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口不對心的教(三):考試

口不對心的教改(三)

考試

時下有一種流行的傾向,就是向「填鴨」式教育制度發炮,指它乃眾多教育問題的罪惡之源。但若果大眾認為取消考試,一切問題就徹底解決,這肯定只會走向另一次失敗。近期高教聯就表達他們對教改的意見,指「英殖民地政府過去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文理科在中學階段太早分科,以致理科生對歷史、地理、哲學、社會很少認識,而文科生則對最基本的數學、生物及理化常識不甚理解,加上頻繁的考試,令學生變成填鴨式教育下的犧牲品,欠缺自信及獨立思考能力。」筆者不但反對這種講法,而且認為教改應維持「填鴨」式的考試教育。

考試體制勝在夠坦白,擺明車馬視教育為社會分層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份。並且專責過通考試或其他淘汰評分的形式來將人分級分等,好讓他們可以在找尋工作時順利通過各種選材的機制。在考試主導的教育制度裡,課室只擔當最低要求的功能,一聽一講的操作就與補習社比錢睇補習天王的Video class沒分別。可昔返學沒有自由選擇,在上課可聽可不聽的學校教育之下,老師也沒有藉由進行深入的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

  記 得筆者在臨近會考與高考時節,三五知己通通奉旨走堂,在圖書館、公園流連讀書吹水,比起困在學校快活得多,而且老師沒有理由說將應考的同學「荒廢學業」,因為留在學校基本上比走堂更浪費時間,這是一個公開了的謊言。

   其次,考試無須將學生的創意、思考、體育、美學藝術等一併照顧。但通識教育將會面對的是老師「攬上身」,以為事無大小,一經納入學科,便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部份;由以往獨沽一味強調考試,轉為多元智能,並得到老師良好照顧,所以要行Project Base Learning、老師要帶一班四十人分六組出field work,而且通通派發工作紙,保證每個學生多方面發展得到「適當」的輔助,考試、填鴨剩下的問題就自然一掃而空。受過通識教育的孩子也會顯得活潑可愛,德智體群美會得到均衡發展。

  其實考試最重要的意義,是它與成績高低,與個人才華、領袖才能無關,搞掂考試就各自各精彩,玩得讀得的學生,已經可以挺起胸膛做人。但有一些教改家說「無論史地、理化,一般都只是基本常識,要掌握一定的基本常識,才可以進行通識教育,否則通識科就會變成「通通不識」學科。」新學制提議要減少考試的壓力,本來無可厚非,但通識學科之廣、資料之多,怎令人相信考試壓力遜於以前?當通識要裝扮到教育會把差異抹平,考試更難發揮一視同仁的功能。

 而且,考試主導的教育體制內,略有不及者,亦不會怎樣自卑,至少沒有人大大聲講自己文武雙存。再者,Road Show有校長說通識教改最重視是學生的「德育」,看見通識教改的內容,特別是充滿愛國(黨?的課程,聽起來也毛骨悚然。相反,填鴨制度開宗明義是一場以考試為基礎的人生社會地位升降的淘汰賽。想攀爬教育梯階者,自投羅網,不會赤裸地開課「德育」。

   雖然筆者欣賞舊有制度,但有一點想提出。就是通識教改的討論之中,不少人會把維持考試的論點收為己用,透過投射昔日享受到的「餘輝」,不斷稱謂舊制度的美好而排斥一切革新的可能性。這種思維的危險在於其排他性,繼而拒絕反省舊有制度的弊端,甚至走向精英主義。雖然對考試制度持欣賞的前設,但筆白卻批判它造成的精英主義,最於導致社會財富不均的問題。

   如何把握通識教改的歷史機遇,將考試改變成造福學生、拉近社會等級的機制?下回再續

 資料圖片:

《中學》

導演:張虹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