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大學傳媒的改造──由聯編開始

回首過去數個月,因言論自由而觸發的社會討論突然增多,要數泛起最多漣漪的,相信是港台和中大學生報兩件事件。不知社會大眾在談論學生報事件時,有沒有留意代表學界發明聲明的,是主要由各院校學生會幹事會的幹事組成的學聯?

若果你認為這沒有甚麼問題,是絕對正常的一回事,因為學界聯會的架構不是每個人也熟悉。然而,在學聯以外其實還有一個代表大學學生的組織,名叫聯校編輯委員會(下稱聯編)。顧名思義,這是由各大專院校編委會組成。聰明的你可能已經想到,如果有這樣的一個組織存在,為何只聽到學聯就事件發出聲明,而其他院校的編委會對事件甚至連文字聲明也沒有發出過?另一個問題自然就是,聯編對事件的立場、看法是怎樣?這個組織為何沒有任何聲音,它真的存在嗎?

要回答問題,先要了解對象──也就是聯編。互聯網上對聯編的敍述並不多,而這個組織在過往事實也沒有甚麼大的動作。組織成立的目的是促進各校編委會的交流,它曾經舉辦過幾次聯校刊物比賽,但當接任者能力不足或只有心專注於己校編委的時候,聯編便形同虛設。這裡反映兩個問題,第一是編委會不同於幹事會,有一個較有規模的網絡(雖然學聯也不見得擁有九大院校的真心支持),故此相互間的交流以致聯繫便變得淺薄,各自為政使有大事發生的時候各大院校不能連成陣線,甚至在事過境遷後也沒有任何信息交流,大家拿著花生在隔岸觀火,自得其樂;第二就是普通學生對編委工作的不重視,認為編委工作比幹事會的工作量低,甚至說不出為甚麼編委會能夠和幹事會、評議會等單位睇齊,以至上莊後只專注校內事務,和普通學會及興趣組織沒有分別。

隨著網上平台的開放,每一個人也可以成為記者、作家,媒體受到挑戰,影響的絕不止是商業媒體。因此,學界媒體也需要省視自己,首先回答的問題是學生為何需要編委會。單是回答這個問題,已能有幾個不同的進路。一是專責踢爆院校醜聞,這不是說要把學界媒體打造成蘋果之流,而是揭開院校的不足,不平之處。二是淪為校方喉舌,這是學生最不想看到的。三是和其他院校合作,在不同議體上也可以取得一個較廣闊的視野。當教院發生風波,可以不單報道己校學生的意見,也可以透過院校合作,直接取得第一手的資料;即使是報道一些校園趣聞,如學校洗手間的設計(如浸大便設有「主題洗手間」),也可以同時報道他校洗手間的特色。在這個層面,聯編便能成為橋樑,豐富刊物的廣度。

聯編也可以成為編委會的工會,當某校編委會不幸受到校方或幹事會、評議會等單位干預編採自主,或受到財政的壓迫,聯編便可成為編委向公眾公開事件的渠道。同理,當編採界或學界編委有大事發生,聯編有義務代表學界發出聲音。

不過,這全都是筆者對聯編的幻想。實情是,目前的聯編仍未進行接莊後第一次會議,更沒有一個完整的架構,不像學聯一樣有明白的分工,完善的憲章以及職權架構。這使聯編的凝聚力遠不及學聯,甚至每一年的聯編能否成莊也是個問題,遑論成為編委間的工會、延續從前的聯校刊物比賽。當然,我們必須明白聯編相比學聯年輕得多,所以無論制度還是力量都遠遜學聯。可是,這不是聯編故步自封的藉口。說到底,大學學界十分需要一個像樣的聯編,因為近年的社會運動越受群眾關注,主流傳媒往往限制於老闆的意見而有所偏頗,編委的確有責任向大學學界揭開學運中人所抱持的想法,了解學生會對外務議題的理據。

媒體能夠改變社會,編委會應利用自身的優勢去擴闊學生的眼界,例如報道一般學生經常忽略的議題,或者一些無論是好是壞,總之不能從主流媒體獲得的報道,如學界運動、大學宿位分配、學制制度改革、大學自由等。

查斯特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