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變身令人感動的博物館?美荷樓前世來生

最近石硤尾邨的美荷樓再度引起關注,美荷樓身為一級文物建築,卻缺乏維修,並淪為「垃圾屋」,去向未明。如此具歷史價值的建築,若好好運用,可成為具品牌的新型博物館。

曾經有提議把美荷樓保留作公屋博物館,交由非政府團體管理。最低兩層作展覽用途,樓上作青年旅舍,來補貼博物館的運作,但房屋署未能找到合適的民間或政府機構接手,所以計劃一再拖延。

成功例子前車可鑒
美荷樓相當有條件成為活的古蹟,並成為強調參觀者經驗的最新概念博物館。其實早前在該地舉行的展覽活動已在萌芽,且具雛型。2005年石硤尾邨的一排單位開放作展覽,單位本身已是一個奇觀,單位大小如廁所般、密不透風、兩單位有洞互通,和現在的居住環境相距很遠。這些單位改裝成「石硤尾人文館」展覽,一些香港理工大學的學生以歷史作根據,重新創作代表一個個年代的典型家庭故事,並用居民捐出的舊物和傢具佈置每個家庭的家居,展覽既紮實又有創意。她/他們展現當年居民如何運用民間智慧充份運用空間,例如一張下架床既是床又是書桌和飯桌。那些故事、舊物、建築勾人回憶,許多路過的觀眾即興成為導賞員,紛紛以自己的經歷作補充,好像5毛錢一包威化餅碎,一大煲糖水左鄰右里分著吃。聽著故事,加上擺在眼前的實景、實物,所有獅子山下的故事都來得有說服力。我看過許多博物館漂亮的模擬舊式家居,老媽亦常訴說當年的艱苦歲月,但怎樣也比不上當前的展覽觸動。要教育成長於豐盛年代的新一代,香港人過去如何艱苦奮鬥、要介紹各個階層市民的生活和本地歷史,美荷樓絕對比課本、人工化的博物館更具效力。

與深水埗區的關係:研究、創造、導賞、流連
如何能活化古蹟,古蹟和周遭環境和人的關係很重要。其實,看上次「石硤尾人文館」展覽時,許多街坊捐出展品,可能因此對展覽特別有感情,喜歡在那流連和聊天,主動講解展品的故事,解答觀眾疑問,展覽的氛圍很好。若新的展覽館能做到有街坊參與,例如設計展館、提供展品和研究資料、製作展覽、導賞等,展館是開放式的,讓街坊也喜歡流連和休息,不像現在的博物館那樣剎有介事,使之成為社區的一部分,繼續使用,古蹟才能活起來。

與觀眾的關係:加強體驗
現時博物館概念已由從前保存、陳列和紀念舊物,進展至讓觀眾有特殊的展覽體驗,反思自己的生活。美荷樓相當有潛力發展成這類型的博物館,因為它可以住。博物館和旅舍部分可考慮結合成一整體發展,旅舍具主題性,模擬香港各階層的衣、食、生活環境,外地旅客會覺得新奇,又可撥部分作教育用途,讓學生入住,以實際情景來研習,用角色扮演和實際個案來體驗當年生活,分析現時的居住問題。例如可參考美國納粹大屠殺紀念館,觀眾在入口處被邀請抽一本護照,她/他可能是生還者或將受處決,觀眾要以第一身的身份去體驗館內的故事,身歷其中,目的是讓觀眾受裡面的事件感動。若套入美荷樓的例子,學生入住時,可以抽籤成為居民、管理員、房屋政策制定者,身歷其境地解決一些居住問題,那經驗一定會更深刻。

與本土藝術的關係: 以家取代公屋博物館
若要探討更大範疇的居住問題,博物館主題只訂在公屋便有點狹窄。公屋歷史可以是其中一個常設的展覽,而起碼一半的空間可以是和家有關的專題展覽,香港其實有不少藝術家和藝術空間曾創作以家為主題的展覽,家是香港三大熱門的展覽題材之一 (其餘兩個是性別和文化身份)。這現象不難理解,香港的住屋問題、樓價高企和負資產問題一直困擾著港人。有時住屋的開支佔全家開支的一半,付出雖多,居住環境又往往十分非人性化。加上香港主權易手的家國問題,最接近每個人生活的家庭關係問題等,多個和家有關的題材,以藝術來疏導困擾和釋放想像,可以理解這題材為何那麼受歡迎。「家」在香港可以是一個用之不竭、推陳出新的題材,香港絕對有實力成立有關的專題館。

政府不宜直接管理博物館
若以此作專題,又或想博物館有獨立和有活力的運作,政府機構不宜直接管理博物館,不然所有討論都要以符合政府房屋政策為原則,大家便不能所欲言,亦會扼殺創意。營運模式可參考香港藝術中心,他們在藝術和租務管理方面有一整體的藝術概念,互有關聯,營造一整體的藝術氛圍。開始時,可以由政府出資改建美荷樓成博物館和教育式的渡假中心,並成立獨立董事局,請來藝術專業人仕作領導,然後由有效的管理隊伍在背後支持。這樣可以配合博物館彈性的營運需求。

香港現有的博物館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娛樂和教育的地方,如何能更有效地認識歷史、分析現況、展望將來,美荷樓可以是一個試點,集文化、藝術、歷史、旅遊、教育於一爐,去建立一個具品牌,強調展覽經驗的新教育型博物館。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2007/2/12)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8%8D%B7%E6%A8%93&variant=zh-hk
馮久玲:《文化是好生意》,臉譜,2002。

本文較早的版本於2007年3月1日明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