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親愛的》:親愛的,放過我 !

《親愛的》:親愛的,放過我 !

( 原刊 AV Magazine 30-01-2015)

陳可辛導演去年的作品《親愛的》終於在香港上映了,以大陸人販子拐賣兒童為題材,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票房超過三億元人民幣,電影本來計劃去年十二月在香港公映,但當時正值雨傘運動,導演說香港觀眾應該沒心情看這部電影。

我是去年十月在香港亞洲電影節期間看的,當晚陳可辛在放映前與觀眾說了幾句話,但沒有影後答問環節,我看後真的有很多問題想問他,事隔多個月,執筆之前把電影重看了一次,仍難掩我對導演手法的憎厭。

《親愛的》其實頗令人感動的,講述田文軍(黃渤)與魯曉娟(郝蕾)兩夫婦的兒子田鵬被拐,田文軍用盡千方百計尋子,心力交猝,夫婦後來加入了尋子的互助組織,認識了許多同病相憐的朋友,在韓總(張譯)的協助下,終在偏遠山區找到兒子。

以上是電影的前半部,拍得很緊湊,而且在適當的地方煽情,在眾演員精彩演出下,掀動觀眾情緒。後段農婦李紅琴(趙薇)登場,單純的她到深圳,欲申請領養一位由她養大,但懷疑是丈夫拐來的小孩,遭福利局拒絕。李紅琴在律師高夏(佟大為)協助下爭取領養孩子。電影變成為了煽情無所不用其極,盡顯陳可辛和編劇張冀的灑狗血本色。

陳可辛一直標榜「真人真事」,田文軍尋子最後帶出李紅琴的故事,本身已經很具戲劇性,但編劇和導演太貪心,要令片子包羅萬有:譴責人販子同時又想批評一孩生育政策及領養制度,但立場又不強定,點到即至,同時又要消費李紅琴這位農村婦人的愛子情懷。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是一長長的 track out , 拍攝在醫院走廊得知自己懷孕的李紅琴,蹲下痛哭(因為她一直被騙是不孕),然後打出「陳可辛導演作品」,伴以群星合唱的主題曲,之後播出真實人物的新聞片段及生活錄像,接著是演員們在試片室看片段的情況,鏡頭強調黃渤、郝蕾和趙薇們眼泛淚光,然後劇組安排角色的原型到訪,與演員們深情擁抱,導演也在當中。

陳可辛將這段「花絮」放到電影尾聲中,苦主和演員一家親,成為電影的一部份,將「真人真事」的價值消費到盡,感動是用淚水來衡量。

當字幕打出「本片據真人真事改編 部份情節並未真實發生」時,令我更感到陳可辛的偽善。我當然理解,所謂「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必定經過藝術加工,但導演和編劇在哪個位置加入虛構的情節,便反映了他們的心態。我感覺電影對李紅琴(角色原型是高永俠女士)「加插」了一些不甚光采的描寫(如她為了說服丈夫生前的地盤工友作證人,以性愛來交換)導演更拍了一個翌晨工友揪著褲頭,匆匆忙忙離開李紅琴房間的鏡頭,惟恐觀眾不知他們發生關係 。

最後一幕琴得知懷孕(暗示經手人是工友,而琴一直以為自己不育),除了傷心和震驚外,還隱含「自討苦吃」的指控,可見陳可辛的心態很壞,沒有一絲同理心和同情心,以奇觀的角度及歌聲來消費李紅琴的不幸。我很懷疑真實的高永俠會否那麼工於心計?翻看過一些報導,得知劇組曾接觸高永俠但她沒答允將她經歷拍成電影,村民在田間追打田文軍夫婦,李紅琴在深圳遭被拐孩子家屬辱罵的情節也是虛構的,高永俠事實上有一名親生的18歲孩子,電影並沒交代,她之後也從沒再懷孕,至於對高女士不光采的描述,被導演輕易利用變成這個「感人」故事的情節,我不知高女士看了《親愛的》會有什麼感受?我卻想起片中一段,在領養的申辯會上,律師高夏指責當局不近人情,以法律欺壓沒受過教育的善良農民李紅琴。但試想想陳可辛也不過在消費(並且欺凌)高永俠罷了。

原文刊在作者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