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新聞商品化對呈現新聞真相及推動公共新聞的影響: 以凱晴事件作個案分析

文: 陳頴琳,黃自鴻

背景

新聞商品化改變了新聞的本質,從純事實變成了誇張甚至是故事化的報導手法。讀者依賴新聞媒體接收資訊,假如這些資訊內容偏頗,缺乏驗證,新聞就會失去它的價值。過去研究指出,無論是報業、電視媒體、網上平台也有商品化的趨勢,本文按這個基礎,以二零一三年凱晴事件為例,從三方面進行討論:一、世界各地媒體新聞商品化的情況;二、香港新聞文化商品化模糊新聞事實;三、香港新聞文化商品化推動公共新聞。結果顯示,報業在取材上偏離事實,另一方面,廣泛的報導帶動讀者討論,不少市民自發尋人,報業甚至報導香港市民的活動。本文引用過去十年不同研究對商品化的定義,試圖進一步探討新聞商品化如何影響本地報業。

香港報業往往以讀者群的口味為依歸,林思平指出,新聞屬於塑造公共領域的樞紐,不但和時事、公共事務關係極其密切,也與娛樂、廣告等互相糾結。新聞媒體經常混淆以上範疇並將這些混雜的資訊給廣大讀者。(2008:175-182)以上不僅是香港的現況,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著名節目主持人考佩爾(Ted Koppel)也曾公開發言,說到「我們的敵人是那些更輕鬆八卦的新聞風格,它們正不聲不響地侵入最權威的報紙頭版,我們的敵人是新聞和娛樂之間日益模糊的界限……而真正能威脅到我們的是整個新聞業的瑣碎化。」(2008: 64)香港的報業,無論是收費還是免費報紙都逐漸「商品化」;不局限於廣告(advertorial) ,在重要的民生議題上,為了增加讀者群,新聞業界也將廣告包括其中,混淆視聽。阿多諾(Theodor Adorno)、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等批評理論家更認為資本主義下的文化,包括電影、音樂、漫畫等等,也有可能是誤導群眾的商品。商品化下的新聞文化,是否符合上述說法?

梁麗娟指出,優秀的新聞未必都是世界大事,也不見得影響深遠,能吸引眼球的,可以促進銷路的就值得放在頭版。(2006:72)蘋果動新聞屬於一個典型的例子,以動畫為主,繪形繪聲把箇中「細節」描述出來,同時又將廣告穿插其中,打破了新聞是新聞,商品是商品的觀念。為了可以變成一種利潤更高的媒介,業界力求迎合大眾口味,並不以新聞的重要性為考慮標準,有時更把真相埋沒。凱晴事件(2013年11月)矛頭直指內地婦人,指他們「擾亂治安」;本地報業如《蘋果日報》、《東方日報》、《星島日報》等,都在沒有確鑿證據下將社會問題歸咎內地人士。「凱晴事件」成為轟動一時的話題,近年的自由行政策,容許更多內地人來港旅遊,他們的行為表現令本地人側目,更深化了中港矛盾。本地報業抓緊港人情緒,在事情還沒有水落石出之前,把這事當成事實描繪出來。本文擬以這個例子切入探討新聞商品化的現象。

不難發現,在狹隘的生存空間裏,報業,香港的第四權,無論在民生議題或政治議題上,從客觀描述轉變為故事化甚至商品化,達到提高銷量的目的。香港現今的報章已轉型為跨媒體,利用各種不同的形式提供資訊,並跨越傳統新聞的界限,以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編輯報紙版面。不再限於傳遞資訊,通過如七一、凱晴等迴響較大的事件,報章更藉此呼籲大眾關注時事,甚至號召人民走上街頭,宣洩不滿。香港民眾未能掌握自己家園的未來,因此將情緒寄託在新聞之上,新聞就在這樣的情態下發展出商品化的傾向。

