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interlocal]: 星期三反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的「人民起義」及其餘波

原文:Jamie Doucette (見 interlocals.net) 翻譯:ahchoii

星期三(11月22日)朝鮮半島各處都有憤怒的示威。南韓民間組織了一個大型的和具廣泛基礎的運動,目的是反對韓美正在談判的自由貿易協定,和關注勞資關係的整體狀況以及朝鮮半島的對外關係。星期三的示威是這個運動的一部份。

[圖及解釋取自 Hankyoreh.〔圖:總統盧武鉉在回國的機上細看有關建造盧武鉉紀念碑的計劃。地面則四處烟火,包括「地產」、「失業」和「教育」。在毀壞的房屋附近可以見到大型的街頭抗議。其中一個是反對跟美國簽定自由貿易協定,另一個是兼職工人和合約工人要求改善法律保障的示威。〕]

示威者人數

雖然很難估計參與示威的確實人數,但很清楚有大約十萬人或者更多的人參與了示威。籌劃這次行動的組織曾誓言這將會是一次小型的「人民起義」。將這天的示威稱為「人民起義」也許有點誇張,而政府的反應對化解危機不但無效,而且讓人感到只是為了懲罰示威人士。結果是公眾的情緒會繼續在這些議題上升溫,直至政府願意妥協或落實一些較進步的政策。以下我討論和分析了星期三的行動、政府的反應、影響這些行動的一些張力,以及甚麼張力會在不久將來繼續影響其中一些社會議題。

首先,要就參與示威人數獲得一個正式數字將會很難,因為警察、工會和傳媒提供的人數估計都不同。但根據這些數字再加上其他一些傳媒的報導,我們可以說大概有十萬工人參與了罷工(政府說五萬六千,韓國工會聯盟說超過十五萬)。除此之外,警察的報告指全日有八萬人在全國各地參與了集會,其中一些最大型的集會在首爾、光州和大田舉行(在大田的集會所引發的衝突特別嚴重),但在慶尚北和江原等一些較小的省份也舉行了大型集會,而示威也很激烈。因此,如果將一些參加了罷工但沒有參加集會的人的人數也加進去,全國參與了行動的人大概超過十萬,而且,警察估計的人數一向比較保守。無論如何,看來應有十至二十萬人參加了各類行動。儘管這人數並不足以稱為「人民起義」,但跟其他反對跨國大企業和反對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示威比較,這數字實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當我們知道南韓的其他社會運動最近每個月都動員了數以萬計的人參加示威。除此之外,保守的韓國工會聯合會(FKTU)星期六也在首爾市中心舉行了一場八萬人的示威 。相比之下,1999年的西雅圖反世貿示威在規模上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參與者,並沒有伴隨其他示威,但人數也差不多,而之前還籌備了一整年。

政府的鎮壓

星期三的示威後,政府立即頒令禁止團體成員在三百個或以上的聯盟舉行示威。另外,政府宣佈會對參加示威的教師採取行動,即使他們是利用自己的假期去參加集會。政府已經傳召了八十多個示威領袖,並宣佈如果他們不自動出現,政府會發出拘捕令 。這些懲罰性的措施加上近日給大批關進監牢的工會組織者,在在顯示政府已失去處理勞工問題的能力。其實不但是勞工問題,其他爭議性的,引起公民社會和社會運動關注的社會問題也如此。韓國工會聯盟(KCTU)和勞動網上星期發表的一個有英文翻譯的錄影將這一點表達得很清楚。錄影顯示女性火車乘務員、公務員和想組織他們自己的工會的建造業工人面對的鎮壓。每一次他們都面對難以抵擋的暴力鎮壓。女工給人用武力拖出車站;建造業工人給人從起重機上抛下來,然後在街上給人毆打;公務員給關在他們的工會辦公室內,門給焊死。這是一齣讓人看後感到震驚的錄影,同時讓人奇怪何以沒有更多人加入示威。

示威組織者曾誓言要在全國舉行總數有一百萬人的示威,但即使最樂觀的計算也遠遠未達到這數字。下面我嘗試描述影響這些抗爭的一些張力,並且嘗試提出一些原因為甚麼沒有更多人走上街頭。但有一點還是應該記著的是,跟其他地方的反大企業全球化運動相比,南韓的社會運動在面對強大的鎮壓下仍不斷努力動員數以萬計的人上街,在這方面南韓的社運還是遠遠走在前頭的。但他們現時面對的困難是如何鞏固這些動員起來的力量。下面我給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可能的答案,儘管這些問題只觸及冰山的一小角。

