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歌舞/音樂劇雜評

歌舞/音樂劇雜評

最近戲院竟接二連三地放映歌舞/音樂劇,而我又竟全都看完,確實有點驚訝。

還記得最初接觸到的是迪士尼的卡通,小時候的我不喜歡,不明白為何角色好端端的有對白不講,偏要在那唱唱跳跳的。直到後來看陳可辛的《如果.愛》,才對這片種改觀。

而最近大熱的三齣電影,居然不約而同的採用了歌舞/音樂劇的元素,也教我不禁思索一下,到底這片種於我而言到底是甚麼。

首先《La La Land》(港譯「星聲夢裏人」,台譯「樂來越愛你」),於我觀影前橫掃金球獎,成奧斯卡大熱。結果我覺得是過譽了——《La La Land》仍然是套佳作,但不至於要捧得天上有地下無。

音樂方面《La La Land》的確十分出色,也不只有一種曲風,跳舞方面多元化,尤其片頭一後公路群夢更是驚艷。有批評說男女主角不夠一線,唱功、跳功亦非頂尖,我卻認為就是他們本身不是一線大牌,加以個人跟角色的相近經歷,才是他們在戲中的殺手鐧。

當然亦有評論指出《La La Land》內注意不足的性別、種族跟荷里活、純爵士樂的關聯,我對此認識不深,也就不予置評了。反而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到底「政治正確」到底要正確到甚麼程度才夠呢?從《奇異博士》到《La La Land》到奧斯卡,種族議題不時冒出,但不得不注意的是,正是某種過熱的政治正確意識才逼令那些跟不上時代的失業中年白人投票給Trump。

好了,也有人指《La La Land》文戲太多、歌舞太少;我倒以為是個人期望之故。誠言,《La La Land》文戲對歌舞大概呈七三之比,但觀乎歌舞片段,幾乎都是本片亮點。不論是男女主角的踢躂舞,還是片末的幻想曲,都讓人印象深刻。尤其片末的蒙太奇,佈景跟現實無限穿梭,真的令人拍案叫絕。最令我不滿的反而是中間失去了的那五年,男女主角如何從分開走到各自精采,導演竟然一筆未提。很多人評論主角的感情怎樣怎樣,又或者誰誰誰如何負心、如何上爬,但其實我們都失去了最關鍵的五年——我以為《La La Land》會講主角如何努力,最終獲得賞識,原來《La La Land》只講主角屢戰屢敗,甚至妥協,卻只有分手,最後不知怎的圓夢……這甚麼劇情啊唉。

最後,香港的朋友有福了,舒琪先生的翻譯很棒。

第二齣看的是《Moana》(港譯「魔海奇緣」,台譯「海洋奇緣」),明明故事裏根本就沒有愛情線,奇甚麼緣啊!迪士尼還不夠多「奇緣」嗎……

身為一個男性青年,本來我對《Moana》沒有想過要看的,但是一天看了一篇關於《Moana》女性角色的評論,就反而有興趣了。眾所周知,迪士尼的公主群最近有點進化,從會「Let it go」的Elsa到今天的Moana,我們不難看見女性的抬頭。簡單來說,就是以前需要一個王子(白雪公主、美女與野獸……基本上你數得出的都有),可是現在不需要了。Elsa算是女性獨立自主的角色,但都有個男人,可是Moana沒有。男角茂宜(Maui)是個幾千歲的半人半神,最後跟Moana也沒有甚麼在歷險中日久生情的橋段(想一想,如果有的話其實蠻噁心的)——即是說,Moana在片中完全是以單一主角的身份出現的,而且她更強調自己只是「族長的女兒」而非刻板的養尊處優的「公主」(雖然我好奇與世隔絕的島民怎麼會有「公主」這個概念)。

這就是迪士尼的一大創舉了!當然,有些人是把這個看得很重,可是在兒童電影中,愛情線其實是可有可無的吧?何必用公主王子的傳說來荼毒廣大女孩的思想呢?想一想從小看到大的多啦A夢大電影,主角大雄歷險完了只有依依不捨,不會對另一個世界的朋友有非分之想的嘛。所以這次讓女性朋友很開心的是,迪士尼終於將女角納入「角色成長」的劇情裏擔正了,而且毋須愛情加持。

但同時對於南太平洋島民而言,迪士尼雖然在處理文化符號方面進步不少,但不少設定跟描述仍然跟現實不符,也不夠尊重。在此不贅,但最讓他們懷疑的是迪士尼其實只是在「角色成長」的典型劇情上加上一層南太平洋文化的外衣。的確,迪士尼在處理非西方文化的往績不算好看,對文化知識產權方面也不夠重視。

