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民族意識與學習歷史的矛盾

民族意識與學習歷史的矛盾

雨傘運動後短短不過兩年,越來越多香港年輕人打出「港獨」的旗號,對國家的象徵包括國旗和國歌作出輕藐的行為。引起主流社會反思:為什麼回歸後的一代會如此不愛國?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沒有既定答案。不過一些建制人士就將問題歸因於新一代欠缺中國歷史教育。於是有親建制人士期望將中國歷史科列為必修科目,幫助學生培養民族情感、培養愛國觀念、為邁向民族團結及國家統一而奮鬥。

本文無意討論教育局的初中中國歷史課程諮詢文件,只想說明過份強調「民族情感」的中國歷史科可能製造歷史盲點,無法讓學生真正地認識中國歷史。

「中華民族」意識並非自有永有

自從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所寫的《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面世後,學界普遍認同民族意識(nationhood) 是一種近代的文化產品,並非遠古流長。根據安德森的說法,近代歐洲出現的民族意識起源背景是羅馬教廷為核心的神聖體系末落,隨後大規模印刷業興起,造就方言書籍、小說和報紙的買賣和流傳,加上長期政治、經濟及文化變遷,令方言群體出現「共同體」的想像,西方各國的人民逐漸被型塑成「民族」,出現多個民族主義(nationalism) 和民族國家(nation states) 。

同樣地,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國人並沒有把自己想像為「中華民族」,而是「位居中央」之民。[1]在1895年前,「民族」一詞甚少使用,其含義亦沒有和nation有明確的對應關係。直到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慘敗後,知識份子分析歐美各國和日本強盛的原因,才開始運用「民族」的概念。具現代意義的「中國民族(Chinese nation)」一詞在1898年才出現於梁啟超的翻譯作品上;[2] 其後,中國人使用「民族」一詞大幅增加。在國家瀕臨被列國瓜分的情況下,知識份子嘗試將歐洲民族主義複製,於是創造出「中華民族」這一個可供政治動員的概念。[3]

今日提到中國人都是「炎黃之孫」、「同根同源」、「血濃於水」,這些概念在中國民族主義出現之前並不存在。傳統上黃帝作為「先祖」的概念,只是歷代皇帝為求加強皇權正統的合法性而建立的虛擬血緣關係。視黃帝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先祖」的始作俑者,同樣是梁啟超。他在〈少年中國說〉一文中寫道:「我黃帝子孫聚族而居,立於此地球之上者既數千年,」此後的知識份子加入論述,建構出血緣同源於黃帝的一個想像的共同體--中華民族。[4]

強調民族意識只會製造歷史盲點

現在經常掛在口邊的「中華民族」,實際上是一百多年前,知識份子為引起國民共同受難的同情感和恥辱感而建構出來的產物,並非「自古以來」存在,亦非理所當然之事物。而民族主義帶來的仇恨和領土擴張,在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已為人類帶來沉重的教訓。時至今日,我們是否仍需要培養「民族情感」,並以此作為中國歷史科設立的目的?筆者十分懷疑。

在民族情感主導下,歷史選材往往側重帶出民族自豪感或恥辱感的情感,與民族復興或恥辱無關的歷史往往會受到輕視。例如1842年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簽訂《南京條約》,其後中國多次與列強國家簽訂種種條約,過去的中國歷史科往往強調這些條約「喪權辱國」,是中華民族的恥辱。但卻忽視《南京條約》是中國首次踏入國際條約體系的外交史里程碑,其後簽訂的種種條約,當中包括了外交官員如李鴻章等運用《萬國公法》(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進行的外交角力。[5] 這些對今日國際關係有啟發性的外交史,卻被民族恥辱的情緒蓋過而得不到重視。

此外,在渴求民族復興的主軸下,近代史的討論多集中在清朝中葉推行的洋務運動和百日維新的成敗,卻忽略同一時期魏源、馮桂芬等文化精英提出擴大文人政治參與的機會,甚至出現建議每百戶或千戶投票選出官員的民主制度的歷史先聲。[6] 至於1900年後的晚清新政,內容包括了君主立憲、權力分立、地方自治、普及民權等重要政治議題,但基於無助清朝覆亡的命運而在不少歷史教科書中輕輕帶過。而民初頗受重視的「聯省自治」,甚至毛澤東提出的各省人民自治的歷史聲音,則因不符民族「大一統」的理念,在中史課程完全一筆勾銷。

以上例子,都與當下中國息息相關,但民族主義史觀卻有所忽略。強調民族情感與真正學習歷史是有矛盾的。唯有放下民族情感,才能發現歷史當中的眾聲喧鬧,理解所謂「傳統」和現存結構是由種種因素而形成,並非自然而然。追本溯源,人才能從過去存留至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結構的框架解放出來,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盧日高@進步教師同盟

原文刊載於《香港電台通識網》,此為修訂稿。

註釋:
[1]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出版社,2010年。頁50。
[2] 梁啟超首次用「中國民族」一詞,在他翻譯日本人柴四郎的《佳人奇遇》。
[3]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237-245。
[4] 沈松橋:〈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http://ultra.ihp.sinica.edu.tw/~origins/pages/book3.htm
[5]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頁227-233。
[6] 孔飛力著,陳兼、陳之宏譯:《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123-125。

參考文章:
端傳媒:〈香港課綱爭議──下一代該學什麼歷史?〉。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24-opinion-cs-chinese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