文獻回顧

一、新聞商品化

經濟學家指出「新聞是商品,不是真實的鏡子影像」(Hamilton, 2004: 7)。過往不少學者發表有關媒體跟商品化的關係,從1994到2013年,EBSCO網上數據庫超過450種新聞傳播期刊中,共43篇論文集中討論電視媒介的商品化問題。其中討論的,包括電視媒介如何報道醫療旅遊(medical tourism),引致醫學健康商品化(Imison & Schweinsberg, 2013);另一方面,媒體推動使本質不是商業活動的奧運會商品化;研究更指出奧運會加強宣傳成本以吸引資助,使奧運會「貴在參與」的原意受到商品化的挑戰(Armour, 1996)。也有學者認為市場以顧客需要為先,民主以民眾追求的價值為前提,媒體商品化讓一切變得更純粹從經濟的角度出發。(DiZerega, 2004),另一種觀點則指出,在高度競爭的報業裏,市場價值比民眾價值更為重要(Manne, 1999)。以上說明媒體商品化如何導致報道的事物商品化,可是在報業的探討仍然相對較少。同時,上述研究集中討論報道商品化導致報道對象喪失它的本質,卻忽略了報導不公甚至失實的問題。在《蘋果掉下來》一書中,梁麗娟提出不少報業「蘋果化」的問題。「蘋果化」指的是色情暴力的渲染和報道失實。在商品化的問題上,她指出新聞追求娛樂化,頭條可以是台慶劇收視創新高,也可以把嚴肅的政治議題包裝成娛樂新聞一樣(2006)。然而,把事實展現人前是新聞的最基本原則,事實真相有否被扭曲,而在報導的同時,報紙的主觀情緒會否促使公共新聞的形成,是我們值得深究的問題。報業以文字力量推行社會運動,在吸引大眾眼球的同時達到推動社會民主進程的結果,這也是此前學者未有全面論述的地方。循此,從以上的研究來看,本文擬探討以下問題:

1. 新聞商品化有否模糊新聞事實?
2. 新聞商品化是否幫助推動公共新聞的形成?

二、香港新聞文化商品化模糊新聞事實

「商品化」不再只局限於文化工業。蘇鑰機解釋,「新聞變成一種純粹的商品。新聞和其他商品沒有分別,只是一種交易工具,目的是替投資者賺得最高的回報」(2003:101)。新聞以大眾口味為終極目標,在推動民生議題方面更著重大眾的意向。史都華‧艾倫指出,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如何製造真相,「在探索報紙的講述模式時,重點在於它的新聞價值專業觀。這是報紙的社會性格,它不僅受到目標閱聽人(target audience)的意見影響,也受到各種機構、科技與商業層面的限制,使報紙以不同的方式處理相同的主題」(2006: 1995)。

新聞的特性,包括重要性(Prominence)、時間性(Timeliness)和地域性(Proximity)。新聞工作者一直以來謹守求真、求事實的信條,但在尋找真相的同時,不能否認的是無論電視台、報業以至電台都有預設立場,或多或少在新聞的取材、議題設定、版面的編排及篇幅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標準。蘇鑰機曾經在《傳媒透視》中提及特首選舉新聞商品化,「香港新聞界強調編輯自主,由記者和編輯作專業判斷去處理新聞。但在這次選舉報道中,個別傳媒老闆的身影或明或暗,對所屬報紙的報道和言論似乎有相當影響。現時的傳媒都是由財團企業經營,老闆有不少其他生意和政經利益考慮,編輯部的獨立自主並非必然」(2012),證明新聞在政治上有一定影響力,甚至可以左右大眾對未來領袖的意向。報業作為社會的第四權有其詮釋及議論的空間,更為重要的,在利益大前堤下,報道的內容有否偏頗。新聞與故事是不可混為一談,超現實(hyperrealism)的新聞題材,包括繪形繪聲的蘋果動新聞,跟大眾如何看待這些新聞內容(interpretive community)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也就證明報道的內容確實影響讀者的思考。

