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建制的迷信(一):委員會/決策局戲法

建制的迷信(一):委員會/決策局戲法

特區政府以至建制派的政策、政治思維一直有不少欠缺根據的盲點,近年已經升級成為迷信的層次。政府及建制派所強調的務實,不過是以看似專業的理性語言包裝非理性而已。

近年政府最厲害的「大迷信」是認為只是鎖定問題就能夠找出應對的解決方案,讓市民以為問題可以解決。這種政策思維不乏例子,政府認為香港創新不足、資訊科技發展不濟,就成立創新及科技局;政府要解決貧窮問題,就將貧窮問題視為獨立問題,然後成為扶貧委員會,對症下藥;青少年上流機會不足,就將搞協助青少年發展的政策,同時將青年事務委員會的角色加重。

可是,現實上大部份問題都是社會結構問題,將問題孤立起來解決只能做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效果。以青年欠上流機會為例,青年欠缺上流機會的原因是甚麼﹖租金騰飛,創業艱難;來自內地的競爭增加,一個不斷強調「背靠內地」的社會未能增加青少年渴求的發展機會(自由行的利益落入資本家的手、樓價上升的得益者不會是年青人),這些都是結構、社會發展方向問題,任何青年相關政策都不能觸及問題根源。同理,政府整體沒有開通的創新發展思維、經濟結構及教育也不鼓勵年青人投身創新行業的話,新設一個決策局也無補於事。

簡而言之,政府將問題孤立出來,然後成為對應的委員會、決策局,根本是治標不治本。不過,在這個治標的過程中,目光就放在委員會與決策局的成效(甚至連成效也不看,君不見有好些決策局的作用有如紙版公仔),而不再注視根源的結構問題。更悲哀的是,委員會及決策局的成立有「利益輸送」的空間, 或名或利,而市民就確確實實地將公帑送到一個不能觸及問題核心、效用成疑的決策局之上。

這是一種轉移視線的戲法,而這戲法又可以將利益有效輸送,進一步鞏固建制力量。市民對這種思維的迷信,導致他們盲目相信政府已經盡力改造社會、建制派為民出力,而掩眼法將種種官商勾結、地產霸權問題掩蓋,背後種種政治勢力、資本家就繼續搾壓社會。

以建制派在立法會內的議席數目及泛民似有實無的對抗力量,這種戲法長期有效。政府推出的問題政策愈來愈多,赤化的範疇也愈來愈廣,反建制的力量忙於遊擊反抗,往往未能牢牢地抓住問題根源。區議會選舉中不少政壇新人冒起,希望他們可以有更完整的社會觀,狙擊問題核心,突破市民的迷信思維,不要再受政府的低級戲法所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