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免費電視牌照社會運動紀事(二)

免費電視牌照社會運動紀事(二)

四: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13)
行政會議今早開會,梁振英在入場前仍花了不少時間重申整個發牌程序重視程序公義,沒有政治考慮,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亦表示集體保密制不可以貿然不遵守,這反映似乎今日不會有轉機。運動發酵甚至失控的風險是有的,但梁振英政府至今的哲學拖到最後一刻,反國教事件如是,處理高官醜聞的「擠牙膏」式手法、以語言偽術拖延等都是絕佳的例子。

另一方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哽咽回應發牌風波,指被港視職工的積極打動,並指在當局有向三家申請者清晰講述評核標準,包括財政能力、節目投放、節目策略及技術水平等四個範疇。這看似合理,但這四個範疇的具體準則是什麼呢﹖例如如何衡量及比較財政能力﹖一般而言,所有評核都會有具體而仔細的標準,可以做較客觀科學的評分,當然不同的顧問公司或會採用不同的指標,也相信也會持客觀科學的原則。如果要清晰講述,講的不是那四個範疇,而是更具體的標準,這點政府從來沒有交代過。

的確,一般而言,政府不會將準則交代得那麼具體而仔細,但在可能的情況下,都會解釋原因,例如一九九八年時運輸局局長是有於臨時立法會解釋收回(不續期)中巴的巴士專營權(行會決定),並提出與中巴商討續期時的大約情況及未來招標的較具體準則。雖然提出的標準不算具體,但至少有積極面對公眾。再者,當年收回專營權的決定獲得議員普遍支持,因此也無需要進一步交代。現在香港電視的情況不同,公眾對港視不獲發牌的決定感到不解,而亦有政府確認為真的顧問報告支持港視及發牌給三間公司,政府更無原因隱瞞標則。至少,可以交代原因。

事實上,不論是「財政穩定度(現金儲備及融資能力)不及其他兩台」、「發展計劃太冒進,以現在的設備、人才、財政支援並不足以支持其發展計劃」還是「管理層(或特定種類的節目製作人才)經驗不足」都是可以提出來又不觸及商業機密的原因,而又可以更具體地交代準則,行會的保密制及商業秘密絕對不是擋箭牌。雖然,提出來也未必可以服眾。再者,退一步講,也可以只向香港電視交代失敗原因,這比什麼都沒有合理。

在一個無法上訴的機制,不獲發牌者又無法得知其具體的失敗原因,那麼日後相信再難有人會申請牌照,因為標準不夠透明,而且即使失敗也無從改進,不可能再接再厲。這種做法正正在阻礙競爭,「循序漸進引入競爭」之說只屬廢話。

簡言之,在這種機制下,蘇錦樑所言的評核標準其實並不清晰明確,他只是在混淆視聽而已。

(14)
梁振英現在的下台階不多,因為他如果公開準則,則之前的保密理由就不攻自破,再者相信不可能有什麼具說服力的原因;他更不可能直接發牌,因為這推翻了他口中所謂的「程序公義」;就算是重新審議再發牌也不可能,因為他表明現在香港容不下五間電視台。

我認為梁振英最理想的做法是順應民意重新審議(接納上訴),然後以約一年時間做重審,並會向香港電視溝通,要求改進。屆時,政府可以指出經營環境有變,可以容納更多電視台,而且港視有改善,獲得發牌。我相信這是暫時梁振英最佳的下台階。王維基現在算是克制,如果梁不把握機會,後果很嚴重。

港視職工的試播會是成功的軟宣傳,日後有線及電盈的製作將面對更大壓力,而亞視續牌將會引起更大風波。如果今次梁振英不撤退,又續牌給亞視,會引發更大型的社會運動。梁想保住的那些人,反而害了他們。

(15)
梁振英處理這次事件的方法很古舊,與之前的全無分別。簡單而言,就是不斷重申一些基本原則(正如在反國教事件中不斷強調不是洗腦、信任教師等),亦重申決定沒有政治因素。可是,梁振英今次忽略了這次爭端的本質。

在之前的皇后碼頭、反國教事件、菜園村等運動中,基本上都是觀點與立場的分歧,例如是保育與經濟發展的對立,是可以爭拗的。可是,這次事件牽涉的是常識問題,即使一般市民對那些保育的抽象命題沒有認識也不感興趣,也不會明白為什麼可以拍到這麼多好節目的電視台會不獲牌照,而且沒有死因,更不會相信交代原因一定會觸及商業秘密,行會保密就是什麼公眾利益都不顧。這不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而是不合常識與常理的問題!

