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梁款兩論李嘉誠及 "社會資本"

[原題黑體]

千絲萬縷─我的梳頭同學

  幾個星期前,香港首席商人李嘉誠公開表示反對「商人治港」,說因為商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不適宜做特首。上星期四,另一首席商人吳光正高調反擊,拋出本周金句:「不論利益關係是千絲萬縷、一絲一縷還是無絲無縷,一個以權謀私、公私不分、利用職權打擊他人的人,不論是商人、專業人士、公務員或草根階層,都不適合做特首。」(《蘋果日報》,四月八日)

  這場商人對決,我冷眼旁觀,感覺如看港產片:場面火爆、人物性格反覆、劇情犯駁(一個跟高官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商人提醒人高官不應該跟商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道德教訓模稜兩可,觀眾心情懸在半空。

  這是一個不幸。

  香港是一個商業行頭的社會,商人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你我的福祉。幾十年來,平民對商人有幻想,不少人一生志願是緊跟超人,營商創業。與此同時,平民對商人有一種蔡子強所謂的「幻覺」,對「黑手」、「刮削」和「穿櫃桶」,有莫明的戒心。兩大商人互揭瘡疤,告訴平民你的幻覺非虛,原來所有商人的確是千絲萬縷,而起碼有一個商人可能真的公私不分,借勢打擊他人。

  平民對商人有民粹式的又愛又恨,套用吳光正的用語,已是「老生常談」。我說這場對決不幸,因為它的教訓其實可以拒絕民粹,超越老生常談。我相信如果我們肯跳過火爆場面,發展人物性格、修補犯駁的劇情,港產片和市民的生活,都會有一個更好的明天。我們要理順今時今日香港官、商和民間絲絲縷縷的關係。我們需一把好梳。

我的掌門同學

  吳光正發炮那一天,我收到一封信,信內夾了一份單張和一把好梳。

  信由一個叫HKU Class of '80+的組織發出。它由在一九八○年畢業的港大同學發起,目的開宗明義:先搞校友聯誼,再辦社會大事。看籌委名單,發現大部分屬跟我失散多時的同級同學,小部分在過去兩年的七一遊行曾經互拾腳毛,抱頭相認,相識之後,心裏竟然有說不出的親切感。

  這群同學,性格和學科相異,但大部分曾經在學生會大樓出沒,並且跟一九八○這個神奇數字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入學前一年,毛澤東和四人幫相繼過去,二年級時中國改革開放正式到來,畢業之後香港經濟和張國榮的歌喉一同光輝燦爛。因為這些歷史絲縷,這群同學今天多少擁有兩個做人處世的特徵:

  一、相比這一輩的新生代,他們出道早、機會多,經過四分一世紀的營役之後,大部分已成功上位。學生會的飯餐和烙印令他們至今跟「官」和「商」都較少勾結,但在民間機構,例如社會服務、環保、教育、媒介,他們是眾人之上的掌門。而因為他們大多讀過魯迅,為人相當老實,今時今日仍堅持事事身體力行,既做創作,又搞承傳,是名副其實香港民間社會的實力派。

  二、因為毛澤東,因為張國榮,這群同學特別喜歡論政、說史、談感覺。由學生時代開始,他們已習慣舞文弄墨查經據典、口水噴盡還復來。而因為一九八○年騎着老殖民、新中國和大香港的跌宕轉型,他們的思路屢經波拆、熟習的經文一改再改,也就養成了這麽的一種優良品格:黨性免問、最忌靠嚇,相信真理愈辯愈明和凡事都要在大家胸襟晴朗的一天才出發。

我的梳頭同學

  在吳光正大戰李嘉誠這一天收到同學的來信,如見清泉。信的第一段開門見山,號召「人老心不老」的舊同學一同「搜索心腸」,看如何可以更好「貢獻社群」。第二階段繼續無遮無掩,只為了建立一個公民社會,「我們建議推出一個名為『結伴成長』(Growing Partners)的計劃,第一炮是與弱勢兒童結盟成夥,走入社區,延伸社群「網絡」、建立「社會資本」。

  我對這個計劃有憧憬,首先因為我見到「人心不老」、「貢獻社群」這些令人面紅的溫心字。第二因為這些字來自二十多年來一直身體力行、既重創作又重承傳的掌門同學。這些同學非官非商、無錢無勢組織的第一個招牌活動叫做「籌款」,但多年來一直跟民間社會千絲萬縷,並願意發揮實力派的強項,在「毋忘六四」、「爭取07直選」的是非政治之外,細水長流,跟平民結網,為民間聚寶充權。

  我對舊同學有憧憬,更因為他們願意超越民粹、老實面對香港官、商和民間的千絲萬縷,履行做一把好梳的職責。李嘉誠不是把好梳,因為他賊喊捉賊、逃避現實;吳光正不是一把好梳,因為他一心打擊敵人,無心理順官商絲縷,只顧官商不結,不顧官、商、民在今時今日其實已經不能不結,以及如何為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進行公開、公正和具公義的三方積極勾結。

  相反,我的同學自幼能思善辯,討厭犯駁,他們有決心梳理港人生活的千頭萬緒。五月七日「結伴成長」計劃的公開論壇,我引頸以待。我預見我的老同學和二十世紀末的新生代聚首一堂,討論香港的矛盾境況,確認做人處世的妥與不妥,並探究如何給利字當頭的香港社會注入一個有經濟活力,又能關顧弱小、積極扶貧、企業肯負責、社區有資本、維港和地球有前途的可持續願景。

  Class of '80尾後有個十字,一九八○年畢業的、一九七七年入學的、一九八○年或以後入學的,但凡跟香港生活有絲有縷的,搞聯誼,再辦大事,無任歡迎。(網頁:www.hku.hk╱class80

