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共研歷史 促成和解

[原題黑體]

與鄰國共研戰爭歷史 德政府力推 日僅充花瓶

從戰爭、衝突後走向和解,是一條漫長的路。跟日本一樣,德國也曾為如何詮釋和教導歷史而與其他國家有爭議,但德國政府在戰後致力推動跨國歷史研究,與鄰國攜手解決艱巨的歷史詮釋問題,更通過協調教科書而推動了與波蘭的和解,成為國際社會中為人樂道的一段經驗。相比下,雖然日本政府與中國周六同意成立聯合委員會研究兩國共同歷史,但若參照日韓在這方面的毫無寸進經驗,確也令人不感樂觀。事實上,日本官方近年所推動的日韓歷史共同研究,實際上只是「政治花瓶」。

德波和解成佳話 日專家籲借鏡

二戰後,西德就有意識地把推動國際協調歷史教育,納入外交政策中。這方面的工作主要由「德國教科書國際研究所」協調推動,多年來以「法德教科書計劃」和「德波教科書委員會」兩個計劃最為重要。其中,法德在戰後的歷史和解較易,在1951年就初見成果(見另文)。

相比下,西德和波蘭的和解過程就艱巨得多,在80年代之前,雙方就教科書仍存在不少分歧。德國(普魯士)人和波蘭人的矛盾可上溯至幾百年前。在18世紀,波蘭曾先後3次被普魯士、俄國等瓜分,波蘭人反對普魯士化和俄化政策,不斷鬥爭,直至一次大戰後才復國,但在1939年又再被納粹德國和俄國瓜分,德軍更多次鎮壓波蘭人起義,屠殺了很多波蘭人。

前總理倡東西對話 鋪和解路

日本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藤澤法暎教授指出,二戰後的西德首任總理阿登納認為,當務之急是在冷戰中融入西方的陣營,同時法德和解被視為建立歐洲共同體的關鍵,因此法德教科書問題是外交大藍圖的一環,兩國合作的政治意願亦較強。

相比之下,西德和波蘭分屬兩個政治陣營,教科書合作的政治難度大得多。然而70年代西德社民黨總理勃蘭特上台,力倡東西方對話,終令到西德和波蘭有機會展開和解。

德波兩國要解決的不僅是歷史教科書,還有地理教科書問題。1972年,「德國波蘭教科書委員會」成立,踏出漫長談判的第一步。當時尚在冷戰時期,共產國家嚴禁與西方有任何「意識形態合作」,有關教科書的閉門會談成為當年少有的對話。

曾代表波蘭史家參與談判的博羅杰伊(W.Borodziej)指出,德波在1918至1970年間,關係長期處於緊張,故在談判初期,雙方代表其實都抱着強烈的對抗心態,甚至一度瀕臨談判破裂。然而,1970年德波簽訂的關係正常化基礎條約,為雙方解決歷史和地理書問題奠定了政治基礎---條約就邊界糾紛問題,重申奧得河至尼斯河是波蘭的西部邊界,保證尊重彼此領土完整。

終於,經過30次教科書會議,委員會促成了兩國在1976年簽署《有關聯邦德國和波蘭歷史及地理教科書的建議》,嘗試克服在歷史詮釋和領土上的觀點分歧。

德人積極辯論歷史消除分歧

當時波蘭尚處於共產鐵幕下,出版當局只是低調地逐少逐少加入新內容。但在西德,有關《建議》從一開始就成為爆炸性的政治風波,全國各地出現了無數的辯論會,不少教師積極參與。有關爭議最終證明是良性的,德人認真反思幾百年來德國屢次佔侵波蘭領土的歷史以及兩國關係,對波蘭態度從此顯著改善。

80年代後期,德波的教科書分歧基本上得到解決。1989年鐵幕倒下後,兩國教科書協調工作進一步深化,2000年推出比起24年前《建議》內容豐富20 倍的《歷史教師手冊》,而且在討論和推出的過程中,爭拗不再復見。所有之前被視為太敏感的問題,包括蘇俄在瓜分波蘭歷史上的角色,現在都有系統地歸納分類。

「 抱積極態度接觸才能成功」

藤澤法暎認為,雖然歷史問題一再觸動日本與鄰國的緊張關係,但日本卻不像德國,其外交政策明顯不重視歷史和解。「這正正反映了日本根本沒有從外交和戰略角度,去看歷史和解的問題。我們從波蘭和德國的例子可以看到,他們雙方都抱着積極的態度接觸,那正是他們成功的原因……我們也應該借鏡德國的模式,解決教科書的問題。」

韓日學者共研歷史 日政府拒作教材

針對日本歷史教科書篡改史實的問題,數年前韓日領袖曾在峰會上,同意設立「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希望就兩國存在差異的史觀和史實,達成共識。可是由於沒有明文講定研究結果務須融入於教材之內,日本遂以「政府不干預學者著書」為由,未有勒令出版商參考委員會的研究,編寫歷史教科書,使有關機構始終難起實際功用。

2001年日本文部科學省通過可使用由扶桑社出版、美化侵略史實的《新歷史教科書》,令中韓等鄰國極度不滿,同年10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訪韓,當時南韓總統金大中指出1998年以後,韓日關係發展因教科書問題而停滯下來,希望日本關注理解南韓人民的感情和憂慮,對此小泉提出,為充分聽取南韓的意見,可由兩國學者和史家成立合作機構,公平判斷兩國相關的歷史。結果兩國協定成立韓日「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

