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張燦輝:加強英文能力 堅持雙語傳統

   什麽時候開始,教學語言成為大學國際化的重要指標?這也許要待高等教育專家的研究。但國際性是大學的基本精神,從大學理念誕生時就已經存在。

  「西方的大學傳統,一開始就包含了國際化概念。Universitas這個字,意謂所有學者與學生走在一起學習、研討,不只針對本土領域、不為單獨的文化服務。」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張燦輝說。

「大學」本身已包含國際化概念

  他解釋,大學最初只是傳授、發展知識和研究的地方,過去兩個世紀以來開始追求學習、教學和研究自由,不受政治、宗教力量干預。二戰之後,知識分子、哲學家反省大學的角色,認為不能只專注學術,還必須關心社會、政治、文化,例如德國哲學家雅思培(Karl Jasper)便持這種主張。發展至今日,大學既是研討理論、追求理想之地,亦為社會、為世界培養人才。張燦輝續說:「所以,大學的觀念一開始就是國際化的,知識沒有國境、邊界。好像唐君毅先生的思想,在蘇黎世和美國都有研究者,不只屬於中國。這當然和中國古代的經學傳統不一樣,但當大學制度進入中國文化,成為其中的一部分之後,仍然保留了國際化的元素。」

  張燦輝以中大哲學系的老師背景和學術活動為例,具體說明學系的國際性。該系的老師,留德的固然不少,另外也有來自法國、美國、加拿大和內地等。學術活動也甚為頻繁,範疇集中於儒學和現象學,例如去年底曾舉辦「香港中文大學的當代儒者-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國際會議」,今年五月將舉行小型會議,紀念沙特出生一百周年,十二月將與中大、港大建築系合辦現象學與建築的國際會議,亦將參與在秘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現象學會議。

  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去年底亦出版學報《現象學與人文科學2004》。學報以漢語為媒介,張燦輝解釋:「這方面的中文學報比較少,同時,這份學報的對象並非抽離的英語學術界,而是要面向漢語世界。」

  他補充說,中心亦有以英文編輯專著,如另一本現象學論文集《Space, Time & Culture》便是一例。

雙語傳統 不可輕廢

  這方面的內容才是大學國際性的真材實料和真憑實據,但正如張燦輝說,最近有關「大學國際化」的討論均不在此列,主要是收生問題,與大學面向全球化的關係更密切。在這問題上,他強調中大的傳統和學科性質:「雙語、雙文化是中大獨特之處,不可放棄。我想,抹殺中大傳統是沒有人願意的;同時,若不開辦中國哲學課程,或者用英文教(中國哲學),兩者都不可能,這也很容易理解。」

  他續說:「用英語教學,不等於就是國際性的大學,這更不言自明。當學科涉及文化內容,不用那種最適當的語言教學,更會削弱學生的競爭力。」這其實不獨針對文學院,社會科學院中一些與文化、生活關係密切的學科,亦可作如是觀,像新聞系、社會工作學系等。

  張燦輝認為,中大英語教學的政策對哲學系影響不大,因為來求學的海外學生,都看準了中大哲學系在中國哲學和儒學的優勢,必然具備一定的中文根底。被問及取錄這類學生,會否因為沒有特別開設英語教學組別而受阻,他回答:「我們的條件是,如果這些外國學生能用漢語,為什麽不能取錄?來不來讀書是由學生自己決定的。」所以,他不認同哲學系拒收海外學生的說法,並且指出這方面的收生機制一直存在。  當全球化大趨勢和大學根本使命混為一談時,隨着科技、商業發展而被邊緣化的人文學科,卻較能在自己的陣地上保持清晰的思路。

英語具優勢 水平須提升

  當然,作為一種溝通語言,英語仍然有最大優勢。張燦輝憶述,2001年哲學系和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合辦的「現象學與中國文化」研究會,與會者來自世界各地。他們不採用以往分班研討的方式,而全用英語,儘管以英語為母語的學者其實不多:「在這情況下,英語是溝通意念的工具,但在英國文學或中國哲學的教學上,語言卻不只是一種工具。」

  令張燦輝更擔心的,也許不是來勢洶洶的英語教學政策,而是英文水平普遍下降,這應歸咎於左搖右擺的教學語言政策。他說:「的確,我在中大讀本科時,超過大半同學以英文寫功課,現在一班五十人的同學中,能這樣做的可能不超過十人。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想方法加強英文思想、寫作的能力。」

  但當然不能就此抹煞母語教學的重要性,將教學語言「全盤西化」:「英文作為語文和一教學語言並不相同。我們以前讀中學時,用英文讀中國歷史,有其歷史原因。目前尚有很多人認為不用英語教學,英文就不好,事實上並非如此。到了大學,我們的學生應有能力駕馭兩文三語,校方亦有責任確保他們有機會接觸(兩文三語)。」

  加強英文能力,堅持雙語傳統。張燦輝的立場,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比較清晰的方向,讓關心大學教學語言問題的人士一同思考。

李婉薇
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