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票繪港大地圖

香港大學校方現正對千禧校園設計進行諮詢,而其實同學喜歡怎樣的一個校園?她/他們最喜歡校園的那一部分?文晶瑩的公共藝術創作或許可提供部分答案。
她的展覽「票繪港大地圖」現正在香港大學研究生堂展出。展覽包括平面、立體和網頁作品。平面和立體地圖是根據一項問卷調查製作,問卷的題目是我最喜愛的香港大學公共空間, 問卷在一通識課上派發,同學來自不同的學系,每位同學可選擇一個地方。最後回收了78份問卷,佔大半班同學。有關結果製成地圖,例如有15位同學喜歡開心公園,
圖內便有15個開心公園, 如此類推,沒有人選擇的地方會自動消失。新的地圖多了許多空間和遊玩的地方, 亦不缺課室、圖書館和食堂。
立體地圖方面,同學投的每一張票可以令該地升高一層, 開心公園雖然是平地卻是最高的地方, 因為它得到15票。這張地圖看來是鳥瞰圖、又似建築物和統計用的棒型圖。觀眾還可以在地圖上看到大家喜歡該處的原因,原因概括來說,約三成半的人是因為空間大,令人感到舒服和放鬆;二成三的人是因為該建築物外型美觀、有歷史感和象徵意義; 一成的人喜歡熱鬧,有歸屬感,
半成人是因為該地方的功能。文晶瑩根據這些原因來重繪地圖。
為了使其他人都可以投票, 繼續票繪港大地圖,文晶瑩設計了一個網上版(http://www.cyman.net/hku/main.htm), 觀眾可登入網址投票,共同建設網上版的港大地圖或自己設計一個。
地圖看來是一些客觀的工具, 我們都傾向相信地圖為我們指示方向。但其實地圖不一定是客觀的, 不同的國家可能在劃界上有分別, 地名亦可以不一樣。建築物的大小可以因重要性不同而和原本的大小不同。地圖有時顯示了文化、歷史、權力和國與國之間的角力。重塑地圖是一個公眾和個人權力的行使和肯定, 它可以是想像的, 顯示個人喜好和集體的文化記憶,亦正如地圖一樣,能指示(公眾的好惡)方向和(建築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Details: http://www.cyman.net/designhku_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