未明文規範日據研究編課本

委員會至今舉行過6次會議。韓日學者以韓日古代史、中世紀史和新現代史作區分,就兩國史述存在認識差異的19個主題,包括日本人過去侵略朝鮮半島、殖民時期逼害朝鮮人的歷史等,進行研討。可是有關的研究結果不僅無法付梓印行,日本文部省還再次讓扶桑社出版美化史實的《新歷史教科書》,令南韓人勃然大怒。箇中原因是當初根本就沒有協議文件講明,日本要將研究成果製作成教科書,或者強制日本教科書據以修訂。一名熟悉南韓國情的消息人士對本報說:「當年沒有詳細的協議文件,(共研歷史)根本不見成效。」

「 根本不見成效」

事實上,2002年3月「韓日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依據協定正式成立時,韓日還沒有意見一致的合作細節協議文件。韓方主張機構正名為「韓日歷史教科書共同研究委員會」,要求協議文中列明日本教科書再作修訂時,「必須反映」兩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修正教育謬誤;但日方想的只是「歷史共同研究」,指歷史講法歧異是學者立場的問題,而且教科書審核制度日韓有別,反對由東京政府干預學界決定,僅贊同「靈活使用和併存記錄」研究成果。同年7月金大中訪日,向小泉重申要發揮共同研究的效用,「兩國政府必須積極予以支持」,但日本的態度未變。

結果到今天,委員會的研究結果只能製作成報告書,供兩國各教育機構、教科書出版社、傳媒等「參考」。不少南韓輿論都對此機構因「先天不足」而淪為「無用之物」,感到痛惜和氣憤。鑑於「韓日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一無所成,日本廣島和南韓全國教職員工會大邱分會的11位老師上月19日同時在兩國宣布,他們將花費3、4年時間,編撰包含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歷史的輔讀教材《朝鮮通信使》一書,準備分別以日文和韓文在兩國出版,然而在未獲官方支持下,輔讀教材的效用有多大,仍屬疑問。

葉杏麗  何麗玲

明報    
2005-05-09

---------------------------------

德法教科書計劃助兩國迅速和解

「法德教科書計劃」是德國教科書國際研究所的經典計劃之一,其目標是令兩國跨越經歷三場戰爭積聚下來的不信任,踏上和解。

其實在一次大戰後,德法已展開過教科書對話,當時史家的核心問題是誰要負上一戰爆發的罪責。《凡爾賽公約》認為德國須背負一戰的全部罪責,但這結論其實未經過認真的歷史研究。當時在德國的魏瑪共和國,政客和史家就戰爭罪責掀起爭拗,法國人亦為其總統普恩加來是否要為1914年一戰爆發負責辯論。法德教科書委員會在1935年召開會議,並提出39項有關自1789年後法德關係的建議,但大部分建議尚未達成共識,就因二戰而中斷對話。

藉教育增國民互信 推動歐洲 一體化

二戰後東西方冷戰,在新政治形勢下,兩國史家於戰後5年就重開討論,並於1951年的會議上,一致通過採納1935年的教科書建議,並獲兩國政府採納,成為戰後歷史和解的里程碑。1965年兩國峰會首次討論了法德在一戰中的戰爭目標,並比較兩國的政治、社會和經濟。

德法教科書會談的早期焦點是兩國關係,但在80年代起,會議的目的已超出解決問題,擴大至加深法德人民彼此的認識。會議中觸及的地理和歷史議題廣泛,從城鄉問題、工業化反思乃至歐洲一體化等。經過7次會議,委員會再在1989年提出一系列建議。

德國教科書國際研究所的里姆施奈德指出,法德教科書會議早期以和好為目標,但其後與會者已不再滿足於透過協調教科書而「避免戰爭」的目標,而是希望藉着教育國民互相了解,協助推動歐洲一體化。

法代表:政府支持是關鍵

法德教科書會談法方主要代表阿蘭(J.Allan)表示,法德教科書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學校教師,及熟悉兩國歷史、兩國關係或國際關係的大學教授,委員會在提出建議後,會通知出版商、編撰者、教育當局和傳媒,並定期在刊物刊登進度。為確保有完全的學術自由,委員會成員並非由政府授權,然而儘管委員會本身沒有強制權力,但因獲政府支持,故他們的建議大多能獲教育界的採納和重視。

明報    
2005-05-09
--------------------

日倡設史料館無下文

德國官方多年來投入不少人力物力,推動教科書國際研究。在成立逾半世紀的「德國教科書國際研究所」協調下,德國與鄰國在學者、教科書出版商、教育當局的層次進行對話和談判。日本教科書問題專家藤澤法暎教授便認為,日本要長遠解決與鄰國的歷史教科書爭議,必須效法德國設立具實權的類似機構。

1951年,德國歷史學家埃克特(Georg Eckert)在西德不倫瑞克,成立了研究所的前身「國際改良教科書研究所」。這研究所雖然是一人成立,但卻得到西德政府的強烈支持,在政府撥款支持下有系統地推動教科書研究。1974年埃克特死後,研究所易名為GeorgEckert Institute。

藤澤指出:「如果日本要突破,就得學習德國的經驗。我們從德國教科書國際研究所的經驗看到,日本也絕對需要一個具完善組織、由公眾撥款支持的歷史研究中心。」

1994年,日本前社會黨首相村山富市曾建議成立亞洲歷史資料館;翌年(1995年)是二戰結束50周年,當時一個由政府委任的專家委員會亦熱烈地通過這建議。但計劃後來丟淡,再沒有官員或政客牽頭真正推動計劃。

明報    
200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