這不單是一場關於獅子山精神、公義的鬥爭,更是一場關於常識與常理的鬥爭,所以很多從沒有參與過社運的人都走出來。

正因為這也是一場常識與常理的鬥爭,梁沒有可能得到擁護某種意識形態的人支持,例如皇后碼頭、菜園村的鬥爭總有支持經濟發展的人不加理會(冷漠是一種對抗),反國教事件總有愛國的政黨及學校出來擁護,但我們如何維護一個不透明又不合常理的決定﹖

就算是親建制的政黨也不會在這種議題犧牲政治成本,因為這種不合常理的決定打破了政治的分界,有可能動搖最沒有政治性的選民意向。區議會選舉工程正在籌備階段,各方勢力正密鑼緊鼓的準備及收納人才,他們怎會為梁振英這一個未必做得長的特首與一個明顯不合理的決定而放棄自己的利益﹖梁振英錯判形勢,因為他看不到這些本質,也因為親建制派看準了形勢,才會迅速孤立他。

五: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16)
一如之前估計,梁振英在行政會議後沒有表示,仍然是那種不到最後不讓步、解決的態度,只說會在法庭上交代不發牌的原因。之前期望會成為缺口的內鬥仍未被打開,在王維基的記者招待會之前民建聯譚耀宗仍表示支持政府決定,似乎梁振英亦已放棄最後的讓步機會,一切留待司法覆核的官司上解決。如果事件持續發酵,民建聯當然有機會轉駄,說到底今次行政會議的分裂是史無前例的,其向心力一點也不強,而他們的表態也不堅定,但問題在於這事件或社會能否持續發酵。

(17)
社會運動踏入第三日,也是最難理解與分析的一日。

由於資源所限,大聯盟表示大概不會再以「上街睇電視」形式舉行集會,而今天也只是座談會形式進行。人數方面比昨天的銳減七成,而以現場的設定看,似乎組織者也不預期人數有昨天的多。對我來說,今天的集會是相當奇怪的。

首先,昨天沒有公佈今日集會的詳情,甚至沒有表示有沒有集會。因為昨天沒有公佈,有很多參加者都不知道今天有集會,於是缺席。當然,昨天沒有計劃多少是因為等待行政會議的會議後會否有行動,但聽會議前梁振英的講話大概都可以估計不會有好結果,大聯盟還是遲遲未公佈集會詳情。我是在約下午五時才在網上看到消息發佈,距離集會開始時間只有約三小時,很難召集群眾,這種安排很是奇怪。

第二個奇怪的地方,是王維基在四時三十分時的記者招待會不但有披露驚人內情,更妙語連珠,可是今天的集會幾乎沒有運動王維基留下來的金句,一切平淡的進行。

第三個奇怪的地方,是王維基在記者招待會中兩度呼籲員工回家,停止留守政總。當然,這有可能是因為王維基與大聯盟在建制內外作策略分工,王維基只是表面作呼籲,而大聯盟亦指會繼續留守,但暫時亦未見有長線計劃,很難不懷疑王真的在呼籲他們離開,將戰線完全轉到司法覆核上。

以暫時的形勢看來,這場社運的經營模式沒有像去年反國教運動般會堅持到底。昨天寫這場運動的風險,大聯盟似乎交出了答案,但仍不確定。

(18)
今天是這場運動的分水嶺,因為如果梁不在今天讓步就不太可能會再讓步。這場運動沒有去年的後續力量,例如去年醞釀罷課,亦乘臨近的立法會選舉向親建制派施壓,這些都是這場運動沒有的,因此即使運動人數超越去年,也未必可以令政府屈服。

如果不堅持下去,這場運動連僅有的成功可能性也會失去。說到底,唯一的缺口是親建制派內鬥。運動要有聲勢,這缺口才有望打開。也許有其他缺口的,但都是循枱底交易的方向思考,在這裡猜想沒有什麼意思。