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音樂工業以外,音樂之內:我們的Backstage

音樂工業以外,音樂之內:我們的Backstage

(圖:Backstage Live Restaurant Facebook專頁)

2008年開業、位於中環的Backstage Live Restaurant因加租問題宣佈於8月底結業,並於整個八月舉行Stagéjàvu Festival以各式各樣的演出和音樂好好跟樂迷道別。由七月尾宣佈結業開始,短短半個月之中就看到不同的音樂人、朋友和樂迷身體力行,支持到底。有卓韻姿自薦要舉行棟篤笑幫助籌款、樂迷紛紛購票捐款,近日側田、伍仲衡和陳詠謙更創作了一首《Stage will be back》來記念這樣的一個後台。即使別離將至,在晦暗不明的前境之中卻讓人看到處處生機。

基本上,Backstage根本就是一班音樂人在主流音樂工業而外一起鍛造的生機。往上追溯到2008年開業之前,Vicky和幾個音樂人包括伍仲衡、徐繼宗、藍奕邦、金培達等都在這工業裡待了好些年,漸漸發現這行業的氛圍不如他們所想像的有趣。她慢慢解釋到,那個年代音樂人都是各自各創作而沒甚麼交流,一切都「原來唔係好似幻想中『玩音樂』,而係匿埋自己『搞音樂』」。再者,那時候沒有太多人會關注到每首歌的曲詞編監,音樂沒有太多互動性。因此,他們這一群好動的音樂人開始渴望互動,想動。從不同場地的分段表演開始,他們不時尋找音樂之中互動的可能性,玩玩Live Show,更組成了一個Demo 會,互相交流和鞭策,做好音樂。

然而,那些場地還是給了他們不同的限制,時限是當中最大的困難。「始終係人哋嘅地方,玩完個半鐘就要清場,但係有時會興起想繼續玩,甚至觀眾都唔想走」,她說道。

因此,即便當時香港能容納live house的空間狹隘,他們亦帶著很多很多的希望,想起了live house這個念頭,要找一個可以恆久與觀眾分享音樂的地方。

其實,香港從來都沒有一家地標式的live house,甚至沒有提供任何支援、空間,讓至少一家live house可以好好發生。在Vicky口中這一班「傻下傻下」的音樂人,就把心一橫選址中環,讓他們的live house在這樣一個國際化的地方產生,冀望接觸不同的人,分享不同的音樂。儘管他們憑著對音樂的熱愛,這個城市始終無法為他們理想的live house定位並生存。為了讓Backstage 實現,他們冒險一樣把它計劃成餐廳。

「當然我們都覺得音樂係go along with 一啲食物同飲野嘅,就算你唔係飲酒你都可以好enjoy 噤食一啲小食、薯片、薯條,甚至純粹攞住支水飲。我覺得都係一個enjoyment黎嘅如果有足夠嘅空間噤樣做。但,第二就係,我唔走呢一條路我係好難搞,我冇一個proper嘅license可以申請。如果只係live house,就變相咩都唔係。噤會好難做,會變得更加難去define自己係可以係一個點樣嘅框架之下生存。」

為了讓那些傻傻的想法實現,他們一手一腳讓Backstage 成形。他們曾經開會至通宵達旦,談論食物與音樂的配搭,又吸納不同的音樂單位,辦多場多元的活動例如Indie Band、電影放映,甚至鋼管舞,最後令到互不相識的客人和觀眾連結起來,甚至一起見證夢想。Vicky告訴我們大部份客人都是熟客,有些人每星期都出現,不少人在這裡結成朋友,「可能第一次唔識隔離枱,但係因為音樂,好容易令大家打破隔膜」。這些客人會一起上台唱歌,會聆聽彼此。更令Vicky 感動的是,她覺得大家都在努力經營著這樣的地方,這樣的氛圍。她再道,客人都互相尊重,「玩得唔好唔會有人鬧你」,亦會因應一些歌手的要求不拍照。亦有客人對Vicky說,自少喜歡唱歌,但從未想像自己可以在台上唱,在Backstage卻發現原來自己可以,甚至有人說「其實這裡不是live house,應叫做dream house」。

不論在Vicky 還是樂迷眼中,Backstage 其實並不單是一間live house。反而,是在香港市場以外、主流音樂工業以外的民間舞台。當音樂工業愈見沉悶、聽眾的口味甚至乎變得單一、兩者之間的連結又愈來愈少的時候,Backstage 在這幾年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台,提供多元的音樂經驗,還以音樂帶給整個工業和城市一點生氣。Backstage於八月三十一日正式結束,大概亦正正提醒我們,要令這個城市變得有趣似乎是愈來愈艱難的事情,可我們也不能放棄每個傻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