1. 工會會員人數下跌:南韓工會會員人數處於過去十年的最低點,要動員更多人上街比過去困難。1997年的經濟危機後,企業大力推行彈性的僱佣措施,令工會面對嚴峻的考驗。工人工作時間比過去長,工作也更勞累,很多人很快便對工人政治感到失望,也沒有興趣參與工會的行動。兩個工會聯盟關係的破裂令這問題加劇。保守的工會聯合會(FKTU)在未邀請工會聯盟(KCTU)參與和未獲得工會聯盟的同意下,跟政府和企業進行三方談判並達成協議是導致兩個工會聯盟關係破裂的主因。由三方(或者應說兩方半)達成的協議包括將推動工會多元化的計劃擱置三年。這將拖慢工作間的工會民主化步伐。FKTU也因為不必憂慮會員轉投KCTU而用不著努力為會員爭取權益。KCTU方面,工會內部就該如何動員工人和對非正規工人及其他邊緣勞工在勞工運動中的角色的看法也有張力。星期三的示威行動和之前的警告性罷工有一點讓人感到失望,就是工會似乎未有提出移民勞工的議題。雖然KCTU動員了一些移民勞工參與行動,但在集會上卻沒有更突出他們的議題。這點是該讓人感到慚愧的。

2. 物業市場泡沬:現時很多人關心的一個話題是物業市場的泡沬。南韓政府也承認它無力解決這問題。很多人為此憂心忡忡。就連中央銀行也不得不宣佈介入處理這問題。但我個人的意見認為,物業市場的泡沬問題跟南韓經濟走向新自由主義發展的調整所帶來的整體問題有關,尤其是銀行私有化和很多銀行給整家或部份地出售給投機資本的做法。這些措施比「新自由主義更新自由主義」,因為在新措施下,經營銀行的規定比一些以英美的新自由主義措施為模範的國家的規定更寛鬆。這些措施限制本國企業對銀行的擁有權,很明顯是為了鼓勵外國資本和投機資本流入。除此之外,由於沒有人願意投資在創造就業機會上或投資在固定資產上,資金遂大量流向物業市場,因為金融資本通常都往帶來最大利潤的短期投資方向走,而這自然是抵押業務和向消費者貸款的業務。南韓經濟何以會變成今日的樣子引起很多揣測;有人指是因為國內財閥拒絕投資,也有人指是外國投機資本虎視南韓物業市場所致。無論如何,物業市場的泡沬正在威脅要蒸發掉很多人的積蓄。與此同時,很多人買入的物業往往對發展商有利而對環保人士和區內居民提出的憂慮則充耳不聞。事實上,這種煽動買風的做法跟南韓過去推動工業發展的手法如出一轍,那就是不理會受影響的人和為生計而勞動的人關注的問題。從某一方面來說,星期三的示威不但涉及誰從全球化的發展中得益和如何得益的問題,示威同時涉及工人和居民對其生活環境的控制是如何給奪走的問題。一些小型和新進的社運組織也參加了這次示威行動。作為他們的一份子,我(不?)確定知道工會是否可以成功地同時提出生產和消費、工作和居住等問題,但看來這些問題可以開拓一個讓更多人一起來討論並達成廣泛共識的空間。

3. 「韓美自由貿易協定」vs「新自由主義」:從上一點擴大來看,「韓美自由貿易協定」只是新自由主義調整的一個較大過程中的一個時刻。星期三示威中的一些民族主義變調最後也許可以令人們看到更大的問題,但我認為南韓國內已經有很多「新自由主義」的例子需要人們去面對,其中首要的是我在上面提出的金融系統的調整,但還有多其他需要我們關注的新自由主義措施。依照新自由主義對股東價值的想法來推行對企業管理的改革肯定會帶來我們不想看到的後果。這不是說制度應繼續對國內的財閥有利,而是應該問為甚麼不將現行的由家族控制的集團和增長中的外資企業混合建立的體制民主化,令更多人可以加入決策,然後找尋方法,增加對有利於創造職位和增長的重要部門的投資(但不是破壞環境的發展),並以此取代以英美為模範的市場改革。事實上,增加企業的透明度有助減少國內財閥通過後門影響政治,但股市主導的資本主義跟經濟民主最終肯定難以妥協。事實看來有點讓人感到諷刺,一個在民主運動支持下取得政權的政府看來會成為一個幫助私人資本取得更大勢力的政府。

