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杏花邨居民:全港受災,唔好聚焦我地,關心其他地方 31 座居民臨時築堤,奇蹟保住升降機

杏花邨居民:全港受災,唔好聚焦我地,關心其他地方  31 座居民臨時築堤,奇蹟保住升降機

* * *

圖 1 - 2

當你去到杏花邨和將軍澳海濱,千萬別誤會當地正有工程,颱風才把沙石吹至遍地。兩地本來完好,是風浪把巨大的防波石推上岸,硬生生把嵌在路上的磚頭刮起。

2

現在你身在岸邊,見到沙石被搬到兩旁,前路不致被沙石埋沒,都有賴民眾一點一滴開路。

* * *

3

圖 3 曾太太和兒子(兩人沒有上鏡)

曾太太說各樓層災情不同,訪問時食水和電力雖已恢復,但依然沒廁所水和升降機。

曾太太說管理公司理應更有作為。比如居民早曾建議,不應只有沙包聊勝於無,電錶房和水錶房應有更好的設施防洪。

* * *

4

圖 4 陳先生(Samuel)

Samuel 住在上杏花邨,離岸較遠,未被禍延,一切保全。颱風甫過,沿岸磚頭被風浪吹起,連同磚下泥沙,海洋塑膠,都散落滿地。邨民和各地義工收拾兩日,才稍復昔日輪廓,讓居民能夠繼續釣具跑步。

「自從上年天鴿,全港都知道杏花邨情況嚴峻,但問題一而再咁發生。一年前先整番好嘅公園而家又係咁;停車場好似上年咁水浸。好彩車主早有警惕,駛走哂一架不留。天災固然無可避免,但我睇唔到人嘅改善。」

* * *

5

6

圖 5 - 7 朱太太和陶太太(兩人沒有上鏡,荷蒙俯允拍攝其子女清理沙石)

朱太太說:「我覺得傳媒太集中湧哂嚟依度。其實將軍澳、馬鞍山,好多地方都受災嚴重。」

陶太太深以為然,覺得媒體誇大了當地災情,「依個係全球問題。只不過依度話畀大家知,再唔改善就唔單止杏花邨,邊度都會咁樣。」

7

她慨嘆沿岸草木,不過在一年前因天鴿而修復,「舊年係咁今年又係咁」。她籲管理公司應該從防波堤上治本,不能年年小修小補。

筆者問孩子是自發落場還是媽媽相迫。孩子答:「係一齊落嚟。」

* * *

8

圖 8 - 9 黃太太、鄺太太和女兒

兩位太太都和女兒屈膝蹲下,在草叢挑出發泡膠。

黃太太說發泡膠決非來自陸地,猜測是來自三家村和鯉魚門,過去為漁業所用。她們執了一兩小時,已經包裹了六七個垃圾袋,「發泡膠好碎,執得好辛苦。」

9

黃太太是建築師,已住在杏花邨廿多年,風災前屋邨已在各處險要放置水泵和沙包,但於事無補。她認為管理公司是時候考慮大刀闊斧,加高岸堤。

* * *

10

圖 10 黃氏姊妹

在海濱路上,居民絡繹搬磚、剷沙、執膠,卻有兩姊妹不住在這裡。「放假呀嘛。有時間咪一齊幫手,大都都係香港人。」

原來她們住在觀塘,風後翌日先幫忙清理家園,後見新聞報道,杏花邨損壞較嚴重,又跋涉前來幫忙。

「其實好多香港人都好有愛心,唔好熄滅依份感情。雖然社會有好多問題,大家都收埋自己,但一有災難大家就會出嚟。」

* * *

11

圖 11 - 12 梁太太

筆者幾經轉折,終於找到 31 座居民。近岸的杏花邨樓層俱因水浸,海水灌入升降機糟以致停運,唯 31 座力保不失,梁太太娓娓道出原因。

當晚大堂水浸已逾膝,為阻海水灌進升降機糟,居民用回收箱和家中舊衫,臨時建起兩道「堤壩」;並用家中煲盤不停濣水,人鏈傳遞煲盤將水運出大堂。她欣慰居民齊心協力,方能成就此創舉。

12

梁太太說已搬來數年,卻從未出席過業主立案法團。經過連年風災,她下定決心說,要參加法團會議反映意見。

* * *

13

圖 13 - 30 

14

後記

15

16

每遇颱風,杏花邨都因災情而成焦點,但詢問每一居民,他們都篤定地說,沒後悔住在這兒。因為杏花邨自成一角,生活恬靜;亦欣慰居民守望相助,承傳舊日鄰里之情。

17

18

前述的陳先生說:「社區係由人所構成。最重要係人同人之間嘅關係。點樣令更多人關心社居,就係我地應該要做。」

19

20

筆者聽從杏花邨居民的建議,特地去了將軍澳一遭,災情真的更嚴重。當風一帶連綿的沙石逾半米高,居民像地盤工人連日剷沙搬泥,才重闢一條跑道。

一位母親大方讓女兒受訪,她卻因害羞而納納說不出話。但當筆者捉狹問是否被迫,她立時開口:「主動。」

21

22

義工其實遠不止上述筆錄,不止一位居民婉拒訪問,因為「我啱啱先執」;「執左一兩個鐘頭」。他們覺得付出太小,為此受訪就不好意思。

風災後的互助,每每是路人見狀,主動留下幫忙,萍水相逢,分別時連名字都不知道。

23

24

委身的人從來是少數。若認為某條路行得通,必須以身作則,開闢這條路,才會有更多人跟從。

尚希有心的香港人留意,現在市區稍稍回復正常,但郊區和離島依然滿目瘡痍,恢復遙遙無期。下為網民整理的災區資訊,祈有心人繼續不懈濟困。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