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在地說農》之十二:種乜好?

《在地說農》之十二:種乜好?

這是農夫最貼身問題,但不同時期有不同答案。60年代之前,答案是米;70-90年代,答案是菜。那麼,將來農夫種甚麼最好?

已經沒必然或單一答案了。雖然,現今業界仍以種菜為主軸,但不少有機農友都反映種菜賺錢艱難,產量低時不夠菜供客,產量高時人家產量也高,很容易「頂爛市」。除非銷售模式有所突破,否則隨時滯銷。一些農夫直言最擔心的不是種菜,而是賣菜。

既然市場競爭激烈,便有農場嘗試引入少人栽種的品種,避開市場上的「主車群」,較早期有薯仔、羽衣甘藍,近年有蝶豆花。不過,即使能突圍而出,其他農場翌年也肯定會跟着種,市場很快又會飽和。也有農場採用「單作物、多品種」策略,主攻一類作物,但同時兼種多個品種,例如多款的沙律生菜,或不同顏色的車厘茄、番薯等,務求能既「專」且「雜」。

對於種菜的季節性限制,漁護署十分清楚,所以也推廣一些新類型作物,較突出的例子是西瓜。但西瓜對硬件(雨水棚)要求較大,本港又未如台灣般普及使用嫁接苗,成效時好時壞。(順帶一提,政府經常將高科技農業掛在咀邊,但對育苗等基礎條件落後情況,又不見得主動去投入改善。)

單靠政府不行,部份目光較遠的農場,已展開民間自救,選擇發展利潤較厚、但又不易快速彷效的農作物。這類多數屬於生果,例如菠蘿、火龍果、無花果,以及近年試種的牛油果。有規模較大的農場反映,種生果雖然回本期較長,但農作物較容易出貨和賣得好價錢,又不需像種菜般「睇得咁緊」,開拓空間反而較大。

市場中,亦開始出現一些不單純以商業形式運作的農產品,兼具保育等元素,例如塱原的米,荔枝窩的薑等。這類農產品雖未必能符合商業自負盈虧原則,但也豐富了市場的內涵。此外近年較觸目的,是有業界採取「單箭頭」策略,主攻一種農作物,例如冬瓜或椰菜,以技術、優質為賣點,種植監控相對嚴謹,且貨源集中,打入了超市的銷售鏈。這種銷售模式,可說與部份農墟農戶的「大包圍」策略,剛剛相反。

過往,漁護署曾引進多種農作物給本地農友試種,除了西瓜,還有網紋瓜、魚翅瓜、翠玉瓜、超甜粟、迷你冬瓜、杭菊等等,部份也取得不俗回響。不過,政府近年這方面工作似乎有所停滯,業界焦點也往往放在土地政策、農業持續發展基金、農業園之上。這些議題固然重要,但不要忘記,田上的作物才是農業的根本——種不好,甚麼農業政策也是死路一條。

圖片:近年多了農場栽種火龍果,銷情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