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學聯發展計劃討論文件

背景
第四十六屆周年大會(2004年2月21日及22日)及第四十七屆代表會第一次特別會議(2004年3月21日)曾就學聯路向作深入的討論,並成立了一個專
責小組,就會議結論作詳細探討,並向代表會提交可行性建議。

整體目標

在兩次代表會中,會眾大多同意檢討學聯與學生關係乃當前急務之一。從觀察其他志願團體(本文主要參考教協及院校學生會)的運作中,我們總結出
良好的組織和會員間的關係包括以下三項要點:
1. 成熟的組織必依靠會所作為平台,讓會員能有效地接觸組織資訊及其他會員;
2. 組織能建立便捷的諮詢及訊息發放渠道;
3. 組織能不斷擴闊會員基礎,為組織注入新血;
4. 會員大多期望組織因應其需要增加適切福利。

就著以上四點,學聯的發展方向可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著手。在硬件方面,我們認為現時學聯的會所較難拉近學聯與同學間的聯繫,讓學聯作進一步
的發展,更換會所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案。
在軟件方面,我們認為學聯已是一個擁有47年歷史的學生組織,實有需要鞏固和擴闊會員基礎。在鞏固會員基礎方面,我們有責任了解及緊貼現有會員的脈搏,意見調查部可以發揮這個作用,避免學聯的工作脫離群眾。在擴闊會員基礎方面,除了繼續邀請民主自治的大專院校學生會加入成為團體會員外,我們可以積極考慮成立學聯中學部,增加我們吸納會員的空間,讓學生運動注入新動力。
學聯的發展,除了在改革社會方面繼續努力外,我們亦不可忽視務實地為會員的權益及福利下工夫,學聯福利部的成立就是希望補足現時學聯的關注範圍。
本建議書將就會所、意見調查部、學聯中學部及學聯福利部及四方面作出初步分析及方向建議。

原則
本文件為方向性分析及建議,具體的實行方案乃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唯任何方案均,須符合以下原則︰
1. 任何建議均以保障學聯長遠財政狀況為大前題;
2. 建議中項目的經常性開支必須自負盈虧;
3. 建議中項目的架構須受學聯常委會或代表會的監管。

會所

現況分析:
現時學聯有兩個會所,基本資料詳列如下:

1.學聯會所 旺角道7-9號威特商業大廈9樓
2.社運資源中心 旺角彌敦道739號金輪大廈8字樓A室
購入年份1992年╱1984年
面積約1,000呎╱約500呎
購入價$2,750,000.00 ╱$375,000.00
每月管理費$0,002,165.00 ╱$000,630.00
每季差餉$0,001,425.00 ╱$000,947.00
平均維修費用*$0,014,114.00/╱$004,834.00平均維修費
用:每月管理費6.52:17.67:1
*平均維修費用以2000/2001至2003/2004(四個財政年度)的維修費用作參
考。

根據以上資料,學聯的兩個會所均已購入多時,且近年因殘舊原因而需要維修的次數及款項日益增加,學聯會所及社運資源中心的平均維修費用分別相等於6.52個月及7.67個月的管理費,對學聯財政構成負擔。
同時,現時學聯的會所主要作行政用途,並無同學活動的空間;再加上位置、樓宇環境等因素,學聯的會所根本發揮不了聯繫同學的作用。

建議:
專責小組建議學聯認真考慮購買一個新會所,一方面可以減輕學聯支付維修費用所帶用的財務負擔,另一方面亦可因應學聯的發展而擴大服務範圍。

意見調查部

現況分析:
現時學聯有7個會員學生會(港大學生會、中大學生會、理大學生會、城大學生會、浸大學生會、嶺大學生會及樹仁學生會)、1個預備會員學生會
(青衣IVE學生會)及2個友好團體(科大學生會及教院學生會),會員人數超過五萬名,組織規模可謂不少。然而,學聯缺乏任何與會員雙向溝通的有效渠道。
建議:
學聯作為香港主要的學生運動團體,應清楚掌握會員的想法及脈搏,除了可以就學聯的方向及立場提供穩固的基礎外,亦可避免學聯脫離群眾。我們建議學聯成立意見調查部,定期就著學聯方向、立場及發展向會員作全面的諮詢,為學聯可根據調查結果釐定組織方針及工作建議。