梁款
信報財經新聞      2005-04-11

------------------------

十億元是個好開始

  李嘉誠向港大捐款十億元,獲悉後,我嘴角微震。

  大學經費告急,十億元是雪中的一塊大炭。徐校長說,這筆善款必須善用,不能亂搞平均主義,我完全同意。十億元,可以幫助擴建港大校園、推動醫療研究。十億元,可以做到更多。我希望它做到更多,因為這兩天我聽到不少令我想得很多的回應和解說。我聽到徐校長說這是「香港慈善捐贈的里程碑」,說「捐錢給大學是因為想幫大學、幫社會,因為大學的成果也是屬於社會」。李嘉誠說這次捐款,他深思熟慮,捐給港大是因為他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同時想為他「視作家園的香港」作出承擔。十億元,既樹立里程,又落實承擔,如何運用,實在需要從長計議。

社會資本 講個「信」字

  星期六在香港大學參加了八○年畢業同學發起的「結伴成長」計劃討論會,竟然在毫無預備的情況下,對「慈善」、「幫助社會」、「改變命運」、「香港作為家園」作出了十分詳盡的計議。

  「結伴成長」計劃的目的是將一些八十年代中生跟二十世紀的新生配對,結成友伴,一同探討兩代成長經歷,再建造階梯,企望新一代掌握裝備,青出於藍。星期六的討論集中在「香港社會貧窮加劇現狀」及「探討公民社會的回應」。與會者個個主意多多,但因為李嘉誠的十億元,我特別有興趣緊跟以下幾個課題:

  一、對四十來歲的中生,板間房和貧窮毫不抽象,「慈善」和「賑災」是他們人生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會上,我的舊同學揭發原來在進入大學之前,他一生人從未試過有一張正經的睡床,結果長期勞損,至今腰仍在痛。

  二、因為腰痛,他們對於香港今時今日人均收入勁升、財團勁賺,竟然仍存在鐵板屋和爛衫褲的現實,不以為然。他們也知道在現今香港營商和財富分配的格局底下,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爛衫勢將代代相傳,形成所謂「跨代結構性貧窮」。「賑災」原來並不是想像中的過去式。

  三、純粹金錢上的捐獻,許多時幫不了非直接關乎金錢的匱乏。貧窮牽涉爛衫,也牽涉排拒(exclusion)。跟華人與狗一樣,弱勢群體有許多地方很難進入,例如好學校、好餐廳、好居所、好會社、幻想中的西九龍歌劇院、現實裏的媒介頭條(除非你出事)和議會政治(除非你肯變身成一些公帑數字)。很多東西,他們很難得到,例如關懷、信任、鼓勵、栽培和自由發聲的機會。這不是一次學術性的討論會,但一個很學術的名詞慢慢由各人嘴邊跌出,它叫做「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我醒覺不少香港中生和新生輩終日浮沉,無法替自己「改變命運」,原因不在於社會缺乏善長人翁,而在於我們慣性把「社會資本」傾斜發放,主攻弱肉強食,放棄群體協作,由微型社會網絡到宏觀意識形態,主動將「非強者」排拒於外。

  那一刻,我忽然記起以前讀過的書本。書本教我人類歷史正進入第二個現代化。第一個現代化有點像五十年代的香港:西環當道,營營役役,重商抑文,爾虞我詐,路有凍死骨。第二個現代化有點像二十一世紀(浪漫化了)的歐洲城市,人均收入勁升,但財團有節制、知識行頭,但人人有書讀,並且死硬堅持一種無形的資產;文化上開放、對異見兼容、秉承公義、推廣協作,把社會資本盡量下放,製造政、商、民的三贏局面。

  Fukuyama大師說,第一個現代化不夠好,因為它令人腰痛、時刻要大搞賑災。第二個現代化比較好,因為它懂得自省,注重三贏,做人講個「信」字。

一筆巨款 兩點寄望

  研討會末段,大會重申「結伴成長」計劃志向遠大(幫助一群人抓住那個「信」字,改變命運),但行為踏實,一切由微做起(一對一配對,結網爬梯)。主持人最後戲說要「落閘放狗」,誓要勸服在場人士答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那一刻我望着勢將落閘的會場,驚覺原來這正是香港大學的教務會議廳,徐校長跟眾領導人快將在此就李嘉誠捐出的十億元從長計議。研討會終結,我對校長的寄望緊接登場。我希望校長可以緊跟李嘉誠先生提出的兩點心意,將十億元慎而用之。

  首先,我相信「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我希望在擴建校舍和精耕科研之外,校長可以借助大學人的知識,深入民間、細掌脈搏,撥款研究「跨代結構性貧窮」的成因「社會資本」傾斜帶來的惡果和「開明」、「互助」、「充權」、「發聲」對香港文明的好處,然後商量如何對症下藥,為個人和集體添置裝備,改變命運。

  我也希望校長鼓勵大學上下積極理順今時今日「以香港為家」這個信念,究竟有何具體內涵。校長說得對,這次捐款不是賑災,它可以是一個「以香港為家」的新里程。要做到這樣,校長應該勸李嘉誠向世人明確宣布,這十億元過去是私人財產,今天是公眾資本,它標誌着商人願意修改以往強者獨大的遊戲,跟大學(特別是大學「明德格物」的信念)結成有恒的夥伴,並願意跟大眾一起草擬一份無形的社會新契約,努力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公正營商、回饋社會,對維港上空、本地文化、弱勢群體和地球生態履行良好企業的職責,並積極探索政府、商人和民間三贏協作的新契機。

  香港要實行第二個現代化,風高路斜,十億元是一個好開始。

梁款
信報財經新聞      200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