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楊雪盈:束縛與開放 鐵籠與欄杆

【文化論政】楊雪盈:束縛與開放 鐵籠與欄杆

政府近日在紅磡理工大學連接紅磡站行人天橋,以及港島區多條行人天橋,以鐵網圍封,事前未有諮詢區議會。鐵網實際用途成疑,亦有礙觀瞻,甚至構成消防隱患。政府以理據不清,為防擲物的所謂「保安」原因,將過去十多年公眾對天橋美學的要求,以及自設的審批制度一筆抹殺。

興建及設計行人天橋時,需考慮天橋的外觀及美學,在香港政府的決策機制中有悠久歷史。銅鑼灣以外形特別而為人所知的天橋,就數1960年代建成的怡和街行人天橋(又稱m形橋或眼鏡橋)。據說當時空間開揚,政府在設計天橋時也能採用大膽玩味的設計,才催生了一批外型特別的建築物。踏入1980年代,城市變得更系統化,政府部門或私營機構在公用道路上方興建天橋,均需把擬建構築物的設計方案提交「橋樑及有關建築物外觀諮詢委員會」審批。該委員會設立於1984年,成員包括政府人員和香港建築師學會和香港工程師學會兩個專業團體的代表。委員會會審批設計,並可提出修改建議包括園景建築、種植花木、結構形態、定線及裝飾,並建議路政署署長是否接納。

2000年代初,路政署針對行人天橋被批評總是千篇一律、欠缺特色,在2001年著手檢討新建道路構築物的外觀設計標準,並在2003年完成檢討,新指引建議美化照明設施和增設花槽,並採用與四周環境協調的橋面及橋身裝飾。除了上述委員會外,政府興建行人天橋因涉及工務工程,亦需諮詢區議會及立法會。可惜在灣仔區議會,就曾有開放天橋設計的公開企劃,被政府拒諸門外的例子,到最後該位於演藝學院外的天橋,設計上並沒有得到公眾的認同,沒有提升到社區參與,沒有為城市的美落下一筆,卻在今天被裝上了鐵籠,提醒所有途經的市民,這是一個日復壓抑、日復束縛的鐵腕城市。政府全盤推翻過去20至30年的努力,以「安全」為由凌駕都市美學。

此次事件,盡顯由上而下的施政暴力,灣仔起步日前已去信政府要求交代,單單在灣仔區,已至少有八條行人天橋被圍封,分布在馬師道、分域街、菲林明道及皇后大道東等。灣仔起步要求政府部門交代決策過程、涉及的公帑,以及對消防安全和空氣質素的影響。

在這平行時空下,卻帶來了的一些驚喜。同屬灣仔區,銅鑼灣波斯富街藍色天橋下,與軒尼詩道相交的位置,在欄杆被移除後,成為了一個廣受歡迎、而不影響行車時間的「過路處」。民間自發的Facebook專頁「灣仔交通」早於8月時,已積極倡議在波斯富街與軒尼詩道(北)交界設過路處,指「欄杆移除是思考街道『可步行性』的契機」,並向眾多與灣仔相關的地區專頁積極邀請合作,壯大民間倡議的力量。

「灣仔交通」不單提出觀察結果,理解市民在欄杆消失後過路習慣的不同。更與附近三個最有關聯的過路處比對時間,得出結果是新增過路處的行人可通行時間為六十秒,時間充足。同時,亦調查了「自發」使用該路口過路的人次,以真實數據支持倡議。

倡議廣受歡迎,除了在短時間內獲得多個專頁分享,許多網民亦留言稱,路上少了欄杆,亦令路面空間更廣闊。新倡議亦令要在繁忙的軒尼詩道橫過波斯富街的市民,不需因欄杆的設置,而必須走到駱克道方能過馬路,這一改動,既有分流效果,亦不影響到行車時間,一舉兩得。而當時的灣仔起步專員麥景星及邱汶珊,旋即去信運輸署要求視察。

署方在與「灣仔起步」、「灣仔交通」視察過後,亦回覆「會審視在波斯富街與軒尼詩道路口加設行人過路處橫過波斯富街的可行性。現在我們正在安排前期研究工作包括進行人數及車數統計」,倡議有望落實。這歸功於公眾參與社區設計的結果,可見民間組織利用本身的專長及興趣,也可以做到專業而嚴肅的倡議。

筆者今日出席了一個討論會,席間有人坦言,從前認為區議員也未必會重視對社區好的倡議,必定會以方案可行性低、議員自己很忙、政府部門不認可等理由,將市民搪塞在外。但對新一屆的區議會,她卻存有較多的幻想,期望七成投票率投選出來的新一批議員,會為香港帶來「新政」,會聆聽市民,落實倡議,真真正正實踐民意代表的責任。

束縛與開放,鐵籠與欄杆。兩類存在於公共空間的設施,本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最近卻因非常的事件,而引起分別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思考和實質變化。對香港人而言,這些改變可能是共同思考自己與社區間關係的好時機。

作者為灣仔區議會主席楊雪盈

本文刊於2020年1月22日信報專欄。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