三、香港新聞文化商品化與公共新聞的推動

公共新聞是指新聞報道與媒介活動互相配合,推動社會運動,建構城市的價值的一種新聞形式。公共新聞的特徵大致可有四點:主流新聞媒體運用目擊者的視角於新聞報導之中;主流媒體讓讀者或觀眾參與新聞報導;主流媒體以外的網絡獨立新聞媒體越加重要;開放公眾集體參與新聞平台。黃天賜就指出,主流媒體以公共新聞為消息來源或報導內容,網上平台發佈、轉載主流媒體的有關報導,新聞消息鋪天蓋地,確實有助推動社會運動(2013:95-103)。

在香港,人民的線下活動甚至是社會運動主要涉及政治及民生議題。張讚國指出,「主流媒體向權勢或利益靠攏,都是一種沉淪,影響所及,失去的豈止是新聞界的尊嚴和可信度,更是公共領域的萎縮」(2013:24)。現今香港的主流媒體希望得到閱聽者的支持,突出新聞頭條及篇幅;得到讀者的支持後,報章得以推動公共討論,引起社會迴響,推動社會運動。新聞「商品」的消費者並非僅僅選擇自己偏好的產品,而是在消費時形塑自己的偏好,並且影響報道或評論的人事物的口味(Baker, 2002)。

我們看到現今社會大多依賴新聞媒體吸取最新資訊,跨媒體新聞已是每天的必需品,隨著二十四小時新聞台的誕生,網上新聞發展蓬勃,加上報業立場在政治議題上更為明確,它是否只是作為一種媒介如此簡單,還是在推動公共新聞有積極的作用?

四、討論

以凱晴事件為例,本地報業引述市民如何參與是次幫助尋找凱晴,參與公共新聞的推動。另一方面,在內容及標題上,報章又以故事化手法描寫凱晴事件始末,與新聞按事實報道的作風大相逕庭。

傳統媒體報導 社交媒體旋即行動

傳播大致可分為兩類,即線上活動(online)和線下活動(offline activity)。本地報業報道有關內容,並將「受害人」和疑犯的外貌描畫出來,好讓市民目擊「疑犯」後通知警方。這種互動立刻獲得廣大網民的支持,甚至獲得明星的關注,為螺旋式的傳播效應,線上線下相互合作,市民自發在網上設立平台,引起更多人對此事的注意。

報導方式故事化 錯誤引導讀者

在商品化的影響下,新聞報導故事化無疑對報導的真實性(truthfulness)造成嚴重傷害,也是報業長遠發展的一大絆腳石。雖然讀者常被有趣的標題和生動的內文吸引,問題是報章直接引用網民的說話,在未經證實下成為第一手資料,實在有違新聞報道的專業操守。

另外,報章寫出不同版本的推測,無疑是故事化的寫作模式。新聞學追求的是真實性,記者需要綜合和驗證,篩選出傳聞、諷刺和無意義的內容,集中尋找什麼才是真相(Kovach & Rosenstiel, 2001)。在凱晴事件一事上,報章以不同版本推測事件,絕非專業的報道手法。

網絡支援引發問題

公共新聞的重點,在於市民如何參與議題其中。「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大眾愈來愈容易在網上發表內容,加上社交新媒體的發達,公民新聞亦趨普及,一些社區見聞或網絡盛事,轉瞬成為大眾追捧的熱門新聞,甚至傳統新聞媒體亦加入報導」(黃天賜,2013:103-104)。凱晴事件發生後,近8萬名網民關注facebook「我地要搵番個bb女」群組,可是,報導卻輕率引述有人聲稱認識凱晴母親﹕「俾人搶個女嬰係我老公個fd(朋友)家姐個女……係私人恩怨唔係無理搶B,唔使太驚慌。」友人回應:「周街搶好驚,個BB最無辜。」報紙引用網民例子,不但未經證實,更製造不必要的恐慌,正是公共新聞引發出來的問題。

