5月24日,油尖旺區議會討論由經民聯議員提出的取消旺角行人專用區動議,結果以15票贊成、1票反對、1票棄權,正式通過「殺街」。運輸署將收集區內人流及車流量,研究擴闊道路的可行性,預計約四個月後,再向區議會匯報執行細節和推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