但於我一個方向未明的年青人而言,這「尋找自己」的訊息不啻舉足輕重。當主角主題曲《How Fall I’ll Go》「望那海/望那天/在那邊/來指引」(See the line / where the sky / meets the sea / it calls me)入幕時,心中竟不自主無限感動,幾乎流淚!雖然不由得想起「望吓山/望吓海/Macau旅行」,但那種一往無前的氣勢教人難以忘懷。一個小女孩發現家族史的故事,竟然如此動人。

也許在我們懷疑自己的時候,只需要一個像嫲嫲的人拭乾眼淚。

當然,這故事從頭到尾都太為主角度身訂造,尤其大海挑選了Moana的這橋段……簡直就是個自我實現的預言。這次動畫對海水的呈現栩栩如生,劇情讓我想起了《Life of Pi》(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島跟火山也勾起了之前片頭短片《Lava》(港譯「熔岩熱戀」,台譯「火山戀曲」)的記憶。而片頭短片《Inner Workings》也讓我聯想起身體器官擬人化的《Inside Out》(港譯「玩轉腦朋友」,台譯「腦筋急轉彎」),只是令我驚喜的是主角不是以出走作結,而是把正能量帶回辦公室,寓意更佳。最後不得不讚揚的是粵語的兩位配音:蘇麗珊及張繼聰,配音生鬼更親自唱歌,張繼聰尤其表現突出,笑位不少,rap一段活靈活現。

到最後,魏德聖的《52Hz, I Love You》(52赫茲我愛你)很難不相形見拙。單以愛情小品視之,《52Hz》絕對合格有餘,但在選角方面不算突出,音樂上更無突破。許是小弟見識淺薄,不太認識戲中演員;但音樂曲風沒有《La La Land》多元細膩,亦無《Moana》般具有小島風情,基本上是最平庸普遍的流行曲風,旋律未見十分入腦。全片我覺得最好聽的竟是只來客串的范逸臣的《大世界小世界》這首片尾曲……

跟《Moana》一樣,《52Hz》的歌曲基本上都用於角色自白心理,但可能因為角色太多,戲中各人角色平板,未見深入挖掘,所以很多心理狀態實在毋須太多複述。片長接近兩小時,似乎枝節有點多。《52Hz》中的歌曲跟《La La Land》一樣,也有些是表現幻想的,只是笑位比較多以畫面表現,劇情衝突不明顯,在動畫、佈景等視覺效果上也略嫌生澀。

而最令我嗤之以鼻的,則是所謂的「戀愛霸權」的貫穿。我不清楚情人節在台灣是否如此重要,但那種「必須要拍拖」的歧視單身的教條實在在片中一覽無遺。全片上下沒有一人最後是落單的,這種一日之內極速發生的皆大歡喜很難讓人產生共鳴。唉,簡直就是香港的賀歲戲一般,好在少了那分胡鬧。

而最讓我失望的是,宣傳時強調的52Hz以及所謂讓每個人都不再感到孤單的目標,基本上都落空了。52Hz其實只是男角小安的自比,而這份自比又不知從哪裏來,再者他也只勉強算是男主角而已。至於讓人不再感到孤單?當片中個個都出雙入對放閃時,你教我這單身狗如何自容啊……

但無可否認的是《52Hz》終究是齣喜劇,歡樂還是帶得出的。不少笑位可能要台灣人才懂,我也看得出導演的誠意。雖然不明白為何一間高級餐廳在情人節晚上會請一隊rock band來表演,而且男女主角為何可以吃別人點的餐……

下筆到最後,其實也不是想要推薦或是批評某齣電影,只是觀影角度可以十分不同(種族、性別、文化……),也有不少人老早就替我寫好了分析,我再寫只是拾人牙慧而已。不過久未看歌舞/音樂劇這一片種,而又竟一連看了三齣,不由得想要作個比較。

最後要提的是致敬。已經有人說過《La La Land》向了一堆歌舞片經典致敬,但孤陋寡聞如我,也捕捉得到《52Hz》向《Singin’ in the Rain》(港譯「雨中樂飛揚」,台譯「萬花嬉春」)的一幕!這片種以熱鬧著名,但困惑的現代又能不能為它帶來轉變呢?除了角色自白,歌舞在電影中的用途又有沒有其他可能呢?舞蹈的視覺跟歌曲的聽覺,可以如何連結?也不如說,舞蹈要憑甚麼搶佔電影中的視覺呢?在這歌舞/音樂劇沒落的時代,甚麼時候香港才有一齣代表自己的歌舞/音樂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