4. 貿易自由化:除了國內的新自由主義發展外,南韓正在跟其他國家磋商雙邊貿易協定(尤其是美國但不限於美國,因為南韓同時在跟其他國家談判類似協定)。無論如何,以「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為例子,觸及的最關鍵的問題是社會保障和農業生產。文化生產也同樣重要,但他們面對的問題同時源於上面提到的金融市場的調整。這些是「韓美自由貿易協定」帶來的真正的危機的一些核心問題。農民將會損失慘重,因為他們根本難以跟美國的農業集團競爭。南韓政府答允美國將某些藥物豁免不受價格限制也是倒退的做法,因為這為未來的其他雙邊貿易協定立下可怕的先例。

5. 非正規工作的擴大和其他類別的危險工作:對勞動市場進行新自由主義方式的調整也是一個重大的問題,而問題部份源於金融市場錯誤的調整方向。由於中小型企業在投資上和在降低成本上面對困難(尤其是政府已放棄一向的工業政策,甚至推行比它效法的國家更寛鬆的政策),因此勞動市場的彈性化給看成是讓這些企業獲得節省成本機會的方法。但事實上,最後得益的往往是大企業,中小型企業在競爭中始終只能跑在最後。其實,有一點應說清楚,那就是從法律的定義上來說,「非正規」工作只是充滿陷阱的僱佣關係的一個面向。「非正規工作」如果是指缺乏工作保障和民主的聲音,以及粗糙的工作間法例,則這一向都是南韓工作間的情況,至今很多經濟部門仍然是這樣的。多層的外判關係這制度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另外,東大門附近地區建築物地牢和閣樓的「汗衫工場」數以千計,而且不但在和平市場附近,車站以北也一樣。這些工場很多甚至大部份是在那裡工作的女性自己開設的。從某一方面來說他們不是「非正規」工人,但他們的處境比很多我們經常談及的正式的「非正規工人」或合約工人更危險。

除了組織已參加工會的工人外,找尋組織上述這類工人和其他很多受著新自由主義或者是簡單的資本主義影響的工人的適當手法看來是一項迫切的工作,尤其是如果大型的工會聯盟期望這類工人加入對抗一些直接影響他們的政策(如對工人的鎮壓和調整勞資關係的計劃)的抗爭中。

6. 帝國,或者是在亞洲東北建造國家和製造戰爭:說出來也許令人覺得愚昧,但朝鮮半島冷戰的結束肯定有助於限制區內政府繼續徵召年青男性在街頭對付工人和社會運動。南韓政府應付示威抗議的手法仍然是一種軍事化的方式,而這是冷戰時期為求生存所推行的軍事化的直接後果。當然還有區內國家之間的競爭,而這令緊張的關係持續下去,也為區內國家維持軍備提供了借口。但如果軍隊(包括外國和本國的軍隊)的介入可以縮減至最少,社運的示威行動很可能會有更大進展,因為起碼不會看到像在大楸裏那樣針對年老村民的軍事行動(今年五月南韓政府為了擴建軍事基地將此區「封鎖」),或者因預計有示威而每個週未在首爾市中心駐守上萬警察。

示威將持續下去

上述所提出的看法不是總結性的看法;就影響現時進行中的各式調整措施和反對這些措施的抗議的多方張力,我們可以有更深入的討論。這裡我的總結是:在存在這種種張力下,星期三的示威行動雖然也許稱不上是一場「人民起義」,但仍然是有其重要性的,在某些方面來說並且可以成為區內其他運動的一個重要模範。這不但是因為南韓社會運動的勇氣和堅毅,同時是因為他們在面對鎮壓所展示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我想很多人都希望區內和國際的社會運動都能展示同樣的不屈不撓精神,並且期望未來可以在這些議題上合作。現在,當南韓政府宣佈禁止「反對韓美自由貿易協定聯盟」未來舉辦的所有示威活動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團結。無論如何,將繼續有抗議行動,這個星期三和下一個星期三都會有抗議行動。由於政府正在加大壓力,相信混亂的衝突也會持續。

Jamie Douc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