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初中中文次篇〈楊修之死〉

由元末明初發展而來的著名歷史章回小說《三國演義》(章回小說之祖《三國志通俗演義》),於羅貫中巧妙的筆下,生動活潑地寫就出來,而其中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更多年以來給節錄出了〈楊修之死〉的教學名篇。啟思中國語文初中一年級的單元二內,保留了這樣歷史悠久的節錄篇章。新學制實施以前,〈楊修之死〉是中學二年級的指定課文,如今卻提早了一年,讓學生認識三國故事。這樣的安排,大概是教學上的側重點不同吧。許多年前,夏丏尊先生在一次演講中,已經說過中國語文的選材較具彈性,因為修讀國文的著眼點在於研習文法、修辭等功夫,有別於修讀數理技術科目於學習技巧上必然有著深淺程度的遞進差別。於是,除了過深、過淺或文白體式的極端差異外,教材選讀的先後對學生學習來說,大概應沒有太大的分別。〈楊修之死〉的學習重點,己不再是楊修怎麼死、曹操怎麼忌才,而是強調羅買中先生於文中所運用的記敘寫作手法,並藉此使學生掌握記敘文的基本要素。這與近年教育改革中,公開試不再有指定課文的考核有著無法分割的關係。

學習記敘,謹記「六何法」

〈楊修之死〉運用的是倒敘法。基本上,記敘文可以簡單分為兩種,分別是順敘法和倒敘法。所謂「順敘」,即按事情的發展逐一陳述記錄下來,而「倒敘」,則把結局的部分先寫,再按事情發展逐一鋪寫。〈楊修之死〉首三段交代「雞肋事件」,先寫及楊修之死的結局,及後再在第四至九段才分別述及「闊門事件」、「一合酥事件」、「夢中殺人事件」、「吳質事件」、「鄴門事件」及「答教事件」,明顯地,這是一篇倒敘法寫成的文章。而正因為文章敍述的七個個別事件,一樁一樁似的環環相扣,但又各自可以獨立而述,因此,以全文觀之,它本身亦算得上是運用了一種叫做「散敍法」的寫法。

記敍文要謹記的是「六何法」的運用,即是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的原因(Why)、事件的經過(How)及結果(What),英文俗稱5W1H。這種「六何法」,不但用在七個個別事件當中,也適用於整篇文章裡,於是,讀這篇文章,大家可以問:

「闊門事件」的5W1H是什麼?
「一合酥事件」的5W1H是什麼?
「夢中殺人事件」的5W1H是什麼?
「吳質事件」的5W1H是什麼?
「鄴門事件」的5W1H是什麼?
「答教事件」的5W1H是什麼?
「雞肋事件」的5W1H是什麼?

記敍文裡,5W1H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對於上面的七個事件,只要同學細讀課文中的具體內容,基本上不難於解答,可是,這只是欣賞羅貫中〈楊修之死〉一節的寫法而言。再者,文章從第三段開始,轉入第四段,這中間的連接及引入不太強烈。換句話說,由「倒敍」寫出了楊修之死,轉到「順敍」以層層遞進方式,述說楊修的六件事情的交接,並沒有嚴密而順暢的過度。基本上,羅貫中只是簡單的以分段方式,及第四段開首「原來」二字,交代了這個交接。讀下去,好處是相當的清脆。

用詞適當,寫得具體

啟思中國語文初中一年級,單元一曾引述了薛平〈出口成章〉的文章,當中強調了寫作的兩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用詞要適當」和「寫得具體些」。〈楊修之死〉羅貫中敍寫曹操與楊修關係惡化的時候,其用字頗有深思。從「闊門事件」到「雞肋事件」七件事來說,曹操對楊修的憎惡態度,亦透過匠心獨運的用詞而表露出來。

闊門事件:心甚惡之
一合酥事件:心惡之
夢中殺人事件:愈惡之
吳質事件:愈惡之
鄴門事件:大怒
答教事件:已有殺楊修之意
雞肋事件:殺之

以上七件事,一件一件的依時間線性來發生。主簿楊修亦隨著時間的推展,從曹操「心甚惡之」到「大怒」,一步一步把自己推至死亡。同學學習記敍寫作的時候,亦應欣賞羅貫中大師筆下的用字。

曹操與楊修的權力關係 ------ 多角度思考

本來欣賞〈楊修之死〉一文,重在學習其記敍寫作手法及文學特色,但是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往往很受文章中的內容吸引,因而不斷會問有關歷史的話題。其實,倘若要認識曹操與楊修之間的人物關係,只有文中的這樣七件事情,畢竟還是稍嫌不足,所以〈楊修之死〉這樣的一篇,其作用亦主要放在國文科裡作文章細讀,而絕少作為歷史典籍研究。畢竟,〈楊修之死〉是一篇章回小說,而小說當然存在著虛構的成份。

不過,既然已學懂了「六何法」,同學便會進一步追問,楊修之死的5W1H是甚麼呢?這樣的追問下去,便越來越像歷史的課題了。想及這個問題,同學雖然不是歷史學家,但是議題既成,嘗試從多角度思考,分析與淺談文中的角色,亦無壞處。單元一引述了老舍〈談讀書〉的文章,曾講述讀書改正馬虎的辦法,包括了多研習相關課題的其他文章。這裡,要研讀曹操與楊修的關係,不妨也參看《三國志》(武帝傳)、《後漢書‧楊震傳》(附〈楊修傳〉)、《世說新語》等等,以求更能具體客觀認識文中的角色人物性格。此外,不少教師喜用角色扮演來教授〈楊修之死〉,從同學間接親身體驗當中二人之間的互動,又或會有不錯的深入見解。到最後,同學不妨省思:

楊修之死的主因是甚麼?「雞肋事件」足以構成楊修的死嗎?七事之中有那一件會是主因呢?曹操忌才與楊修揚才,是否二人的基本衡突呢?這樣的衡突是否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