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師奶唔易做,晾衫有煩惱

師奶唔易做,晾衫有煩惱

[更新了圖,加強驚嚇。看不到圖的,請click進去看。]

有時覺得,做阿媽真係好偉大,仲係好聰明。晾衫就是一個好例子。

晾衫這項家務,難倒香港的家庭,應該說,難倒沒有陽台的家庭。住公屋就用三支香,家家戶戶也掛萬國旗,幾近成為一個香港的地標。看看明報周刊的報導,原來「三支香」的設計概念是來自當時香港人用衣裳竹晾衫,由六十年代開始使用(1)。
當然,我不想這個地標出現,不是因為不雅觀(雅觀與否不是很重要),因為住戶要把伸手出窗外才可曬衣服,是危險的事情,尤其是長者或行動不便的人士。2004年就出現過收衫時墜樓身亡的事件。房屋署自1995 年起,已開始按要求為他們在插筒位置免費安裝鋁質拉輪式曬衣架(2)。後來建成的和諧式公屋已經容許住戶在客廳外加設橫架,方便居民晾衣服(3)。
雖然,我們不時在報章看到就算較新建設的公屋居屋(例如將軍澳區的)也會出現這個問題(4)。我乘巴士時仍然見到很多棉被在馬路邊的鐵欄上曬太陽。無論怎樣說政府也做了點東西方便人家晾曬衣物。

私人樓宇呢?
我不能一概而論。我只拿我住的那條村為例。我住的那個私人屋苑,剛過了銀禧生日(不用多提示吧)。大單位的,有陽台。小單位的(一家三口,實用面積約三百呎),有晾衫的位置,不過在廚房和洗手間之間,是抽油煙機的通風口,也經常有人在樓上倒污水……

還會有人家在這些三剎位晾衫嗎?

買乾衣機?太陽報都說要把喉放在室外。再者,廚房根本不容許再增置這個成員。單是冰箱洗衣機爐頭洗手盤也佔了大部份的空間,只能足夠一個人在廚房內。

結果,我就要在屋內晾衫。窗台?對不起,已放了雜物。但小單位就根本沒有預留位置這樣做。最大問題是:在戶內曬衣服很難才會乾,而且有異味!!!如果太陽報的報導沒有誇大的話,室內晾衫 = 自製毒氣室。我真的不想這樣快死,我想多寫幾篇民間報導。

很多人就會借用鋁窗掛於衣物,希望快點乾,而且通爽一點。私人屋苑也會有萬國旗出現。

阿媽的大智慧
終於到主角出場。任何人也知道,鋁窗不能負荷重物,這會損耗門較,增加鋁窗鬆脫墮下的危險。阿媽深明此道理,於是就不用這方法,而是用兩扇窗之間的空位,就好像上載的那幅圖,以下介紹阿媽的秘技。

1.阿媽首先打開兩個房間的窗子,然後於平放晾衫竹在兩扇窗子之上。
2.用繩連結在其中一扇窗子的窗花,固定竹子。
3.跟著就把一件一件的衣物掛在衣架上,再掛在竹子上。
4.衣架之間再用另一條繩串在一起,避免衣物隨風飛走。
大功告成!

苦了她!
聰明的背後是付出代價的。由於窗台實在太高,而窗台連著窗子,所以每次晾衫收衫阿媽都要跪上跪下很多遍,一跪就跪了十多年(我懂事以來就見到她膝頭受苦)。
而且,阿媽少不免要伸手出窗外,沒有窗花保護,始終有危險。而且阿媽年紀大,機能始終有壞了的一天,手腳一定會慢下來,危險度就更高。結構的安全,換來身體受傷,值得嗎?我相信在鋁窗曬衣物會犯規,但我可以怎樣做?似乎身不由己。

我很想改變,卻無能為力。我的手腳又不靈活,做不來這個功夫。

這是規劃的問題!
要追究誰設計這個晾衫位已經沒有用。當然,是否因為做屋宇設計的都是男性,沒有照顧家庭主婦的需要?是否因為要用盡空間建樓而犧牲晾衫位?我不知道。我又沒有錢搬屋。怎麼辦?究竟在二樓平台能否闢地方設置曬衫架?如何管理?有沒有人偷衣物?會否出現爭位晾衫的情況?我沒有答案。我只知道,阿媽很聰明,但受盡壓迫。師奶唔易做。

如果有人可以提供好建議,請通知我,與及我阿媽。我叫一蚊健。

參考資料
(1) 明報周刊1954期
(2) 2004年5月12日的立法會會議紀錄
(3) 同上
(4) 2007年4月23日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