學聯中學部

現況分析:
學聯作為全港大專學生會的聯會,理論上代表大專學生,爭取權益和社會公義。然而,過去數年來,學聯的學生基礎日益薄弱。學聯所籌辦的活動不但
缺乏學生參與,學聯更被學生定性為「遊行示威」的團體。學聯與學生之間關係疏離,是學聯不能壯大、不能有效地推動與學聯宗旨相符的各類活動的主要
因素。
另一方面,從去年七一遊行有大批中學生參加,以至有民間團體舉辦以中學生為對象的具社會意識的活動、宿營,可見全港約46萬的中學生可為學運、
社運的新力量。可是,社會上缺乏團體有效地組織這股龐大的力量。

建議:
同學與學聯間關係之疏離,乃因學聯缺乏機會與廣大同學接觸。大專生的生活只有匆匆三年,學聯只能藉著每年的學生會迎新營和迎新號接觸他們,難以
令他們對學聯有認識,更遑論他們關心學聯的議題和參與學聯的活動。若學聯能在他們的中學階段已和他們建立聯繫,將有助改善學聯和普遍同學關係疏離
的問題。
學生運動不是大專生的專利,學生運動的面向不應只局限於大學校園之內或街頭上的抗爭;對於社會上一股有待組織、開發的中學生力量,學聯作為全港最具代表性的學生組織,應更主動組織、連結中學生的力量。
因此,我們建議成立「中學部」,其目的包括︰
1)
招募中學生個人會員,建立會員資料庫,與中學生們建立穩定、長久而直接的聯繫;
2) 向中學生宣傳學聯所關心的議題;
3) 組織中學生,為學聯的活動提供強大的支援。

學聯福利部

現況分析: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成立至今已有四十七年歷史。發展至今,學聯於社會事務上已確立相當影響力。學生透過非暴力直接行動如遊行、靜坐等向政府表達訴求。可是,學聯社會地位的提升亦並未拉近本組織與一般學生的距離。一般而言,學生只會從大眾傳媒中知悉本會的活動,亦由於本港傳媒的報導手法,一般學生對本會的認識並不正確,而印象亦不正面。

一個建全的組織應有不同的面向,以切合會員的需要。《會章》第一章第二條,亦清楚訂明,學聯的宗旨包括「在同學間推廣文娛學術活動,增進福利
與互相瞭解」。可是,長久以來,學聯忽視了同學對自身福利的需求,以致學聯的關注範圍日益偏狹,同學與學聯的關係日益疏離。因此,除了社會運動的
面向外,學聯亟需擴闊所關注的面向,向同學提供適切的福利,以符合學聯的宗旨。

建議:
學聯應成立「福利部」,以回應同學對福利的需求。具體言之,「福利部」的工作可包括以下三個方向︰
1.
參考了教協及院校學生會,在有限的資源下,學聯可考慮在會所內設立展銷場。學聯可按同學的需要,邀請商戶以低廉價格出售如手提電腦、影音用品、旅遊機票商品,並向商戶收取租金。
2.
學聯可在行政幹事或職員的協助下向同學提供服務,當中包括補習中介服務、提供升學資料等。
3.
設立福利品部,向中學生及大專生售賣各樣文儀用品,以及學聯品牌項目,包括各種主題T-shirts、悼念八九民運製品等。

結語
本討論文件的四項建議只是提綱挈領,期望能夠就學聯的未來發展引發思考。我們希望代表會第二次會議能就其原則及方向作出交流。至於技術及運作層面的各項措施,我們建議成立一個專責小組深入研究,並諮詢各個部門,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在代表會第三次會議上討論。

草擬人:杜偉傑

二零零四年七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