傳統媒體報道欠公正

文字運用準確十分重要。然而,新聞娛樂化變得普遍,在上述的例子中,當事件還未弄清之前,記者就已在內文直指疑犯為「內地婦人」。另外,報紙標題如「全城尋B女爸媽大恐慌」、「網民逐點抽絲剝繭 疑『拐子婆』屬虛構」等,看似非常生動,卻在挑戰新聞本質的底線。說出真相是記者職責,那些很有可能發生、或許可能以至於虛構的事情,只適合於娛樂業都不見容於新聞行業(瑞夫,2006:129)。傳媒現今傾向以創作當作報道,真正的新聞將會慢慢消失於讀者眼前。

參考文獻: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李少南(2003)。《香港傳媒新世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史都華‧艾倫(2006)。《新聞文化:報紙、廣播、電視如何製造真相》(陳雅玫譯)。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吉見俊哉(2009)。《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蘇碩斌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李家文(2010)。《新聞是歷史的畫面:香港的電視新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吳俊雄、馬傑偉、呂大樂(2006)。《香港‧文化‧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林思平(2008)。《通俗新聞:文化研究的觀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胡文宗(1999)。〈蘋果日報「讀者要,我們就賣。」〉。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麗娟(2006)。《蘋果掉下來──香港報業「蘋果化」現象研究》。香港:次文化堂。
彭芸(2008)。《21世紀新聞學與新聞學研究》。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天賜(2013)。《新聞已死?》。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里查德‧瑞夫(2006)。《新聞到底該怎樣?》(余波、王瑛芳譯)。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張讚國(2013)。《匆促的記者:公民新聞、媒體與社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張圭陽(2009)。《傳媒風:傳媒的價值與運作》。2版。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葉蔭聰(2011)。〈香港新本土論述的自我批判意識〉。《思潮》,19期,頁103-117。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邁克‧費瑟斯通(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蘇鑰機、譚麗珊、鄧皓文(2013)。〈特首選舉報章報道:總結與檢討〉。取自新聞教育基金,http://books.jef.org.hk/books/media/2.2。另見於《傳媒透視》,http://rthk.hk/mediadigest/20120413_76_122855.html
蘇鑰機(2013)。〈市場導向下的新聞傳媒〉。李少南(編),《香港傳媒新世紀》(頁99-123)。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羅永生(2008)。〈(晚)殖民城市政治想像〉。羅永生(編),《殖民無間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Armour, N. (1996). Notre Dame unique in sports marketing.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0(4), 465-469.
Baker, C. E. (2002). Media, markets,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iZerega, G. (2004). Toward a Hayekian Theory of commodification and systematic contradiction: Citizens, consumers and the media. Review of Politics, 66(3), 445-468.
Diefenbach, D. L., & West, M. D. (2007). Televis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ental health issues: Cultivation analyses and the third person effect.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5 (2), 181-195.
Durham, M. G., & Kellner, D. M. (Eds.). (2006).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Keywork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Fullwood, C., Sheehan, N., & Nicholls, W. (2009). Blog function revisited: A content analysis of MySpace blog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2(6), 685-689.
Fiske, J. (1992). Popularity and 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In P. Dahlgren & C. Sparks (Eds.). Journalism and popular culture (pp. 45-63). London: Sage.
Grabe, M. E., Samson, L., Zelenkauskaite, A., & Yegiyan, N. S. (2011). Covering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s: Does reporter gender affect the work lives of correspondents and their reportag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5 (3), 285-206.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W. Regh Tran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Hamilton, J. T. (2004).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sell: How the market transforms information into new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mison, M., & Schweinsberg, S. (2013). Australian news media framing of medical tourism. BMC Public Health, 13(1), 1-12.
Kovach, B., & Rosenstiel, T. (2007). 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 Rev. ed.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Manne, H. G. (1965). Merger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3 (2), 110-120.
Napoli, P. M. (2003). Audience economics: Media institutions and the audience marketpla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parks, C. (2000). Introduction: The Panic over tabloid news. In C. Sparks & J. Tulloch (Eds.). Tabloid tales: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pp. 1-40).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Wirth, W., Matthes, J., Schemer, V., Wettstein, M., Friemel, T., Hänggli, R., & Siegert., G. (2010). Agenda building and setting in a referendum campaign: Investigating the flow of arguments among campaigners,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7 (2), 32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