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西關沒有大少,卻有... ...

有人說,廣州又出現「釘子戶」,不過,戶主潘偉業並不自認「釘子」,他說,他不過是要在荔灣區一間同等面積的舊房子。

潘偉業的家,是西關大屋,就是西關大少的西關,該幢位於康王路及龍津東路交界的房子,可以說,是歷史文物。潘家已住了三代人,房子本有了五戶人家,現在只剩一家七口。

潘先生說,他是不甘被騙,所以才堅持下去。2003年,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已發通告要拆遷,收回荔灣區康王路東西兩側2號地塊進行商業建設(中國城市的土地是國有的,跟香港差不多),荔灣區建設和市政局來處理拆遷事宜。政府的人原來承諾,讓他遷往荔灣區一家面積相若的樓房,可是,2004年8月,當潘先生前去看樓時,政府卻帶他去了海珠區。

潘先生的家,有一道「趟櫳門」,勾起我兒時澳門的生活,當年外婆家就有這樣的木門,小手放在那幾根粗大的木頭,感覺很舒服,我還經常上下攀爬,或把頭或手伸進兩根木樑之間。

潘先生堅持了快三年了,附近的房子皆拆去,房子後有許多商品房,他沒有退讓,法院發出拆遷令,派拆遷人員來,他則抱著瓦斯罐與「趟櫳門」對峙。同時,亦惹來許多人的聲援。前陣子採訪過重慶釘子戶的周曙光,也跑來了。

現在,潘家附近又成為關心拆遷戶聚首一堂的地方,有人派公開信,有人在牆壁上寫大字,有人更掛上布條,有一層樓那麼高。

我沒有住過西關,多年前跟父親去逛過幾趟,我父親幾歲大時,就在國民黨撤退,共產黨進來的交接期,住過西關一段日子。不過,看過那「趟櫳門」,想起與母親在外婆家的日子,我突然發現,或多或少,被拆去的也算是我們的「過去」。

Sina 新聞報導
周曙光的照片(本文照片出處)
周曙光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