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思慧:社運何須粉雕玉琢?居民抗爭何堪騎劫﹗

按:真正反省開始了!市區重建問題到底不只是涉及一堆新術語的問題,而是如文思慧所說,它要求我們根本地向自己生活的這個城市提問:由「重建」所引發的社會反省與行動,應是徹頭徹尾的政治與倫理挑戰及取態...

社運何須粉雕玉琢?居民抗爭何堪騎劫﹗
評《灣仔街紙》--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計劃總結報告書 (2006)
文/ 文思慧

《灣仔街紙》(總結報告書)是收錄之前出版的《街紙》的最有代表性文章云。閱後初覺茫然,復覺驚心﹗不知道這麼悲慘(雖然不是罕有)的迫遷「重建」事件,竟可以被花巧的圖畫印刷、文字魔法重重疊疊地掩蓋,從而製造出一幕專業救世、明天更好的終曲,即埋下了由專業精英甚至加入財團主導、由群眾配合去「發展」的增值社會,乃是更好的明天的伏筆。

抗爭勝敗真耶幻?
拆卸利東街引發出H15關注組長久抗爭中所提出的要求,全不能實現。這是運動的大敗、慘敗,卻被《街紙》一書輕輕帶過,而將大量篇幅轉移去說有了這次專業及區議員的帶領,開了破天荒先例,便可裨益於日後各區重建時的社會工程。書中講及有關的裨益可歸納為以下三項:(一)把市建局收地重建過程中諮詢機制的缺陷暴露出來--包括要早些諮詢、要就更廣泛的問題如怎樣更新和發展該地區作諮詢;(二)讓大家認識了應搞「社會影響評估」;(三)提出了「社會企業」的年代經已來臨,香港舊區重建要把握這個契機。

上述這些被《街紙》視為新視野的項目,貌似激進,到底隱含了那些價值傾向,其實值得一一解剖、辯論。例如,諮詢機制要涉及更新和發展有關地區,甚麼是更新、發展?是向「市場增值」傾斜的那種可持續發展(發達)嗎?又如「社會影響評估」,所指的是那個範圍內的社會、那些影響會納入評估中?容我得罪問句,喜帖街的印刷與所用的紙張,需不需要(在大眾的支援下)改用環保甚至減用的原則?又假若重建了讓人更能安居的社區,區內的業主們會加租嗎?這些都是只去侃侃而談「社會影響評估」所不能揭示的根本問題。至於「社會企業」是甚麼,按照本書所提供的外地例子,有的是得到Shell、IBM等財團參與在區內「製造就業」的「振興經濟」舉措,有的是利用搬弄區內「景觀據點」去吸引遊客......可見「社會企業」對社區來說,是提升還是出賣,實在大有斟酌之處。

但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
《街紙》縱使將這次在灣仔展開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視為一個里程碑,卻對上述的基本價值問題無甚明確探討,故由之而引申的「以人為本、居民參與」重建模式,其實亦無明確闡釋。另一方面,本冊子中不同的文章都不時展露了(一)向現有權力結構傾斜的終極價值觀;(二)完全蔑視居民自發反迫遷護家園的運動傳統。前者表現於在說了一堆漂亮的抽象原則(如公平、為本土文化自豪、多元化選擇、保留社區網絡、了解居民需要)之餘,每當涉及具體評論與提問時,便會提出市建局收購物業不應「扭曲市場一貫運作秩序」、「尊重私有產權原則」、「以原業主為本」等吻合於官商長期聯手為鞏固其利益而製造的意識型態--亦即是令高地價政策、托勒斯壟斷、金錢主導人民無根等反倫理境況得以在香港日趨熾烈的惡劣根源。

至於自捧是次之「市區重建策略檢討」是前無古人,則恐怕是從統治精英、專業主導的角度來看歷史,才會如此狂妄。在鋪敘「重建」在香港之百年歷史時,有關文章認為英國人在香港率先作的重建是為了改善居住環境與防止傳染病爆發,而對往後百年的各種遷拆重建,都沒有提出甚麼批評,只是對近年市建局未能平衡「互相衝突的多重目標」提出質疑而已。

其實,古往今來統治者怎樣建設城市、怎樣推倒城市、怎樣重建城市,從來都是為掌握權力者的利益著想。從古代羅馬建成鬥獸場以顯統治階層與眾同樂、一起享受觀看奴隸鬥獸的懷柔舉措,以至在香港歷史上屢見不鮮的木屋區大火、將重建區大火、及近至清拆荃灣及金輪大廈等之天台屋、清拆大磡村等等數之不盡的趕絕居民及居民抗爭,都是清楚不過的例子。而為甚麼滿口改善居住環境及公共衛生,卻又在回歸大局已定前,經年累月都沒有在居住條件大有可改善之處的九龍城寨搞甚麼重建?一切在於權力之自我延續與擴張,實在昭然若揭。而長久以來香港的統治者讓地產勢力見山開山見海填海,而不受大眾的質疑,實在亦反映了教育與宣傳向港人長期散播追求破舊愛新、地產增值等「民粹感情」之成效。對這一切,《街紙》皆無批判及交待,彷彿自盤古初開,到今時因為有了灣仔區議員、專業規劃師、建築師、測量師、環保團體、文化界等專業精英參與其事的「關注活動」,才呈現出重建過程之不合理,及由於這些「關注活動」,日後轉向合理化便指日可待了﹗

由「重建」所引發的社會反省與行動,應是徹頭徹尾的政治與倫理挑戰及取態--當下便涉及「說不」的勇氣、合作與關懷、小即是美等等顛覆著眼前強大的常規政治與經濟暴力的自主追求。反之,借著甚麼曲曲折折的專業精英課題--如可持續發展、社會企業、持份者、舊區的社會資本、區政空間等擾人清聽及唬嚇民眾的噱頭,也許能為專業精英要多分權力的幾杯羹鋪路,卻嚴重混淆了重建議題所涉及的反欺壓抗爭的政治與倫理。我見到的《街紙》,政治上沒有真正的權力批判,也無倫理上的提升,既望不見歷來「重建」中犧牲者的白骨,還滲露出禁不住的沾沾自喜。

----------------------
延伸閱讀:

金輪抗爭:從天台到八樓 (香港:學聯社運資源中心,1996)
Street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Public Space (Ed. by Celik, Favro & Ingersoll, Berkeley, CA: Univ of California, 1996)
The Humane City (John R. Short, London: Blackwell, 1989)
神話喜帖街 (陳景輝,2006.8)
陳皮村網站連結:http://hk.geocities.com/the_backwaters/2006speci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